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游

三峡游
三峡游
三峡游
三峡游
出发地:南昌
目的地: 长江三峡
入库时间:2016-09-04 05:40
游记浏览:21
旅行天数:5
游览景点:["第二天晚在朝天门码头登船游三峡"]
出发时间:2014-12-16
旅游简介:第一天到达重庆 共四天三晚 选择长江三峡游是因为她被称为quot中国的天然博物馆quot,她“山水峡林泉洞,包罗万象;雄奇秀险峻幽,无奇不有”;其景色之壮观,气势之恢宏,占尽天下所有自然景色,尤其三峡...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9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第一天到达重庆 第二天晚在朝天门码头登船游三峡

 共四天三晚

 选择长江三峡游是因为她被称为"中国的天然博物馆",她“山水峡林泉洞,包罗万象;雄奇秀险峻幽,无奇不有”;其景色之壮观,气势之恢宏,占尽天下所有自然景色,尤其三峡大坝工程更是让世人瞩目,让中国人骄傲,我想没有人不为之感动的。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他孕育了华夏文明,滋养着神州大地上的炎黄子孙。她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她是全世界第三长河,她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走来,一路春潮澎湃,扬扬洒洒地跨过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从上海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在修三峡大坝之前的几千年,她虽养育一方,润泽一方,但她也经常怒吼发威,使长江两岸人民饱受苦难,2003年蓄水135米,2011年9月10日启动第四次175米试验性蓄水,从此三峡水库蓄水最高至175,即三峡两岸175米以下的村寨全部搬迁,三峡的景观也发生了巨变,高峡出平湖,旧貌换新颜,虽然很多原始的人文历史被永久的淹没在水下,虽然没有了惊涛骇浪,激流险滩,但山依旧而水更容。尤其给长江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长久安康和美丽富饶。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最为壮丽的大峡谷,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1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晚上我们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上船,当我们登上甲板阵阵清风吹来凉爽,整个暑热都已散去。夜幕下的重庆是那么的俏丽,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把个江水渲染的
五彩缤纷、斑驳陆离,没想到重庆是个这么美丽的地方。船渐渐行驶,两岸灯火渐渐远去,回到房间休息,这是第一次乘船远行,没想到船舱里比我们在重庆住的七天酒店还要舒适.在船上可以喝咖啡、看电影、在甲板上散步、欣赏名人字画,如果你要是喜欢收藏买一两副也可以。

 













第二天清晨广播响了,伴随着轻音乐的通知告知可以用餐了,我们这才睁开眼睛,推开房门,一缕缕阳光照射进来,远山薄雾缭绕,水流湍急后退,大船乘风破浪向前,无比惬意。
 

船到丰都。洗刷后上甲板散步,晨辉照耀着江面,波光粼粼,微风吹佛着甲板上每张笑脸,游人们悠闲的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居然还有人把广场舞也带上了甲板,,,
 





中午时分吃完午饭慵懒的躺在甲板上享受阳光,突然眼前出现一个大盆景,我们兴奋之至,我突然想到这可能是长江明珠-石宝寨,此时广播也响起,证实了我的猜想,石宝寨到了。这个世界第一大盆景,永不沉没的航母,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民国时期曾作为金圆券上的图案,国家4A级旅游景区.船靠北岸边,下船参观石宝寨,

石宝寨塔楼倚玉印山修建,因其孤峰拔地而起,象一方硕大无比的皇帝玉印,就取名为‘玉印山’塔楼依山耸势,飞檐展翼,造型十分奇异。整个建筑由寨门、寨身、阁楼(寨顶石刹)组成,共12层,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康熙、乾隆年间修建完善。原建9层,寨顶有古刹天子殿。隐含“九重天”之意。顶上3层为1956年修补建筑时所建,石宝寨作为穿斗结构,层数多体构大乃国内罕见,又被称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距今四百多年,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2003年三峡蓄水发电之后,长江水面将上升道寨门口,木寨周围将形成一个120多亩的水面湖泊,石宝寨由山寨变成“水寨”。三峡水库蓄水到175米后,水位将达石宝寨寨门中央,寨体将四面环水。鉴于石宝寨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建筑艺术,国家投巨资实施贴坡围堤原地保护国宝方案,让石宝寨独特的风貌特色得以永久保护,同时让世人更方便地观赏,在实施保护的同时,还对寨楼赖以依存的玉印山山体内33处危岩进行治理加固,并新建小型码头和人行悬索桥,从而形成对外水陆交通枢纽。  
 
登殿凭眺,滚滚长江,碧空帆影,无限景色,一览无余。那首李白的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正是这座宝寨的写照

 

 


















虽然国家对石宝寨实施了安居工程,但是田少,流通少,这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宽敞的大房子里剩下的多是老人和留守儿童。

这里的小土豆特别好吃 真的

残疾人画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画着生他养他的石宝寨。
 




第三天早上到达白帝城,在这里观赏三峡中的第一峡瞿塘峡,耳边响起李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激动的人们齐涌向船头,镜头一起对准瞿塘峡(瞿塘峡又称夔门),船上的导游也出来为大家讲解,这里景色雄伟壮观,山势险峻,有的山就像被大斧子切了一刀,在蓝天白云下屹立的像一个威武的汉子,她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也是长江三峡在景观上特征最明显的景观。10块钱的人民币,它背面的图案便是夔门。




















