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天涯】鉴湖越台名士故里,梦幻水乡人文绍兴

【独行天涯】鉴湖越台名士故里,梦幻水乡人文绍兴
【独行天涯】鉴湖越台名士故里,梦幻水乡人文绍兴
【独行天涯】鉴湖越台名士故里,梦幻水乡人文绍兴
【独行天涯】鉴湖越台名士故里,梦幻水乡人文绍兴
出发地:宁波
目的地: 绍兴
入库时间:2016-08-30 09:22
游记浏览:17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3-04-18
旅游简介:【独行天涯】鉴湖越台名士故里,梦幻水乡人文绍兴【独行天涯】鉴湖越台名士故里,梦幻水乡人文绍兴时间:2013年2月1516日 地点:浙江.绍兴 天气斜风细雨不须归时雨时晴各一天 原文连接httpuser...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2
旅行游记

1 【独行天涯】鉴湖越台名士故里,梦幻水乡人文绍兴

【独行天涯】鉴湖越台名士故里,梦幻水乡人文绍兴
时间:2013215-16   地点:浙江.绍兴   天气:斜风细雨不须归—时雨时晴各一天

  原文连接;http://user.qzone.qq.com/605118726/blog/1365695705 


  二月江南,只影行单。细雨霏霏,晓风犹寒……
  凌晨3点到达绍兴,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不曾停过……这就是千古文人骚客笔下的诗意江南,现在正飘飞着才子佳人魂牵梦绕的烟雨。突然想起了达夫的诗:
湿云遮路夜乌飞,瘦马嘶风旅客归。细雨小桥人独立,三更灯影透林微。太形象了,当时的情形就是这样……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第三次到绍兴,具体几十次路过就不做详细数据统计了。上两次算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吧,这次一定要深一点,再深一点……

  第一站—鲁迅故里。鲁迅就不介绍了,地球人都知道……不知道的请致电阿Q。故里入口,人头攒动。虽然迅哥儿的作品在从课本中一点点删去,但是丝毫不影响大家对昔日文坛巨擘的崇拜热情。游人如织,想拍一张没有人的照片毫无疑问的成了一种奢望。


   晚上九点多再来,这下总算空无一人了……像我这样的闲人有个最大的特点:耐心。白天不是人多么,晚上再来绝对是没有人的。长长的大街上空无一人,万籁俱寂,弯月如钩,只剩下零星的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忽明忽暗,忽远忽近……按照长妈妈的说法这样的月黑风高夜这里一定有美女蛇出没的。绕了一大圈,终究还是没有遇到,遗憾而归,抱恨而眠。看来张无忌他妈说的很对……

   民族脊梁,当然不是写给倪萍的,倪萍其实很冤枉,不投反对票就得了个民族脊梁的大奖。我看这个奖其实应该给申纪兰老老老奶奶的。老奶奶连续蝉联了十二届人大代表,从来都没有投过一张反对票,民族脊梁奖实至名归。铁骨铮铮,刚正不阿……


   
鲁迅祖居正门,这就是鲁迅和弟弟周作人诞生的地方,其伟大程度仅次于眉山三苏祠,亳州三曹故里,咸阳三班故里。一门三作家,鲁迅和周作人更是大师中的大师。前者被誉为现代杂文之父,后者则是现代散文开山大师。相亲相爱的两兄弟并肩作战,是那个时代星空中最璀璨夺目的两颗繁星。
      然而后来两兄弟不幸失和,成为近现代史一大谜案,并且成功入选《历史上最可疑的365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事件并列。此事悬之又悬,颇多蹊跷……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一贯作风,开始揭秘:
     
有史料记载的鲁迅对周作人动手有两次,一次是因为事业,一次则是因为女人,男人就那点破事。第一次大概是迅哥儿恨周作人这块铁不成钢!长兄如父嘛,加上横眉冷对习惯了,直接对周大师一顿海扁。由于当时规则不健全,周作人以为是拳击,鲁迅则直接采用了散打的招式,上来就是一组连环组合拳打在周作人头上。要不是裁判许季茀及时拉开,鲁迅定会直KO作人,顺利拿到职业生涯第一个金腰带。第二次是在北京八道湾胡11,这个让鲁迅一辈子都伤心的地方。当时的场景是周作人从木架上抓起一个尺把高的铜香炉要砸鲁迅,鲁迅眼疾手快随手拿起一只陶瓦枕也朝弟弟扔了过去。虽然民国不禁枪,但是两兄弟还是直接就地取材,而没有上演火箭筒对轰的悲剧。不过结局就是从此以后,两人分道扬镳,形同陌路……
     
