行走湘潭,走进彭德怀故里

行走湘潭,走进彭德怀故里
行走湘潭,走进彭德怀故里
行走湘潭,走进彭德怀故里
行走湘潭,走进彭德怀故里
出发地:长沙
目的地: 湘潭
入库时间:2016-08-24 19:54
游记浏览:47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雨湖公园","彭德怀故居"]
出发时间:2015-09-03
旅游简介:湘潭 对于湘潭,这座城市我们可以找出很多词语来形容这座城市,伟人故里、莲城之乡。很长时间,这座城市曾是精神大地的坐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然而对于湘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曾经的火热已经远去,一切只停留...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10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湘潭 雨湖公园 -彭德怀故居

 对于湘潭,这座城市我们可以找出很多词语来形容这座城市,伟人故里、莲城之乡。很长时间,这座城市曾是精神大地的坐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然而对于湘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曾经的火热已经远去,一切只停留在曾经有过。


进去一看,杨柳依依,柳萌环抱,好多小船在湖中游玩,还有快艇在载着游客环绕着整个雨湖公园,继续走,就看到了一个石碑写有雨湖公园的历史由来。







《潭城史迹》云:“相传约六百年前,明吉王三世偕徐妃春游于此,途中遇雨,见雨滴荷钱,千万珠跳,感景而命名。另说,雨湖地势低洼,积雨成湖,故名雨湖。”光绪刊《湘潭县志》说:“湘浦通沟,辟为后湖,变谓之雨湖。上为烟柳堤,外多园寺。”则这里原来只是一条连通湘水的沟,经人工开辟才成湖的。全湖分上、中、下三湖,水面共约360亩。解放之前,湖面淤淀,湖水发臭,有人称之为湘潭龙须沟。 1954年,辟为公园,开始修浚,并沿湖广植柳树,大概是为了复“烟柳堤”之旧。








 雨湖历为湘潭风景名胜地,自古以来许多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佳作,有“垂柳碧孤塔,夕阳红半桥”的名句一直流传至今。现在雨湖里面亭台楼阁,曲槛回栏,竹树浓荫,假山矗立,备极幽雅。湖中修筑了风格迥异的七星、八仙两座桥梁,桥拱宽大,游船畅通;新建了儿童乐园、水榭、风车、花圃、温室,还修复了原有的发源殿、岸花亭、夕照亭、双璧坊等名景。其中“又璧坊”的来历是这样:清嘉庆年间,有民女二人,时称“艳慧双绝”,被骗入湘潭妓院。二人坚贞不屈,夜投雨湖而死。邑人乃为二女立坊于雨湖旁,由当地探花石承藻题墓为“双璧冢”,署坊曰“双璧无瑕”, 一时诗人盛为吟咏。










走过关圣殿,cici就请我到了一家浏阳蒸菜馆吃饭,吃完饭,就去了到湘潭西站的公交车坐车。








走在德怀大道上,一边是秋收的稻谷,一边是秋收后的稻谷。走了几百米,我们来到了纪念馆的领票处,凭身份证免费领票。




这个人 在看飞机还是美女呢?


   往前,走上台阶,就来到了铜像广场。只见广场上站立这彭德怀的石雕,威风八面,目光坚定。不愧是个军人。




经过广场来到了彭德怀纪念馆。纪念馆整体建筑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马头墙门廊,青辉瓦盖的屋顶,灰白墙镶着木窗棂,给人传达一种古老的楚湘神韵,又有较强的时代感。














  故居位于乌石峰下。靠山而建,与彭德怀纪念馆和彭德怀铜像遥相呼应。1898年十月,彭德怀就诞生在这里。彭德怀的小名叫“真伢子”真是他性格是本质,是他品德的灵魂,他一生无不求其真,因为“求真”他被打倒,因为求真,他又永远被人民所爱戴。




 故居始建于1925年,原是一栋小茅屋,1927年由彭德怀所在的部队资助改建成瓦房,前临田野,后枕小山,修篁掩映,是典型江南风味的普通农舍。






   今天,我们徘徊在他的故居,看着他的青少年时期,,两次回故乡,光辉的业绩,还有他一生的文物和照片。感受着他史诗般的英雄业绩。从故居走出来就最后一站就是彭德怀的墓了,我说来都来了肯定要去看的,不管等一下有没有车回家。于是我们经过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了墓地前,站在彭总墓前鞠了一个躬。请彭总他老人家保佑我们有车子回家。







湘潭景点图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