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穿越{东升林场(雪谷)-双峰林场(雪乡)}

冰雪穿越{东升林场(雪谷)-双峰林场(雪乡)}
冰雪穿越{东升林场(雪谷)-双峰林场(雪乡)}
冰雪穿越{东升林场(雪谷)-双峰林场(雪乡)}
冰雪穿越{东升林场(雪谷)-双峰林场(雪乡)}
出发地:沈阳
目的地: 东升林场
入库时间:2016-09-05 06:34
游记浏览:43
旅行天数:4
游览景点:["哈尔滨","五常","沙河子","东升林场","羊草山穿越 初到双峰林场","某处山脊 梦幻家园 雪韵大街","雾凇岛 松花江"]
出发时间:2015-01-01
旅游简介:第一天到达东升林场(雪谷) 冬季严寒条件下的户外登山,不仅是对个人的经验.意志.体能等状况的一个严峻考验,同时也是对技术装备的一个严格检验。LZ虽说有较丰富的夏季登山经验和一定的冬季攀山阅历,但在严寒...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12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第一天到达东升林场(雪谷) 哈尔滨 -五常 -沙河子 -东升林场

  冬季严寒条件下的户外登山,不仅是对个人的经验.意志.体能等状况的一个严峻考验,同时也是对技术装备的一个严格检验。LZ虽说有较丰富的夏季登山经验和一定的冬季攀山阅历,但在严寒和深厚积雪条件下的穿越尚未做过尝试。去年本就有此挑战的意愿,但因假期已经消耗殆尽所以并未成行。拖延到今年在几乎所有客观条件均具备的条件下,自己也清楚这个想法不能在向后推脱了。毕竟时不待我,机会也不会总是那么廉价的出现在你面前。于是在队友均因档期不符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下了自己一人前往的决心!其中起伏波折就不一一诉说了,下边还是尽快转入正题和大家一同分享我行程中的点点滴滴吧。



    一夜的火车,到达了”夜幕下的哈尔滨“,在火车站对面的南岗客运站赶第一班长途车前往五常。一出火车站,全国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黑车司机们翁涌而至,不断的用语言“挑逗”那些对行程不算熟悉的旅客。好在LZ我早已对线路和时间了然于胸,任凭他们说出“龙叫”也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自信满腹的直奔客运站的售票处。其中一个司机对我的一言不发很是不满,大有无赖人员的恐吓腔调问我:“你一句话不说啥意思啊?”LZ我嘴角微微一挑,用字正腔圆的东北口音,中气十足的回答他,“我赶六点第一趟去五常的车!”那哥们也不知道是因为我已清楚班次还是一听也是东北人,竟然在未吭一声的转身离开了。走过那么多的城市,LZ我也是第一遭遇到还想强来的,不过瞧这摸样也就这大的能量了。

    购票后还不到五点半钟,好在售票大厅是在二楼里边倒也冷不着!于是从里怀掏出了压缩饼干,从包中取出了保温瓶,就这样对付了这一天的早餐(顺便也打发了时间)。六点整准时发车全程两个多小时,赶紧抓紧时间补充睡眠!昨晚一夜的慢车硬座,吵吵闹闹的实在休息的不好。

天那么暗,火车站的字幕灯也没开,即便ISO开到最大也不成,没有三脚架是拍不出个的。不要以为那些是流星,其实都是灰尘!哈尔滨那几天一直是中重度污染。




去程中最担心的一个环节就是能否正点赶上中午沙河子前往东升林场的班车(一天仅此一趟),这样不仅可以早到达目的地,且中途不需要找地方取暖!反之就得另作下午两点多的另一班次车,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多余的两个小时我去哪里躲避啊!(哈尔滨当天的温度为-26度,郊外县城的温度还会更低些。)

到达五常后问明了客运站售票处的方向,急忙向那里赶去。结果刚到出口就看到一辆五常-沙河子的车从里边缓缓驶出,挥手后车子停下,LZ在确认后一个健步冲了上去,真是天助我也啊!(网络查询十点钟才发车,没想到这么早就有车!)车子先是到达了山河镇客运站站停留一个小时候客,我也利用这一个小时到街上吃了点馅饼和羊汤,算是既打发时间又补充了身体的热量。(在东北的冬季,吃热的事物远比冷食要保暖的多!)继续发车后沿途走走停停上下附近乡镇的居民,途中一位老人说刚刚下车的两个人偷了他的钱包!里边有孩子给的四百块钱!车上的人无不唏嘘不已。按理说一般小偷不会在这样的班车上行窃啊,也许是大爷保管不当给了人家顺手牵羊的机会吧,唉。。。

