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台长城-北京长城第一险的城-两日一人徒步

司马台长城-北京长城第一险的城-两日一人徒步
司马台长城-北京长城第一险的城-两日一人徒步
司马台长城-北京长城第一险的城-两日一人徒步
司马台长城-北京长城第一险的城-两日一人徒步
景点:密云/miyun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司马台长城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28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古北水镇"]
出发时间:2015-09-22
旅游简介:新城子司马台金山岭两日徒步司马台长城是北京长城的三大险段之首,无线风光在险峰,路只有自己走了才知道,事只有自己经历了才叫成长。路线、景点(东直门坐980快密云汽车站(起点到终点),转乘密52路到小口子...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9
旅行游记

1 新城子-司马台-金山岭两日徒步 司马台长城 -金山岭长城 -古北水镇

司马台长城是北京长城的三大险段之首,无线风光在险峰,路只有自己走了才知道,事只有自己经历了才叫成长。


路线、景点(东直门坐980快---密云汽车站(起点到终点),转乘密52路到小口子村下车。

住宿(北高楼 城门楼子)

花费(13元(980快)+16元(密52),加水和零食一共不过50元,返回时我是到金山岭高速服务区,搭顺风车回京50元,加上买零食和水一共不大100元)

注意事项(速干裤,长袖上衣,有蚊子,防荆棘,我腿上就被刺扎了,白袜子变成了抹布,山高路险,安全第一,一定要注意,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

其他:(下公交和上山以前有村子,有很多苹果,水梨还有枣,可以跟村民买点)


上山路边的植物,一路的羊屎豆,说明附近有村民养羊。

我站的位置,向西拍是这样的额。

北高楼,到达的第三个城门楼子,跟附近的楼子之间根本就没有城墙,据我估计,这里可能是太危险了,所以不需要设置围墙,敌人很难过来。东侧有一个20cm直径的水坑,深约30-40cm,可能是刚下过雨的原因,满满的都是水,谁能告诉我这个在岩石上琢出来的坑是干什么用的?




中国结陪伴着北高楼,可是中国结啊,你知道吗,你只能是楼子身边的一个过客,最终你也要随风而去,而城楼依然挺立在这山尖之上。


贝尔弓,北高楼内先行者题字,不过他们是东进,我是西进而已,小虎和尚方,何许人也?五年前来过。

早上大雾,东北望,有一座更高的山,山上有一小铁塔,不知是信号塔还是别的什么,在箭扣的牛角尖也见到过,不知是什么东东。





有长城的地方,就有鸢尾,说能告诉我哪里的长城没有鸢尾,我去看看,八达岭除外。

远看人字长城,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翻过两座大山,终于到达了第一段连在一起的长城,坚持,到右边的楼子上补充点水,因为我的水不多了,这种危险的山峰,实在不敢带太多水,会影响我的速度,增加危险性,所以我要节省我带的不多的一点水。

这一段,费了好大劲才爬上来的,实在不想再绕路了,我要沿着山脊走,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因为险才是我来这里的原因。

站在人字长城的 头上向西拍,中间偏左上的是网友们说的透风楼,右上的最高楼市望京楼,这个倒掉的楼子,下面的石头地基很完整,这是我在野外见到的,仅次于颐和园佛香阁石头地基的精美的地基,不知六百多年前,先人们是怎样把这些石头抬上的这么危险的山上,从质地判断,这个地方的地基石头,很可能不是来自这附近的山上,应该是来自更远的地方,这不知到当年他们是怎样把大石条搬到这么险的地方来的。向张居正致敬,向戚总兵致敬,向谭伦致敬。在这里看见一块比较完好的青砖,一块带有制造时间的青砖,侧面依稀写着“万历五年造”,如果没记错的话,万历五年,就是朱翊钧五年,那时皇上还小,张居正负责国事,张先生修的这段长城能够保持到现在,足以说明长城的质量,实在是为国为民又有才干又勤奋的人啊。

透风楼,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吹雨打,楼子虽然残破,但是主体骨架还在,果然是四面透风。

这段无法攀登山脊,好在前辈们已经给我开好了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悬崖上,真的是在悬崖上,险,险,险,这里看到了一团鸟粪,学生物的,职业习惯,掰开鸟粪球,里面有羽毛,说明这很可能是猛禽的粪便,是啊,这里确实很适合鹰居住,想起了上学时候读的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郭靖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爬上悬崖,得到了双雕,而今我也是费了九二之力,可是我不会功夫,所以我要慢慢慢。

远远的来一张,望京楼(高处),聚仙楼(右边)。



天梯,据说角度85度,高度估计有50-100米,只能一步一步往下走,不要多看,也不要多想,下来以后,我的腿抖的像触电。从侧面拍的话更好,可是长城上几乎所有的天梯都难以从侧面拍。


回看我走过的天梯,有时候走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看的太远可能会导致提前放弃,因为有些路看起来很危险,但是只要每一步一步的脚踏稳了,一步一步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向勤奋和智慧的先人们致敬,向自己说真棒。

以后的路就到了修复好的长城,比较的平缓,也没有拍的意思,而且我觉得修的不像长城了,走近了看倒像是马路,呵呵。从天梯下来再往西走点,就到了景区的东14楼,远远看见一个人躺在门洞下面,边上放个纸板,开始还以为是讨饭的呢,正纳闷,怎么会有人在这里讨饭?一路走来,两天没见一个人影,正想着能不能找他讨口水喝,虽然我背包里还有一口水,但是这已经是最后一口,所以不能喝,一定要留到最艰难的时候。谁知这人看见我爬了起来,等他出了楼子的阴影,我才看出来,可能是这里看门的?经过沟通,才知道,这哥们真的是保安,据他说,从天梯开始,就属于景区了,景区他们买下来了,要凭票进入,而票只能在景区门口售票处买。不买票只能从城外走,于是我就沿着长城根,一路拨荆开路,感觉走了N久,最主要的是担心有人扔瓶砸到我的头上,要知道,六百年前,你要是敢来这里,是要被射成刺猬的,好在最后找到一条小路,走到了村公路,然后搭了老乡的便车,到了金山岭高速服务区,拦了一辆,一路回京,感谢司马台的大山,让我走完这段艰苦的旅程,感谢先人们为后代留下了这么宝贵的遗产,让我领略到祖先的智慧,走完这段,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旅程更加有信心!


补语:有一段,有一个巨大的风口,像是一个风洞,长城就想一个桥,架在这个洞上面,往北是大风洞,往南是悬崖,怎一个险字了得。


最后提醒:此处甚险,最好两人搭伴,切忌独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