至于为什么情同手足的两兄弟会大打出手,同室操戈,前面说了是因为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周作人夫人羽太信子。主流专家的解释是羽田童鞋花钱大手大脚,属于典型的“月光族”,鲁迅看不下去就要横眉冷对,结果周作人是个趴耳朵果断护着老婆。两兄弟一言不合,于是干脆直接用男人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个解释也就忽悠三岁小孩可以,完全经不起推敲。
 
   第一、鲁迅全家人在北京住了三年,这三年都都没有因为经济爆发矛盾,而在1923年的短短11天之内,当周作人突然知道了“过去的事”后,其和鲁迅的关系由一起出游急转直下,立刻变成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势不两立。风云突变之迅速,远胜今日的朝鲜半岛。
   
 第二、鲁迅当时是教育部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说白了就是政府公务员,按照中学历史书对于这个时期的描述,那正是贪污腐败横行的鼎盛时期,就算鲁科长,不是,应该是周科长为官清廉不贪污不受贿,邻居小孩为了上公立幼儿园送个红包还是见怪不怪的。何况周科长还经常搞兼职,有空大学讲讲课,没事报刊发发文,广开财路。周作人好歹也是北大教授,民国对学术的重视程度之高从抗战期间教育经费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而可见一斑!教授那绝对是肥差,两兄弟一起勤劳致富,那小过得日子滋润:不差钱。
      第三、……
     
如果非要说是因为经济原因,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羽太信子出于爱国的考虑一意孤行要购买钓鱼岛。鲁迅的火爆脾气肯定干不出周一不满,周二谴责,周三抗议,周四严正交涉,周五深表遗憾,周六周日休息的事情。于是就和她老公打起来了……
   非主流的观点是
:1、鲁迅和弟媳关系“暧昧“”,世间最大的仇恨
无疑就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嘛,所以鲁迅就此事一直沉默,周作人提及则咬牙切齿,就差说出此仇不共戴天。2、鲁迅偷窥弟媳洗澡,这个到底是洗澡还是洗枣,南方人平舌翘舌不分着实纠结。如果真要是洗澡,那么鲁迅就太悲剧了。比起同样偷看过女人洗澡的牛郎和郁达夫,鲁迅无疑是最悲剧的一个。牛郎看了正在河里沐浴的织女,光看不过瘾还把别人女儿家的衣服也给顺走了,于是中国就多了个七夕节,多美好的节日啊!郁达夫偷看了隆子洗澡,PS丫的心理BT看了不说还把内容写成小说,这才有了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沉沦》。隆子知道了不光不生气,还爱上了屌丝男—郁达夫,两人没事互赠诗词。达夫学成归国,隆子折扇题诗:望朝曦而思君矣,莫对残阳而怀余。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我爱你,和你无关!3、……不管过程怎么样,反正,迅哥儿是真真切切的悲剧了……
   关于周作人究竟知道了什么事情这个问题,鲁迅虽然天天写日记,但是唯独这件事情至死都没有提过,周作人倒是写进了日记,可是后面又果断的把最关键的十几个字剪掉了。这一点还是蒋中正比较老实,日记里详细的记录了逛了几次夜店,喝了几杯花酒,起了几次邪念。纵观古今,也只有常MM的《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和广西来宾烟草局韩局长的日记可以“与之媲美”!现在能查到唯一资料就是周作人模仿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给鲁迅写的几句话,其中有一句话说,“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愿……自重!”不管过程怎么样,反正结果两人从此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鲁迅的心愿:“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也成了一厢情愿的单相思。      
   最后,
引用一句周大师的名言结束这个历史之谜。不可说,“一说就俗”了……



   鲁迅祖居德寿堂,两旁立柱的楹联是左宗棠的名联:身无半文,心通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画旁的楹联:福禄欢喜长生无极,仁爱笃厚积善有徵。


