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河南 > 旅游游记

远方的石窟和牡丹花

远方的石窟和牡丹花
远方的石窟和牡丹花
远方的石窟和牡丹花
远方的石窟和牡丹花
景点:河南/henan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洛阳
入库时间:2016-08-27 19:53
游记浏览:41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龙门石窟","老集","白马寺","神州牡丹园","洛阳博物馆","国际牡丹园"]
出发时间:2016-04-27
旅游简介:【Day 1】游石窟一直想去洛阳看牡丹,想着五一人会很多,花期也要过了,就打算趁着周末去。提前几天买好了来回的卧铺,出发!没买上直达洛阳的车,到郑州换车。一下车就是各种牡丹节的宣传。在洛阳火车站的公交车...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4
旅行游记

1 【Day 1】游石窟 龙门石窟 -老集

一直想去洛阳看牡丹,想着五一人会很多,花期也要过了,就打算趁着周末去。

提前几天买好了来回的卧铺,出发!没买上直达洛阳的车,到郑州换车。



阴天,决定先去龙门石窟,等第二天天气好了再去看牡丹。

坐公交到达龙门石窟站后有专门的免费公交直达景区门口。买好门票后进入景区。可以选择坐10元的电瓶车到西山石窟景点,问了志愿者说步行约50分钟,为了省钱,我们就步行了,慢慢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


路边的花儿



本以为周末出行人不会很多,没想到游人还是挺多的。尤其在西山石窟,可以说是摩肩接踵了。

龙门大桥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为石拱桥,桥长303.8米,桥宽12.6m,两端各有6m的石拱作为桥下立交通道,龙门石窟景点的入口就在西侧桥下的石拱处。大桥横跨伊河,连接东西两山的石窟。

不论走在景区的那一处,都能远远的看到龙门大桥。
继续步行十几分钟就到达西山石窟了。

    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现存佛像10万多尊,大小洞窟2345个,碑刻题记2800多块,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并称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

    各个佛像,就不一一介绍了。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

    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龙门石窟保存的有利条件。

    之前网上很火的“剪刀手”佛像。



小佛像

看过卢舍那大佛,西山石窟的游览就结束了。

东山石窟

    据说在古时,东山石窟的规模比西山石窟还要大,曾有“西山一山,不如东山一湾”的说法。只是,往日的繁华早已消逝,现时的东山已彻底衰败,游走东山石窟,就好像是在锻炼爬山,爬上好长一段山路,也难得能见到一座成形的雕像。

香山寺

    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此外,白居易还搜集了5000多卷佛经藏入寺中。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在别墅中可以看到河对岸的佛像,风景相当不错!



今天的游览就结束了,去吃好吃的!

找到了网上很火的管记水席

真的是“水席”,全是汤汤水水,味道还不错。

随处可见的“牡丹花”

不翻汤


丽景门,洛阳古城的西大门。

洛阳图片

逛吃逛吃的一天结束了,期待第二天的赏牡丹之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