在12:10到达了沙河子中转站,LZ提前十分钟登上了前往东升林场的车。从哈尔滨前往东升林场共三种途径:1.拼车前往每人150块,用时5个小时多点。2.哈尔滨-五常后班车到达山河镇,那里有一趟2:30前往东升的车,到达东升后为晚七点前。3.就是LZ这条线路,可以在下午两点半多点到达东升,费用算保险一共71块。通过LZ前阶段的的功课了解,貌似能成功这条线路的不多,基本都是12:20前赶不到沙河子。而绝大多数选择拼车前往。






两点半钟左右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东升林场,LZ为自己的这次行程开局如此顺利竟有些吃惊,就担心开局太过顺利,结尾恐运气会用光吧?想想今天从哈尔滨-五常-山河镇-沙河子-东升行程如此复杂,丝丝相连.环环相扣,这大概也就是旅行与旅游的区别所在吧,尽管劳顿但沿途却充满了故事!

旅店老板小柳的母亲亲自到车站接我,其实在电话中我告诉他就别让老人折腾了,我自己会找得到的。但老人还是来了!这家旅店的最大优势是在景区的售票处以内!这样可以避免反复进出景区的麻烦,同时直接出门不远就是可以攀登的后山(羊草山余脉),且夏季河床就是“牤牛河”漂流!




吃过大姨为我特意煮的一盘饺子后,感觉浑身暖意大增!(如果按照通常山区的温度较市区低5度左右的话,目前东升林场的气温应该在零下30度了!)趁天尚未黑下来简单整理了下装备(今儿是阴天!),后山做一下试蹬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大的雪情和这样低的温度并不是那里都可以遇到的!按照小柳交代的路线跨过表层已经几乎完全封冻的牤牛河,开始了试攀。沿途发现这里好的摄影题材真的是不少!可惜时间有限,要能多停留一天该多好啊!

结果是铅刀小试之后,果然出现了状况!登山杖的雪托因为拧的不紧搞丢了一个,冰抓的铁环同样也掉了一个。半路还被大雪掩盖的树根绊了一个跟头!冲锋衣则如同预期的一样,在还尚未负重和路途有限的情况下,仍然捂了好多汗水出来。反正明天徒步时我是绝对不会穿它的!广告图片中这玩意好像挺时髦的,其实既然防风又防雨的,透气性绝对不会好到那去!反正我队友中是没人会在登山的时候穿它。(都是放在包中备用,通常都是抓绒或羽绒服)另外幸亏随身携带了战术手电,要不天黑后连下山的路都难找!!!

因为知道泥托或雪托会经常丢失,特意带了备用的配件。只是这冰抓的铁环该如何处理还有待琢磨。进屋前先是关掉相机电源,之后卸出电磁,最后将相机放入包中。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若不然室内外巨大的温差会让相机如水淋般湿漉漉的,后果可想而知。正确的办法是,一个小时以后在打开包,如果发现仍有微霜,则及时檫拭即可。但同时也要把相机镜头拉到最大,干燥一夜。这样才可以保证相机无故障的正常使用。





“诚信乃做人之本,经营之道”。老板小柳是我背包多年所未见过的诚恳之人。自己也一改从前的武功,之后全部行程食宿均由他推荐(LZ自己也做过一些研究,相形之下他推荐的更具可行性!)。相信小伙以此人品行事,未来必有宏图可展!

直觉这个脑细胞,有的时候真的很难琢磨。最后的行程中问一小伙江边如何走?小伙貌似极其认真的答曰:“南辕”!谢过之后仅仅走出不足百米,突觉未必!然后又问二位大姨,告诉我为“北辙”。按此路线十分钟后到达。小柳我就是这样信任他,大概潜意思里他符合了我的所有逻辑。亦如同那一年LZ力邀北岳子弟“逸承”共赴南岳,上演了一出“身负恒石,朝衡岳”的千古佳话!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