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发吧】函谷关

【我们出发吧】函谷关
【我们出发吧】函谷关
【我们出发吧】函谷关
【我们出发吧】函谷关
出发地:运城
目的地: 函谷关
入库时间:2016-07-29 13:46
游记浏览:35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2-08-25
旅游简介:简介函谷关始建于周,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之称。著名的“出谷会师”、“六国伐秦”、“虢公败戎”、“...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5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简介

函谷关始建于周,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之称。著名的“出谷会师”、“六国伐秦”、“虢公败戎”、“西原大战”的战鼓在这里擂响。
    这里流传着侩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
    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如今,集古战场与道教圣地于一体的函谷关,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旅游热点。

【虢公败戎】周惠王十九年,元戎攻打虢国,至桑田(函谷古道西口)被虢国击溃。
【合纵攻秦】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五国合纵攻秦。秦依函谷天险拒敌,激战数日,五国军队死伤惨重,大败而还。
【赤眉军弘农会战】公元23年,赤眉军经函谷关一带激战,西进推翻了更始政权。
【西原大战】唐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叛唐,与哥舒翰战于函谷关西原,唐军惨败。
【阻击日军】1944年5月,中国军队在函谷关、衡岭一线据险阻击日军西进,激战近十日,毙(伤)敌万余人。
【解放军奔袭函谷关】1947年,陈谢大军渡过黄河,占据函谷关高地,消灭守敌数千人,顺利解放了灵宝。        
【紫气东来】当年,函谷关令尹喜见东方有紫气,知有圣人过关。后老子果然骑青牛而来。此典比喻吉祥的征兆。
【终军弃繻】终军少时过函谷关,不接受返回时的过关凭证--“繻”,自信地说:“大丈夫西游,终不复还。”后终军再过函谷关时真的已身居高官。
【公孙白马】战国时,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关吏说:“马不能入关。”公孙龙道:“白马非马,怎么不能过关?”。此典后被称为《白马论》。
【鸡鸣狗盗】孟尝君在秦国被囚,门客学狗盗得白狐裘,送于秦王宠姬才获得释放,出秦时至函谷关正值半夜,关规“日落闭关,鸡鸣开关”。一位门客学鸡叫引得关内外雄鸡齐鸣,孟尝君方脱险回国。
老子散丹的故事
  在函谷关一带,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正月二十三,老君散仙丹,家家贴金牛,岁岁保平安。说的就是老子散丹救民的故事。
  有一年,函谷关一带突然发生了瘟疫,无人可治。一时间新坟林立,哭声遍地,很是凄惨。老子听说后,急得坐立不安。正在这时,徐甲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先生,青牛嘴里吐出了这块肉团。”老子看过后,高兴地说:“这就是书上说的牛黄,清热解毒,能医治瘟疫”。于是,老子又认真配了几味中药,一连几天都没合眼,一直到正月二十三这一天,药丸终于制出来了。
  说来也巧,患病的人喝了老子炼制的丹丸后,病很快就好了。函谷关附近的老百姓感激不尽,说老子是上天派来的救世神仙。打那以后,每到正月廿三,家家户户都用黄裱纸剪成牛和药葫芦的图形贴在门上,祈求平安,还在函谷关内修建了一座庙宇,叫“青牛观”,供奉青牛。
    灵宝皮影戏起源于汉代或更早的时候。灵宝皮影戏的音乐叫道情,是一种古老的道教音乐。所用的乐器,都是仿照八仙的器物。灵宝皮影戏以古老的形式和独特的道教色彩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产,曾经在广州中华百绝博览会表演,也曾到法国表演。你到函谷关旅游,将有幸欣赏到灵宝皮影戏表演。
    灵宝剪纸灵宝剪纸的起源与老子有关。老子在函谷关著经时,当地发生了瘟疫。有一天老子的青牛吐出了一团东西,老子把它配置成药丸分给乡亲们吃,人们吃了药丸后病很快就好了。后来人们就在
每年正月二十三,用黄纸剪个金牛、药葫芦贴在门上避邪免灾。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民谣,说:正月二十三,老君散仙丹,门上贴青牛,四季保平安。

3 照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