      故居里面很多卖字画的摊位,
以写字作画或者以人名做藏字诗为噱头的摊点不胜枚举,每个摊位前面都有个漂亮MM在大声招揽生意:“这是某某某书法家,现场献艺,当场名字作诗。”顺着老街一路瞄过去,我的神啦:什么孤平、尾三平、换韵、失粘、失对、重字、新旧韵混用各种大忌层出不穷目不暇接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浙江四代残疾才子之一的丁京华在现场创作。场面很震撼,很励志,很正能量,看得人人血澎湃,绍兴版的力克.胡哲。


   杀青的作品。一柄折扇,两种画面。棕红色的骨架,暗黄色的帆布面,再加上扇面的成为了千古文人雅士的标志,醒目一敲风雷动,折扇轻摇论古今


   故居卧室,这双鞋的主人应该就是那个可怜又可悲的女人朱安。当她竭尽全力为鲁迅的母亲端屎端尿的时候,鲁迅本着爱情事业两不误的原则正和他亲密的学生许广平在上海滩携手漫步,畅谈人生和理想,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没有藏书的藏书室,对于景区管委会这种草率应付旅客的欺诈行为严重抗议。


   水乡的乌篷船,不停的穿梭在弄堂和河道之间,构成了江南人家特有的人文风景。摇起乌篷船,穿过青石巷,这就是关于水乡的梦。


   三味书屋的前身叫三余书屋,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开始我以为这是百草园,后面去了百草园才恍然大悟,这里其实是当年鲁迅捉苍蝇喂蚂蚁的地方……


   
蒙学经典书籍,看到《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神童诗》、《古文观止》格外亲切,寻寻觅觅,唯独不见最基础的《三字经》。


   这就是当年鲁迅和周作人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
时光轮回,站在书屋外面的我仿佛看到了开学典礼的时候鲁迅和那些小朋友正便对着三味书屋的匾额和这只鹿行礼,形式想必和今天的小学升国旗奏国歌差不多吧……
      再看一眼熟悉又陌生的三味书屋和陌生又熟悉的八仙桌……



   
鲁迅当年毁坏公物的物证,这个桌子上面刻着一个“早”字。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我桌子上刻得的是“忍”,至于为什么,大概是少年好斗吧……


   鲁迅纪念馆,壁上刻着先生最经典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积极践行科学走路观,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而是走了异路。其实,世界上本没有异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的恩师—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先生先后共用过190个左右的笔名,署名鲁迅的文章反倒不怎么常见。光是取这些笔名就需要很高的文学造诣。鲁迅曾经使用过“宴之敖者”“宴敖”的笔名,许广平在《略谈鲁迅先生的笔名》中说鲁迅的解释是:宴从宀(),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说文》作,游也,从出从放);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主流的鲁迅研究专家都持这个观点,旁证就是先生“妻子”和儿子的回忆录。但是非主流的专家则持相反意见,认为如夫人有遮丑的嫌疑,实际上应该解释成:为家里有个日本女人而骄傲。个人认为这个解释颇为牵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许广平有过“前科”,所以给了非主流专家可乘之机。在解释鲁迅这个笔名来由的时候,侯外庐认为 鲁迅是指狼的一个勇敢有力的儿子。许广平当时一听立马表示首肯,反正是好的就来者不拒,实在是没有原则的表现。


   鲁迅书信非常有意思,异常辛苦的整理了一组数据:这些书信中
致母亲的50封,由于夫人朱安不识字书信0封,但是传说朱安自学成才给鲁迅给过一封信。致许广平信79封,致许羡苏信一包,致周作人17封,1912年至1918年,鲁迅给羽太信子写信42封,收羽太信子信35封。因为权限有限,致萧红的书信无从统计,被其三弟周建人烧掉300余封。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民族魂,痛苦人!一腔热血,满身伤痕!杂文刺破苍穹,小说誉满乾坤。先生一去斗士死,当代小儿何曾闻!


   百草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百草园园门……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眼拙,没有发现何首乌,或者,何首乌在的,只是我没有看见……


   很喜欢这里的对联,鲁迅笔下的风情园……




  一眼望去,围墙下有两棵树,一棵是梅花树,另外一棵也是梅花树。


   孔乙己的大本营,当年孔老先生就是在这里发表了成名作《论茴香豆“茴”字的四种写法》,咸亨酒店也因此声名远播,小店名气大……


   兰亭鹅池……


    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书法圣地兰亭碑,毁于万恶的文革时期。修复后的残迹……裂开的碑身仿佛张着大口,幽幽怨怨的向到此的每一个海内游客倾述一个时代的愚昧无知,野蛮暴力。那是一个跳梁小丑群魔乱舞的时代,那是一个
焚琴煮鹤文化浩劫的时代,那是一个破璧毁珪摧残人性的时代。去过很多地方,基本每个地方都有死于文革武斗的人、毁于文革的建筑和文物,中华文化就此断层……
   哭泣的兰亭碑,依稀可见的泪痕,还有那冤死的亡魂……



