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去滇西-10-风雨畹町

2016年4月--去滇西-10-风雨畹町
2016年4月--去滇西-10-风雨畹町
2016年4月--去滇西-10-风雨畹町
2016年4月--去滇西-10-风雨畹町
景点:德宏/dehong
出发地:武汉
目的地: 昆明 大理 腾冲 瑞丽
入库时间:2016-09-03 12:17
游记浏览:30
旅行天数:1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6-05-18
旅游简介:2016年4月去滇西10风雨畹町 4月5日,一早退房,背着行李出门,依旧在桂圆花树下吃着米线过早,却是一场大雨来到,打落花香满地。 坐在棚子里看落花倒也惬意,只是今天原本计划去畹町有点麻烦了。 米线店...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4
旅行游记

1 2016年4月--去滇西-10-风雨畹町

         4月5日,一早退房,背着行李出门,依旧在桂圆花树下吃着米线过早,却是一场大雨来到,打落花香满地。

         坐在棚子里看落花倒也惬意,只是今天原本计划去畹町有点麻烦了。
         米线店老板娘听我们聊天,告诉我们另一桌上一边吃着米线一边喝茶的两位师傅,就是畹町小面的的司机。让我们一会儿跟着走 就行了。
         跟着到路口才发现,这里停着一溜条的小面的,都挂着瑞丽--畹町的车牌,师傅们让我们上了排在遇前面的车,等人来拼车。
        坐等了一会,师傅说下雨天坐车的人似乎少很多,问我们要不要包车,50元就走。拼车标准是1人15元,这包车虽然比拼车才多出20元,不过我们倒也不急,让师傅再等等。
         倒还不错,又来了两位,一个是去畹町转车的,一个是去半路小村子的,出发!!!! 

          小面的欢乐的上路,想来15元的价也不会走高速啦,贴着高速公路,走在路上金碧辉煌的收费站从眼前飘过,格外显眼。
 
             跟司机师傅打听,畹町的90号界碑在哪里,师傅说,我们进畹町时会路过,只是同车那位先生,要赶着去转车,时间有些紧张 ,不好停下来等我们,考虑了一下,我们也决定放弃在界碑这里下车,因为从界碑走到畹町桥,虽然只一公里多路,但是路上几乎啥也没有,而且今天还下着不小的雨,放弃也算是明智的啦。

         用了半个小时多点到了畹町客运站,一路上就对云南的客运站有些不理解,按说,云南这地方,主力交通靠的就是长途汽车,客运站应该修的很漂亮气派才对,想像中还应该有些傣族那种金碧辉煌的特色之类,可是路过的客运站个个都是灰头土脸,这一个客运站更是让人无语,售票厅、侯车厅都是巴掌大点,居然连WC还是站前餐馆的收费厕所。

        买了12点半去腾冲的车票,这趟车其实就是从瑞丽过来在这里经停的,哈哈,我们就是提前出来,在这里小游了半天。
 
        畹町的市标,看起来和长途车站一样不被重视。
        畹町,傣语,意思是太阳当顶,名字的传说也多,不过在这个佛教深入人心的地方,我更愿意相信那个与佛教相关的:相传一高僧率弟子云游至此,时值正午。弟子问:“师傅此为何处?”高僧将禅杖垂直插地,见无阴影,便曰:“此乃太阳当顶的地方。”因此得名。
        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在这里转过一圈,才知道什么叫弹丸之地,可这个弹丸之地,却有着饱经沧桑的历史和国家级的口岸。
          出客运站就能看到左手山坡处显眼的文化园门。 

 

          姐告和畹町都口岸,姐告一马平川,而畹町完全是山区。从文化园顺山而上的这条路,也是畹町这里最漂亮的一条路了。
          中国远征军搞战纪念馆,我们来的时候还没开门,门口摆放着几辆远征军当年的汽车。
        抬头,越过路边屋子的顶,能看到后面中央银行的存在。
           有点不太明白,为啥要在前面修些新款建筑来档住,还是后面的旧址也是新建的。
           这一条路上,像这样刻意建起来的新屋子还不少。
          一对散步的老夫妻看我们对一条小巷子感兴趣,也瞧了半天。

          其实,我们只是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感觉。
        今天虽说是雨天,不过天公还是挺给面子的,一路走来,只是毛毛细雨。 
            中缅友好纪念馆,真不知道是我们来得太早还是来得太不巧,又一个铁将军看门。
             抓到一个路人问了一下,说这个地方是有团队来预约才开门,平时没有人在这里管理,我倒。
             终于看到一个开着门的,边检之家,呵呵,原来是边检职工宿舍。
            半山顶,看到我们此行的目标,南侨机工抗日纪念园 
 
          关于南侨机工的故事,是一次不经意间在中央九台看到的,看过就不能忘怀,这些早就在国外安家立业的华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抛开一切,回到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
       华之魂、侨之光,英灵永在
         爬到山顶,依着陈嘉庚先生所伫立的方面,对面是缅甸的群山,南侨机工们浴血奋战的滇缅公路就在眼前。
 
            浮雕长廊,从头讲述了一个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故事。
 
 
          正是因为看过南侨机工的纪录片,看到这一张张浮雕,就如同看到一个个真实的场景再现。 
         虽然这名册上的人一个都不认识,却不妨碍心中的缅怀和崇敬。
          纪念碑是2005年由南侨机工后人所建,不过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与这一座有点点不同,估计是近两年重建了,面前这座纪念馆,说是抗战纪念七十周年所建,花了3000万。 
 
            纪念馆前的铜雕塑,底座是机车在山间盘旋。
        1939年到1945年间,3200名华侨,50万吨物资,一条滇缅公路,铸就一个传奇故事。 
 
 
        一章章,一节节,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瞬间,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最出名的24道拐,在贵州境内。
           机工发明的三角木,现在每一辆军用大型车辆都会配备,在无千斤顶的环境,利用三角木换轮胎,已经成为汽车运输连考核的基础科目。
仿佛穿越到了腾冲。
           纪念馆的位置,位于畹町森林公园中,透过热带雨林,可以相像出当年机工们所奋斗的环境。
  
         纪念馆的保安有点诧异我们的到来,因为纪念馆昨天才开馆,都还没正式验收,严格上来说,我们是第一批自行来参观的游人。
          返回的路上,一只小灰喵,站道为王,用猫语和他商量了一下,就放我们通过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