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额济纳,饱览大漠金色胡杨

深秋的额济纳,饱览大漠金色胡杨
深秋的额济纳,饱览大漠金色胡杨
深秋的额济纳,饱览大漠金色胡杨
深秋的额济纳,饱览大漠金色胡杨
出发地:西安
目的地: 内蒙古 阿拉善 额济纳胡杨林 甘肃嘉峪关 张掖丹霞地貌
入库时间:2016-07-22 09:03
游记浏览:38
旅行天数:7
游览景点:["西安","铜川","延安","银川","石嘴山","阿拉善左旗","额济纳","嘉峪关","张掖","兰州","咸阳"]
出发时间:2012-08-14
旅游简介:深秋的额济纳饱览大漠金色胡杨 “有谁能如此顽强, 耐旱耐寒耐盐碱,抗风抗沙抗祸殃,根深十米吸取营养。雨后三年枝发叶长,即使旱死二十余载,遇水又有新芽绽放。有谁能如此豪放,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10
旅行游记

1 深秋的额济纳——饱览大漠金色胡杨 西安 -铜川 -延安 -银川 -石嘴山 -阿拉善左旗 -额济纳 -嘉峪关 -张掖 -兰州 -咸阳

  “有谁能如此顽强, 耐旱耐寒耐盐碱,抗风抗沙抗祸殃,根深十米吸取营养。雨后三年枝发叶长,即使旱死二十余载,遇水又有新芽绽放。有谁能如此豪放,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高擎生命的旗帜,终年与漫漫黄沙对抗,甘愿在茫茫戈壁驻防”。

                                                                                                         ——《胡杨礼赞》选段(作者:不好意思,忘了 )

     这篇文章是我在读小学时候的一篇课文。当时,我就对这种生长在极端环境下的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里默念着:“要是哪天能亲眼见识下这种植物,那该多好啊。终于在今年,利用国庆假期,横亘大漠,跟着众驴子们,一起去亲临那神圣而又美丽的大漠胡杨。
     十一国庆长假即将来临,想去哪儿呢?心里盘算了半天。这次能去额济纳还有点传奇色彩。本来我打算回趟家乡山东聊城,顺便爬趟泰山。但家中突发了些事耽搁了。于是我便打算放弃了泰山之行。想着以后利用年假机会再去吧。到了9月底,事情解决,于是便决定十一出游。正当我在为国庆去哪而发愁的时候,朽木正巧在群里发言征集玩伴,还正巧我就在线上,还正巧朽木的这个发言又被沙漠绿洲看到从而联系上了雾女、蓝玉、里纳。真应了一句话,相聚就是缘分。正式在众多机缘巧合下,我们五个人能在这次胡杨林之旅中组成了一个快乐的小组,踏上了这次的额济纳征途。

 

2011年9月30日晚上7点半   地点:西安市南门城堡酒店旁

     距离出发半个来小时了,大家都在南门集合,对即将到来的驴程大多数人都显得兴奋,虽然这次去之前,听好多去过的驴友说十一期间的额济纳夜间十分寒冷。而且因为十一期间去额济纳的游客太多,额济纳旗的接待能力有限,住不上宾馆,还得自备帐篷。但我看得出,大家丝毫没有因此而感到退缩,因为此时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能欣赏到胡杨林的美景。为了美景,我们早就将接下来可能遇到的困难置之了度外。因为此次是名副其实的驴行,而且还是重装(要带宿营装备的)。大家都背上了至少70升左右的大包。

     不知是何原因,原本打算8点出发,但我们的车却迟迟不见来。直到8点40多了。才等到我们的大巴,开始了我们的征途。于是我们一路向北,西安-延安安塞-靖边-定边-银川一路高速。我们的领队黑马也是为避开人流高峰,从而选择30号晚上出发的,虽然辛苦点,但也是为了保证在胡杨林能玩好。事实也证明,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因为距后来得知,十月一日早晨出发前往额济纳旗的户外队,直到下午还在陕西铜川享受着堵车的待遇呢。

      大概晚上十点多了,到了延安市安塞高速服务区。大家一下车,顿时感到一阵寒气袭来。我了个天,这还没出陕西就这么冷,在要是到了内蒙,那该有多冷啊,再加上一些自称去过胡杨林的朋友一通神侃,说胡杨林可比陕北还要冷。虽说大家伙对严寒有着较高的心理准备,但此时在安塞寒冷的天气仿佛在向我们说道:“伙计,回西安还来得及,内蒙额济纳可比我还寒冷。”

