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北环游之二:从阿尔山的白桦林到呼伦贝尔的玛瑙石

大东北环游之二:从阿尔山的白桦林到呼伦贝尔的玛瑙石
大东北环游之二:从阿尔山的白桦林到呼伦贝尔的玛瑙石
大东北环游之二:从阿尔山的白桦林到呼伦贝尔的玛瑙石
大东北环游之二:从阿尔山的白桦林到呼伦贝尔的玛瑙石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阿尔山 满洲里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25
旅行天数:23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10-04
旅游简介:阿尔山路上饮水的马儿,斜阳下的白桦林,呼伦湖畔捡玛瑙,9月6日8日路线:S203省道,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新巴尔虎左旗诺门坎战役遗址乌力吉图阿尔山打泉水的老人新巴尔虎右旗呼伦湖满洲里。850公里。风景和...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9
旅行游记

1 阿尔山路上饮水的马儿,斜阳下的白桦林,呼伦湖畔捡玛瑙,

9月6日-8日
路线:S203省道,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新巴尔虎左旗——诺门坎战役遗址——乌力吉图阿尔山打泉水的老人——新巴尔虎右旗——呼伦湖——满洲里。850公里。
风景和游玩:山下曲水边饮水的马,无尽的白桦林,夕阳下金色的山坡,阿尔山夜景,阿尔山火车站,湿地、红石砬子,阳光下金色麦秆原野,呼伦贝尔无垠的草原,诺门坎战役遗址,乌力吉图阿尔山非要给我们拍照的老人,呼伦湖畔,草原上的玛瑙,满洲里夜景,国门景区。

上午游览了乌兰浩特后前往阿尔山。







上游。

 

下游。

 

越来越多马跑到河里。



 


 

那群马就在公路下边的河畔,有人纷纷停车观赏美景。

 

 道路在延展,风景在变幻。

 

公路上偶尔能见到几辆车。

 

路旁山上的羊群。

 

 路旁的白桦林。

 

在路旁观景台上看山坡上的树林。自此以后几乎所有的国道、省道甚至县道上都建有观景台(高速路除外),乡路更是随时可以下车游玩、观赏。

 

云层较厚,光线有些暗淡。

 

逐渐有了些亮色。

 

忽然间,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我们正在观赏的地带,像黑暗中打开的一盏灯,瞬间将山坡下的白桦林变得靓丽起来。。

 


 

 

 


 

那一幅美景,仅仅维持了几分钟就消失了。继续赶路,路边无尽的白桦林变幻着各种形态。


 

公路在黄昏前的林海中起伏、蜿蜒。

 

 

 


 

 

黄昏时分,收割牧草后的草原。

 

 

 

 

 抵达阿尔山市。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地处大兴安岭林区腹地,是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交汇处。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正值旅游的淡季,许多的宾馆、饭店都关门歇业了。在图中的那个农家乐农家菜馆用餐,菜量很大,味道也可。住在一所旅游旺季标价488元的宾馆,标间90元。

 

 

 

第二天早上,步行几分钟看阿尔山火车站。

阿尔山火车站建于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驻扎时期的产物。为一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一层外壁周围是用花岗岩堆砌的乱插石墙,楼顶用赭色水泥涂盖。如今整个火车站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内蒙古的重点文物。

 


一列发往哈尔滨的绿皮车正静静停在那里,车上没有几位旅客,显得空空荡荡的。

 


清晨,中心广场旁边昨夜灯火璀璨的建筑褪去了华丽的容颜,像个缺了装的美女。广场上一位老人告诉我们阿尔山市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驻军的地方。逐渐演变成了镇、市。

 

出了市区不久见到一片湿地。

 

公路旁边的一个景点——红石砬子。

 

这种景观在这里比较少见,故而成了景点,而且还圈起来要门票。一带而过。

 


路边平地上碧绿的苜蓿和远处山坡上的牧草形成了对比。

 


路边的一片金黄色吸引了我们,感觉和其他地方的草卷不一样,猜了半天,看着像麦秆,但怎么也想不出这里会种麦子,直到在地上发现了麦穗。这是我们此行中在的草原中发现的唯一的一片麦地和麦卷。

 

放个人在麦卷上主要是为了看看这些麦卷有多大。

 


 

很是奇怪,等我们拍照、戏耍够了,那片阳光就被云彩遮住了,留下一片阴影。上天的眷顾吧?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从新巴尔虎左旗开始就已经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了,此后我们一直穿行到大兴安岭的北坡莫尔道嘎,行程700度公里。


新铺的路面,刚刚画的线,如此坦荡荡的草原,如此的蓝天白云,多想有辆车和我一起分享。

 

一群牛正慢悠悠的吃草。

 

一座不同的建筑。诺门坎战役遗址到了。

 


 

 


 

 从沉睡中醒来登上坦克,就有了些英姿飒爽的感觉。腰里别着把手枪是不是会比别人底气壮一些?