   
丝竹雅韵、曲水流觞;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就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发生在永和九年。当时41位晋朝顶级军政高官的聚会场所如此简陋寒酸比起今天穷奢极欲的海南亚海天盛筵那真的是有着天壤之别。魏晋风流,不过如此……
 

  流觞亭……


   兰亭集序


   康熙手书《兰亭集序》


   王右军祠,里面有介绍了各种摹本的《兰亭集序》,最喜欢的还是神龙本和
《褚本》……


   兰亭残碑,翰墨
泣血……

   绍兴老街的典范—仓桥直街。
仓桥直街被列入联合国遗产保护奖,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


   
青石板,雨巷,油纸伞,和丁香一样的惆怅……


   鲁迅说他小时候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去恒济当铺当东西然后拿着钱去抓药。




  槛外人到此一游……这样的老街顺便蹿,一不小心就进入了人家的房间,感受原汁原味的绍兴民居风味。这个是高楼林立的小区永远不可能有的,高耸的钢筋水泥怪物(也可能没有钢筋)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墙,隔绝了别人,也围住了自己,人与人最淳朴的邻里感情,就此终结……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仓桥直街全是这样的古建筑……




   这就是被鲁迅骂得狗血淋头的中药店。其实药也不一定都是人血馒头,也包括张悟本包治百病的绿豆汤还有李道长最喜欢的搞虐待玩电击……中医还是不错的,这点鲁迅错得太离谱了,板蓝根的威力先生没有来得及看到……


   水乡人家,江南风情……


   绍兴古桥


   

   古镇水乡,白墙青瓦……


   历次遭焚毁又重修的大善塔……


   古塔新楼,交相辉映……




  非常有特点的
宋朝八字桥,比起周庄的双桥,八字桥的形状更加复杂,堪称古代的水上立交桥。陈逸飞的《水乡的回忆双桥》让双桥声名远播,也许,不用多久,八字桥又是另一个双桥。

   换个角度拍八字桥,这个最好的角度应该是俯瞰吧,海拔不够,只能作罢……
   
毫无疑问,江南小镇,得坐船才有味道。可是我始终没有勇气坐上穿梭在弄堂,绕着古城墙的乌篷船。我想,也许,两个人坐这样的船更合适吧!与其一个人苦逼一样坐在船头惆怅,还不如一个人傻逼一样站在桥上遥望……



  书圣故里—
蕺山老街。


   游客不多,莫名亢奋……




   无水不成街的绍兴古城区……


   三希帖之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现收藏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比较遗憾的是去台北故宫的时候由于馆藏文物太多,根本看不过来,又禁止拍照,印象比较深刻的书画只看到了《富春山居图》,我想快雪时晴帖这样的珍宝应该不轻易对外展出吧……




   晋朝肯定也有很多追星族,疯狂的索要王羲之的签名,这就是他躲避老婆婆围追堵截的地方,名人不容易啊。

   墨池十八缸,不知道的去看小学的思想品德书……嘿嘿……  


   
书圣故居戒珠寺    


   绍兴登高望远好去处—文笔塔,登楼临风,古镇新城,尽收眼底。

   透过观景台看世界……


   新城风貌,5张照片拼接而成,感觉下全画幅的精彩,可惜为人民服雾(PM2.5)貌似有点重……


   哲学渊源— 蕺山书院



   
蕺山书院曾是明代著名儒学大师刘宗周讲学之地,也是蕺山学派的发祥地。在蕺山学派的弟子中,以黄宗羲和陈确最有影响。清末时,书院改为山阴县学堂,徐锡麟曾执教于此。范文澜、陈建功、徐钦文等人先后在此就读。
   

   很惬意的小城,大白天街上也没有什么人,随意游走……


   再见,水乡绍兴。下一站,最美人间四月天—江西婺源……

                                                                 ——朝寒暮雪
                                                           2013年3月10日(Num.1)                                                                          
                                                           2013年4月11日(
Num.2)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