     但大家却毅然在车上谈笑风生,丝毫没把即将可能到来的严寒放在眼里。话又说回来,大家还是有这资本的,毕竟大家买的睡袋相信是在领队的提示下注意看过温标的。

     那就让我来先介绍下这次和我同去的四位美女阿姨吧。先是朽木自雕,那可真是女中豪杰。一日大寺60公里都玩过(佩服)。横行在秦岭山中的女强驴(不强就玩不了一日大寺!)。蓝玉和雾女虽然这次之前我们见面不是很多,但蓝玉可是爬过太白山的,雾女也是长期从事登山这一耗体力的剧烈运动。最后是里纳,她可是我们几个当中最令我敬佩的一个,当我还在幼儿园里混的时候,她早已独闯川藏线(不是自驾),乘坐的当地的班车,游遍川藏。而我呢,说句寒碜话,我还没有自己独自一人去过外地呢。总之,我对她十分敬佩。

2011年10月1日,早晨

     在经过了一晚上颠簸之后,我们来到了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银川。一进银川,明显觉得景象和西安有明显差别。银川的湖泊、河流很漂亮,水很蓝,天也很蓝。同为西北城市的西安,在这点上要向银川学习。进入银川没过一会,就看到了中国的著名山脉——贺兰山。大概是这里已处于塞外而缺水的缘故吧,贺兰山却是个秃山,山上貌似见不到一棵植物似得,放眼望去,尽是些反射着太阳光的光秃秃的巨石,还是秦岭美啊。

     翻过贺兰山脉,就是内蒙了。内蒙和宁夏的景色有着天壤之别,宁夏这边还是塞上江南的山水景象(虽然山不怎么好看),内蒙却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滩了,在这里向大家普及一下戈壁的含义,戈壁为蒙古语的音译。指的是地表布满大小砾石、石块的荒漠。戈壁地面一般无植物生长,主要由冲积、洪积砾石或残积碎石所覆盖的地区。看来,贺兰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现在两个省份的分界,更是两个民族、两种文化的分界。

 这一路上我们行驶在茫茫的大戈壁公路中,窗外的景色就十分一般了,和宁夏就没法比。我不禁的犯起困来,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过了不知多长时间,我突然看到一座城市屹立在大戈壁之中。这就是美丽的戈壁滩中的城市——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左旗是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中心城市,我这是头回来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阿拉善左旗的市区不是很大,但道路两旁几乎全都是带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的建筑,街道也十分干净、整洁。完全不同于我们汉地的城市。若不是两边的招牌和街道名称用着汉文,我真以为已经置身于异域一般。阿拉善左旗便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我们的午餐便在这儿解决。

车一停,我们便迫不及待的下了车,我们便不约而同的向周围的饭店走去,开始了我们的午餐。由于内蒙西部毗邻甘肃省,那里的饮食风俗和甘肃比较接近,满大街都是拉面店。还好我们陕西人比较爱吃面食,对此还是能适应的。我和里纳、蓝玉、朽木、雾女走进了一家拉面馆,各点了一份被内蒙人改良过的所谓的酸菜拉面,味道还不错,以至于我回到西安仍在回味着。

     午饭过后,我们上了车,继续踏上前往额济纳旗的征程。此时额济纳旗还距离阿拉善左旗有着近700公里的路程,道路两边的风景依然是茫茫无际的戈壁滩。黑马领队为了活跃大家气氛,带领大家做起了游戏进行互动,还带领大家唱歌(他却不唱)。黑马真是个有才的银啊,没一会的功夫,车上人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顿时活跃的气氛洋溢着整个车厢。

     不知不觉得夜幕降临。我们仍在前往额济纳旗的路上,车依然行驶在茫茫的戈壁滩中,大概是四周太过于空旷吧,我看到月亮居然是在地平面上。太神奇了!我头回见到如此神奇的景象。过了不知多长时间,不知是谁发出的一阵呼喊:“快看!胡杨林。”顿时车上的人纷纷从睡梦中醒来,纷纷把头扭向窗外的那一边,借着昏暗的车灯所发出来的亮光,看到了道路两旁的胡杨树。大家更是发自内心的发出欢呼。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在做了20多小时的大巴,再忍受了20多小时的颠簸之后,我们终于到了额济纳旗县城,迎来了我们所向往的美景。彷佛是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曙光那样。

     额旗县城不大,没有高层建筑,最壮观的建筑就是旗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的建筑成了美丽的额旗夜景的主力。县城街道此时能见到全国各地牌照的车,可见胡杨林的吸引力。