 

从阿尔山出发出来已经几百里了,草原还是草原,车上的人早已没有初见草原的兴奋,都睡着了。

从对面来辆车给我看看吧。孤独!

 

 

或者从后面来辆车给我看看也行啊!

 

和天际相连的草原连个小山包都没有,这景致连续看几百公里,早已是审美疲劳了。

 

 终于看到了路边的一个稍有不同的地方,因为那里停了十几辆车。走进来看到一块石碑上刻着”乌力吉图阿尔山“,一个从未听说的地方,行程上也没有的地方。下来看看,缓解一下疲劳,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放眼四顾,也还是草原,没有山。只是没有那么平坦罢了。

 

问过一个来接泉水的老人才知道:原来是当地的蒙古族人在为一座新落成的佛塔举行仪式,那些车就是他们的。


坡下有一眼泉水从三根管子里流出,有人陆续的来接泉水。也尝了尝泉水,果然甘冽。图中戴着帽子的老人看出我们是外地人和我们聊天。

 

 

得知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后,老人非要给我们照相,说是要让朋友看看他见到从北京来的人,让我们见到习主席后代他问好。拍照后老人急着要看手机里的照片,效果不太好,又让我们站在一起拍了一次,然后又合照了一次,忽然间有了种当明星的感觉。老人自言:今年70多岁了,无业,国家每月给300元的低保,有风湿病,怕冷。这也是为什么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还穿着一身厚衣服和一双棉鞋的原因。言语间老人不停的感谢国家,或许他真的以为我们是从北京来的人(而不是北京户籍的人)能把他的感谢和问好带给习主席,多么朴实的老人啊!身无长物,幸好还有一盒没有开封的中南海烟送给了老人,他小心地装进了衣袋。

这是和老人互拍。

 

和老人道别后继续前行。

 

穿过一个景区。

 

云彩已经将灼热的阳光遮住,将车开到这里,在习习的凉风和牧草的香味中边午餐,休息。

 

快到新巴尔虎右旗时路边的一片湿地,成群的水鸟在里面游弋。

 

水边悠然垂钓的人。

 

牛挡住了去路。

 

马在河边饮水。

 


穿过新巴尔虎右旗到达呼伦湖畔。

呼伦湖,又名达赉湖、呼伦池,当地牧人称它为达赉诺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之间,为构造成因的半咸水半淡水湖。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内湖,与贝尔湖为姊妹湖。
本想着去一个没有人去过的野地方,但不知路径,网上搜素了一个好像叫做“黄金海岸”的地方,门票每人20元,讲价后每人10元。可以将车开到岸边。呼伦湖给人的感受是像大海,无边无际的,涌起的浪拍打着湖岸。里面几乎没有几个游人,很是清静。

 

一群从旁边草原上来喝水的马给单调的湖畔带来的些许生动。

 

游玩后在景区大门外看到了很多的水鸟,原本是想看看有没有鸟蛋的,却意外的在草丛里发现了很多的玛瑙石。于是开始了几千公里的捡玛瑙之旅。

这些都是在不同的地方捡的,虽然有些粗鄙,但自己捡的,看到它们就想起了当时的快乐情景。


 

 

一颗天然的吊坠。

 

中间有一个白色半透明的大虾仁啊。


一块天然的水晶肉皮冻。里面的肉片看起来有些生,冻里面好像还带着血丝呢。

 

这个,只能说像个刚刚冒出地皮就被采下来的小蘑菇了。

 

离开呼伦湖,前往满洲里。两条路一条老路一条正在修的。

 

终于看到碧绿的草原了,或许这里比较湿润温暖吧。

 

 

也终于看到了一辆车,虽然是辆大货。

 

 

 

这里收割后的牧草又被变成了方形的,就叫“草块”吧。

 


公路上有个小岔路,于是将车开进了草原,活动筋骨。也见到了玛瑙,但这里的块大,但棱角分明而锐利,好像行话里说的山料。以白色的居多。捡了很多,太沉了,不得不扔掉了许多。

 

骆驼也来喝水了。


满洲里在望。

 

直接抵达套娃广场。

 

广场封闭,里面正在大规模的施工。塔吊下的是正在建的一个更大的套娃的形状的建筑。

 

满洲里步行街住的宾馆,房间很大,左手边还有一个套间,设施齐全,旺季标价400多,经讲价每间75元。

 

晚饭后在附近散步,街上空荡荡的。

 

 

 

 

第二天,国门景区。


商厦的门前摆放着几个一人多高的套娃,套娃成了这里最具标志性的商品。其实在以后的行程中凡是稍微大些的城市都有套娃卖。

商厦里多事俄罗斯商品,猛犸象牙制品、琥珀、蜜蜡、俄罗斯玉、望远镜、梳妆的小镜子等等,琳琅满目。除了来了连个旅游团外,其他人很少。奇怪的是逛着逛着商厦里面居然停电了。

 

下一站: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湿地-恩和-室韦-临江村。美景无限!小有遗憾。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