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云南 > 旅游游记

无关风花雪月,在圣寺中,看苍山洱海

无关风花雪月,在圣寺中,看苍山洱海
无关风花雪月,在圣寺中,看苍山洱海
无关风花雪月,在圣寺中,看苍山洱海
无关风花雪月,在圣寺中,看苍山洱海
景点:云南/yunnan
出发地:晋城
目的地: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入库时间:2016-09-03 10:03
游记浏览:37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6-05-05
旅游简介:追随天龙八部,来云南大理国自游君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看多了青山绿水,高楼参差。也偶尔需要净化一下内心景区简介大理崇圣寺又名quot三塔寺quot,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3公里处,这里依山傍水、...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5
旅行游记

1 追随天龙八部,来云南大理国

自游君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看多了青山绿水,高楼参差。也偶尔需要净化一下内心~


景区简介

大理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3公里处,这里依山傍水、峰峦叠翠、环境清幽,真不愧为"灵鹫胜地"。融合了"禅宗"、"密宗"特点,集大乘佛教、大理阿吒力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与国家AAAA级景区三塔公园珠联璧合,重现古代"皇家园寺"辉煌,鳞次栉比,气势磅礴,成为闻名中外的佛文化魅点。"佛都"增辉,光耀苍洱。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的苍山应乐蜂下。大理是一座很美很有韵味的古城,她的风光可以用四个字来括:"风花雪月",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大理是一座千年古城,唐代的南昭国、宋代的大理国都曾将它作为都城,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现存的大理城为明代所建。

大理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临沧地区,西与保山地区、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地区。


独特景观

南诏、大理国时期,大理所信奉的佛教属于大乘佛教的密宗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性的阿吒力教,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滇密"。阿吒力教始自公元七世纪前页,由古印度经"蜀身毒道"传入,在南诏王盛罗皮统一六诏后,在大理地区大量流行。在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一直都是国教,据徐霞客游记载,当时的大理地区"人不论老幼,手不释念珠,年内斋戒余半",有"妙香古国"之称,而崇圣寺作为著名的皇家寺院,就有了"佛都"的美誉。阿吒力教主要供奉的神为观音,对观音的崇拜胜过了佛,所以在1978年至1980年对三塔进行维修中总共清理出680多件文物,其中78尊神像中就有58尊为观音像。据史料记载,大理政权中,凡宰相大臣或担任要职者,多从阿吒力僧人中选拔,阿吒力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并兼通儒学,拥有很高的权势,地位尊贵。大理佛教在明代后,由于明朝中央政府在大理广泛宣传内地的佛教文化,大理佛教逐渐走向衰落,只是在民间还有一些保留。而三塔崇圣寺,充分展示了大理独特的佛教阿吒力,因而吸引了中外香客。


历史文化

著名的三塔崇圣寺,一千多年前就是地方政权"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园寺"。三塔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间(公元713-741年),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3层。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3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

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藉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经历代的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巅峰。据《南诏野史》记载:崇圣寺"基方七里,周三百余亩,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


南诏国时期的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骠国(今缅甸)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在南诏王异牟寻的陪同下到三塔崇圣寺祈拜敬香,因而崇圣寺三塔成为东南亚、南亚崇尚的"佛都"。到了大理国时期,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酷爱佛教,《南诏野史》说段思平"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公元1056年,星逻(今泰国)国王耶多曾两次到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赠。由于大力倡导,大理佛教非常盛行。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有九位出家到崇圣寺当和尚,他们分别是:第二代王段思英、第八代王段素隆、第九代王段素贞、第十一代王段思廉、第十三代王段寿辉、第十四代王段正明、第十五代王段正淳(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之父)、第十六代王段正严(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第十七代王段正兴。其中第二代王段思英,即位一年就到崇圣寺出家。这些国王固然也酷爱佛教,但主要是在争夺王位的斗争失败后的一种出路,因而史书上有"逊位为僧"、"避位为僧"的记载。明代传抄的大理国时期的佛教经典《大灌顶仪式卷》,就记载了国王举行灌顶仪式的复杂场面,这么多国王出家,在世界佛教史上是独有的奇特现象。因而,吸引了内地香客和东南亚、南亚香客到崇圣寺"朝圣",崇圣寺成了东南亚、南亚推崇的"皇家国寺"。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载:"是寺在(苍山)第十峰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伟。楼中有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为蒙氏(南诏)时铸,其声闻可八十里。其后为正殿,殿后罗列诸碑……其后为雨铜观音,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余……自后历级上,为净土庵等。"

明代崇圣寺以五大重器著称于世: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元代高僧圆护手书的"佛都"匾、明代三圣金像。香火更旺,裴声于南亚、东南亚。当代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在《天龙八部》"释名"中写道:"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教。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天龙八部"包括八种神道怪物,以"天众"和"龙众"为首;这恰好是大理国画工张胜温所绘的著名画卷《大理国梵像卷》中的重要内容。而小说中描述的"天龙寺"就是辉煌的崇圣寺。

交通线路

1.古城的可以选择先乘坐2路公交车到古城南门下车,然后再乘坐崇圣寺三塔专线 公交,到终点站下车。

2.下关的可以直接乘坐三塔专线,到终点站下车。

3.三塔专线公交车票价为2元,2路公交车票价为1.5元。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