     不一会儿,车来到了我们此次扎营的营地。位于额济纳县城旁边的胡杨林景区营地。由于额济纳旗就是个靠近中蒙边境的小城,加上胡杨林因为是个时令景区(胡杨树就黄那么15天,一般从九月底到十月中旬),因此接待能力极其有限,甚至早在8月份的时候,额旗的宾馆就被订购一空。因此,我们和来这里的大部分人一样,在景区指定的营区扎起了帐篷。虽然大家对内蒙的寒冷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还是被这里的严寒冻得够呛,再加上扎帐篷有对好多人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因此,作为领队的黑马又帮助大家扎营,一通折腾之后,大家纷纷钻进帐篷,蜷缩在睡袋当中。累了一天了,没一会,大家都纷纷睡着,尽管天气十分寒冷。

 

2011年10月2日

     凌晨5点左右,天还没亮,我们便早早起了床,赶去居延海看日出,昨天累了一天了,看得出来大家虽然是对帐篷睡袋恋恋不舍,但还是抵不过日出的诱惑,纷纷从帐篷中爬了出来。在领队黑马的安排下,大家上了车,向着居延海出发。居延海说白了就是一处沙漠湖泊,湖水面积虽不是很大,但在这茫茫的大漠之中能见到一处淡水湖泊。况且我们昨天整整一天见到的都是荒凉的大漠戈壁,突然一处美丽的湖泊映入眼帘,仍让人觉得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看到这居延海的景象让我想到了去年去的陕西内蒙交界的榆林红碱淖,榆林红碱淖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湖泊,但红碱淖已经被建设成了公园。而同为沙漠湖泊的居延海则显得更原始,更让人觉得有种荒凉原始的感觉。湖水沿岸尽是些芦苇荡,在寒风中随风摇摆。偶尔能见到几只雪白色的水鸟在湖中游荡,显得有些凄凉。眼前的景象不禁让我想起在初中时学的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试想一下,当年朝廷命官王维作为唐朝使者出使西域,乘坐着马车路过这茫茫戈壁,看到这凄凉的大漠,不知内心有着怎样的思绪。

     至于居延海的日出,就是一轮红日在芦苇荡中升起。来之前听说什么居延海日出多么美多么漂亮啥的,但真要是亲临现场一看,其实也没有啥特别的。也可能是来看日出的然太多的缘故吧,失去了那种美感。我所向往的日出是在某个不知名的但景色优美的地方,周边就我一个人欣赏着日出,那感觉多好。

     大家在居延海美美的玩了两个来小时之后,便开始启程出发,朝着北部边疆中蒙边境策克口岸前进。当我们到达策克口岸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和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我所想象中的口岸就是两国商人互市,类似于自由市场之类的边贸场所。但口岸道路两旁却只有为数不多的门市。卖的还都是些“沙漠玫瑰”之类的玩意儿。这玩意儿具体啥成分咱也不太明白,估计也就是沙漠特有的一种矿石,具体值多少钱好像也没有个啥鉴定机构给出的标准。全凭卖主一口价,他说多少那就多少,不识货的人只就抓瞎。    

     到了策克口岸门口,在黑马以“出国”的忽悠下大家纷纷进入口岸参观。口岸门票20元,里面就是一个口岸大厅和中蒙国界界碑,虽说没啥,但毕竟是祖国的边疆,近来看看也是挺有意义的。我们向着中蒙国界界碑走去,国界界碑四周都有警戒线,还有两名边防战士守卫着边境。当我们提出能不能越界过把“出国瘾”的时候,其中一名边防战士给我们讲了个可怕的故事:

     “前些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女游客趁着边防战士不注意的时候越了一下界(不过没去蒙古,只越了下界马上就回中国这边),随后蒙古士兵通过卫星定位发现了此事,派来一辆军车来向中方要人,最后把那名女游客带到了蒙古。后来ZF出面通过外交手段,才把那名女游客接回中国。”

     这个故事令我们听起来很可怕,但事后仔细一回味,是有破绽的。先不说这种看玩笑式的越界(就类似于这种越一下界后马上回来)违不违法,蒙古国士兵怎么会“跨国执法”开着车跑来向中国要人?而且估计还没来得及办理任何引渡手续。你当中国还是过去的大清政府啊。如果这样,那当年修中蒙公路的工人岂不因担心越界而无法开工?只要两国关系不是向朝鲜韩国那样神经质,一般向这样的开玩笑式的越界估计也没啥事(毕竟这里是通商口岸,还住着当地边民,又不是军事区),只要你别过境太深被对方士兵抓住就成。

     不过,我们也不能怪边防战士这么忽悠咱们。毕竟原本默默无闻的边境口岸随着胡杨林美景逐渐被世人所知和十一国庆长假的来临迎来了不少游客。来这里的人也多了场面自然就乱了。两个边防战士要盯着数十名游客。谁知道这些游客当中有没有哪个二百五看到中蒙界碑突然起了越界的欲望,也想到蒙古国搞一把自助游,那可真成了非法入境了。