10块钱的人民币,它背面的图案便是夔门。






巫峡 “巴东三峡巫峡长”,她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于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我们仿佛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若是把瞿塘峡形容成一个汉子,那么巫峡就是个秀美的女神。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故巫(雾)峡。云雾千姿万态,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变化多端,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屏列于巫峡南北两岸巫山十二峰极为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无不被这里的迷人景色所陶醉。三峡水库到达175米以后,巫峡水位仅提高80米,对幽深秀丽的峡谷风光没有大的影响,相反地有杉木壤溪、神女溪等更幽深的峡谷景观,增添的奇情野趣。


巫峡县城--也是重新修建的一座美丽的小城



































神女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她每天最早迎来朝霞,又最后送走晚霞,故又称“望霞峰”,为巫峡中最著名的一大景观。







在这里最感慨的是三峡人家,一座大山,几户人家,甚至有的一座山只有一两户人家,,他们世代坚守着自己家园,库存提高后,国家虽然安置了移民,但还是有很多山民不肯离开自己的家乡,随着水涨他们的家也往上搬。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他们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看惯了这里的山,喝惯了这里的水,听惯了自己从小叫大的乳名,习惯了这里漫不经心的节奏,舍不得自己的老泡菜坛子,丢不下天天陪伴的小狗和小猫。也许是上苍安排他们坚守在这片土地,总之他们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守在这里。











江面上清洁工人在清理河面的污物







这是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多部片子出自这里。
 

船行巴东县,换小船游神农溪,至此重庆段的巫峡结束,到湖北的巴东县了,也是著名的神龙架景区之一。







 

神农溪,巫峡与西陵峡之间的恩施州巴东县长江北岸,发源于有“华中第一峰”之称的神龙架南坡而得名,此地居住的多为土家人,风景秀丽,原始、古朴、野趣、无污染、没有任何人工雕饰,全是大自然的造化,动植物,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我们再次换坐豌豆角扁舟,感受扁舟顺水漂流的野趣。进入神农溪下游的龙昌峡、鹦鹉峡、绵竹峡、 只见两岸绝壁悬崖,奇峰突兀,层峦叠嶂,怪石耸立,真是雄中露秀、险中纳奇。还有悬棺等你去解谜。并感受纤夫逆水拉船,原来神龙溪是男人谷,就是因为这里曾今拉纤的男人们为了方便和不把衣服弄湿弄坏,拉纤时都裸体拉纤,现在的水位涨到175后,不需要拉纤了,现在看到的表演已经没有原来的味道了。鹦鹉峡沿途奇峰异景更多,有的山峦就像狂啸之虎,咄咄逼人;有的巨石如同嬉戏之猴,妙趣横生;有的崖壁上不仅钟乳密布,还留有古栈道的凿痕,也显露着大大小小溶洞,共有天然溶洞六十多个,大多数溶洞洞口还留着石砌的残墙,好像是古时战乱的痕迹。最惹人注目的溶洞要数燕子阡,它是神龙溪畔目前已经发现的最大溶洞。绵竹峡中看到两岸茂密的植被中多是一丛丛青翠的竹林,那绵竹个儿长得并不高,主干也只笔杆儿一般,竹叶叶面尖长而细碎,那枝条似一根根藤蔓,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倒挂崖壁,倒映水中,溪水就显得更加碧绿了!也是我国现存的一种珍稀植物,有着极好的纤维性状,是制造宣纸的最好原料,当地的土家人常常用它制成拉船的纤绳,经久耐用。










巴东长江大桥209国道上的大桥,一桥跨南北,天堑变通途。让没走出过大山的人们出行简单了许多
 










纤夫拉纤表演
 










在这里边欣赏两岸风景边听土家妹子唱山歌:“太阳出来花花扇儿扇,忙又忙啊红花对牧丹,唱支山歌一把红扇子儿,下山梁啊绣球花儿园,我拉住郎腰带呀,问郎几时来?”我们随即对唱道:“今儿个冇得空呀,明儿个要砍柴,后日才到小妹家中来……”哈哈 一片欢笑声中结束神龙溪游览。回到我们的大船。。。。









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因为今天的西陵峡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现在的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遗憾的只是在车上一睹她的美丽,中国这么大,走也走不完,留点遗憾也是一种美。车上拍的唯一一张西陵峡景色

第四天清晨吃完早饭从秭归下船坐车来到三峡大坝,这项工程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问题的关键,工程还有发电、航运、灌溉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多项综合效益,对发展现代化建设及提高综合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绝世千里三峡图》原作品200米、高2,共192幅画卷。作者三峡长画第一人刘祚忠先生,以写实的手法精确再现三峡蓄水前总长664公里的三峡风貌。

这位老人现高龄70来岁。仅有小学文化,四十余年数百次在长江三峡写生、收集资料,五次全程徒步三峡,1992-2009历时18年独立创绘这幅巨型长画。该画气势恢弘、气象万千,全面,真实,细致地描绘了三峡工程蓄水以前(1992年前),宜昌至重庆长江沿线12个县市城市和三峡旅游名胜风光及旅游景点的历史原貌。这是一幅见证三峡工程历史的绝世绘画巨作;买了一本,老人现场签字,留着纪念。







我们赞美三峡,她虽景色壮丽、气势恢宏,但她带给人的不光是美的感受,还有许多启发。不游长江你永远不了解长江,永远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壮观的景色,永远不知道还有这么伟大的人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