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东北三江行-7-回到漠河

2015年11月东北三江行-7-回到漠河
2015年11月东北三江行-7-回到漠河
2015年11月东北三江行-7-回到漠河
2015年11月东北三江行-7-回到漠河
出发地:武汉
目的地: 漠河
入库时间:2016-08-31 03:13
游记浏览:35
旅行天数:1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6-05-11
旅游简介:2015年11月东北三江行7回到漠河 当真是有高等级路速度就是不一样,从北极村回到漠河县城只用1个小时,都没耽误赶饭点。 这餐也是临时四人组的最后一餐了,还是到刚到漠河时吃饺子的那个店,依旧点了几盘饺...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11
旅行游记

1 2015年11月东北三江行-7-回到漠河

        当真是有高等级路速度就是不一样,从北极村回到漠河县城只用1个小时,都没耽误赶饭点。

         这餐也是临时四人组的最后一餐了,还是到刚到漠河时吃饺子的那个店,依旧点了几盘饺子,虽然是依旧,不过换了口味,上次是怕广东小伙子吃不惯北方口味,要的都是三鲜、猪肉、芹菜、韭菜之类。今天改了全都要的南方少见的,酸菜、茴萫、香菜,谢师傅推荐,再来份锅包肉吧,这家锅包肉,不比我们在哈尔滨排半小时队的味道差哦。
        漠河县城本就不大,几条新街,我们所在位置,也差不多是商业中心区了,吃饱了随意一转,就是小市场,就这么几个摊位卖着冷冻产品,天然大冰箱,不用担心摊位上的冻鱼冻肉化掉哦。 不过没在市场找到什么特色的东东,谢师傅说,这些产品也都是火车从别的地方运来的,根本不是本地出产。
       最终在超市买了几只准备今天晚上上火车的干粮饼子、快餐面。
       广东小伙子也和我们散伙了,去了他网订的“如家”,说是要早点去冲凉,因为昨天晚上在北极村没能冲凉,因为没等到热水。
       真是南北语言差异啊,在冰天雪地环境里,说“冲凉”,可真够酸爽的!
         从谢师傅接上我们,一路上介绍漠河就时不时的会提起漠河的“五。六火灾”。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西林吉、图强、阿尔木和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引起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21天,过火森林面积达56万公顷,投入灭火人员共约3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人民币。
          1987年,对于当时只十来岁,而且远在两千多公里以外的我们,只是一个广播新闻里的故事,只是费翔那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而对于亲历过现场的谢来说,应该是刻骨铭心。所以在这几天的行程,谢只要介绍森林和各种树木的状况时,总会带着情绪的说起,这些树木年龄只有20来年,也一定要在我们离开之前,要求我们来这里“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火灾的展馆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不需要请专门的讲解,对于展馆里的每一处,谢都能非常清晰的介绍出当时的现场细节。也让我们知道,这不只是一场森林火灾,当时消失的不只是大片的树木,还有整个漠河县城,还有漠河县城里的许多个家庭。
        没有打听谢师傅的家人在那场火灾时的情况,没有勇气。就这样,也能从谢师傅语气中,感受到悲伤的情绪,也许他的家人都最后保证了安全,但亲眼见到自己从小生活的城市在火灾中消失,许多昨日还在一起朋友突然间消失,应该是一个漠河人怎么样也忘记不了的残酷的痛。
        真实的故事,在今天晚上坐上火车后,再一次听到。
        与我们同一车箱,一对五十多岁的中年夫妇,男的似乎是漠河某局副局长,女士已经退休,衣食无忧的官夫人,这次是同老公一起去哈尔滨接惠州回来过冬的外孙女。
       1987年,她还是半岁女儿的妈妈,5月6日那天,她与80岁的婆婆和小女儿在家,正准备晚饭,听到有火烧过来的消息,手足无措,幸好住在隔壁的姐夫过来,帮忙抱着小女儿,她一把拖起婆婆就往外跑,可是火来的速度非常快,大火以每小时60公里的高速顺着风蔓延过来,没办法跑掉,带着婆婆趴到家里前些日子正准备做地窖挖的一个土坑里,把小女儿压在自己身下,姐夫拿了一个拖把在上面帮忙打火,大火从身上烧过,她和姐夫两个都有被烧伤,如今腿上还有非常明显的疤痕。当从土坑爬起来,看到的就是刚刚还在的家,在自己眼前烧成漆黑的瓦砾。 
        从纪念馆出来,谢师傅把车停到路边一个小公园,看起来不大的小公园,是一片很漂亮的松林。
        漠河县城,早年也是建在原始森林上的,为了做纪念,建城时,留下了这么一片,做为城市公园,也是纪念。
        然而在5.6大火中,却神奇的留了下来。5.6大火有神奇的四不烧,整个县城,所有房屋树木都烧掉了,但是县城里,厕所、清真寺、县中学、松苑,却是神奇的在大火中丝毫无损的多保存了下来。松苑,从此也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漠河县城,原本年头就不长,街头所有的建筑,更都是87年后重建的,也算是一座新城了。
          街边所有的建筑,在我们看起来都非常漂亮,几乎每座楼,都会有一个漂亮的仿俄式的尖顶做装饰。但是做为本地人的谢,并不喜欢,不是因为这些顶长得怎样,而是因为,每一个这样的顶,都会花掉许多万的人民币,而这些顶却是如此的不实用。主街上建了好些带这些顶的房子,因为一开始的对市场的估计有偏差,导致了许多店面至今还依旧空置。在谢看来,这些都是浪费。
  
 
 
         不管怎样,漠河的街头,让我们觉得挺漂亮,也挺干净。 
         主街的顶头,是一个小山丘,听说爬上去可以看到漠河全景。
         结束街头的溜达,下午16:05的K7042,谢师傅送我们回到漠河火车站,和谢师傅、漠河的旧车站、新车站都合个影,继续开始我们的行程。
 
        这个火车站让我有点想起同样是一条铁路起点的丹东火车站。
        K7042,在漠河到哈尔滨的三趟火车里,并不是时间最短的,却是站点和时间综合起来最合适的,19个半小时的行程,我们可以赶到明天中午在哈尔滨去午饭。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