参观完中蒙边境策克口岸之后,我们又回到了县城。午餐又是拉面,唉、、、没办法,这地方就是这。见个蔬菜比啥都难。而且听当地人说额济纳旗的蔬菜全靠邻省甘肃省酒泉供应。

     午餐后,我们开始游览黑水城,说起黑水城,就是个古代城池的遗址。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所建立的一座城池,后来大概是由于气候变化河流改道的缘故吧,向楼兰古城那样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犹如土疙瘩般的、即将被沙丘掩埋的城墙,看起来颇具历史的沧桑感。朽木、蓝玉、雾女还有里纳阿姨美女们,站在城墙下的沙丘上,纷纷摆起了pose。而我呢,则继续往城里走去。城墙里面空荡荡的,其他建筑早已不见了踪影。城墙内仍然可以见到古代散落的一些瓷器、瓦的碎片。当年繁华的一座城池如今成了这般模样。可见,环境能决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兴衰。

     接下来就是怪树林了,说起怪树林,也就是由于缺水而枯死的胡杨树。有句话这么说“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到后千年不朽。”可望着尽是些倒地的胡杨树,有的甚至已经变朽,就知道这有一定年头了。怪树林还被不少文人墨客形容为战场上倒地的将士。但我看来,我还是希望这种景点越少越好。毕竟怪树林景区源于一场生态灾难。

     到了傍晚,太阳已经落山。我们在欣赏完怪树林之后便开始返回额济纳营地。带我们回到营地之后,眼前的景象令我们大惊失色。我们原本扎好的帐篷被推倒在了一边,甚至有的帐篷的帐杆都被抽走,帐篷被破坏。而在我们原本扎营的地方,却多了好多陌生的帐篷。原来是另一个户外队趁我们白天去景区的时候将我们的帐篷移开并占领我们的营地。太没素质了!明明我们先来的先扎的营,可这帮没教养、品格低劣的人却推到我们的帐篷,强占我们的营地。甚至还破坏了个别帐篷。我们的人对此都十分气愤,纷纷上前理论。黑马领队也和那帮没教养的人交涉。而我和里纳、雾女、蓝玉、朽木的帐篷还好只是被推到并未被破坏。混乱的场面也是我们打算放弃了扎营,于是我们5人便打算住当地的家庭旅舍。最后以130元/床位/天的价格住了下来。而这种当地人的家庭旅舍其实就是咱们内地城中村民房的水平,七八个床位共用一个卫生间,床也是用木板凳子拼接而成的。不过好在环境还比较干净卫生情况还过得去。凑合住吧,其实这样也好,额济纳的早晨是很寒冷的,住帐篷是很受罪的。

 

2011年10月3日

     早晨我和蓝玉、里纳、雾女、朽木5人九点多就醒了过来,由于我们5人没和大家一起住帐篷而是住的旅舍,因此我们几个今天便脱离大部队单独去胡杨林景区里转。本来我们想打的去景区的。但额济纳出城的道路一直在堵车,于是便一口气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发挥驴友精神亲自徒步前往景区,在县城里七转八拐之后,终于走出了县城,朝着胡杨林景区走去。在买完票后,我们终于踏上了胡杨林这片令我们无比向往的土地。

 胡杨林景区总共分为8道桥,据说其中以二、四道桥的景色最美。我们先进入的是一道桥,只见一道桥景区内长满了金灿灿的胡杨树。尤其是在河岸边,在湖水的映衬下,景色显得十分美丽。一望无际的胡杨林,硬是一棵棵的扎根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中,不惧风沙、干旱,在这片不毛之地上发芽、成长。

     在游览完一道桥之后,我们便向二道桥走去,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二道桥。二道桥据说是胡杨林最美的地方,但我实在看不出它和一道桥有啥区别,甚至我觉得它还没一道桥漂亮,虽然如此,毕竟胡杨树叶子已经黄了,仍然能彰显出大漠胡杨的美。在这片美景面前,自然是少不了里纳、蓝玉、朽木、雾女等几位美女的pose。蓝玉阿姨更是摄影兴致大发,我们在胡杨林里的玉照基本上都出自她手。

     玩着玩着,我们便不知不觉的溜达到了一处叫“王爷府”的古建筑旁。抱着好奇的心理,我们走了进去。一进去才知道,这里曾经便是赫赫有名的土尔扈特部落首领的旧居。里面还有个纪念碑,刻有“纪念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300周年”字样。说起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历史,写出来能写一本书,在这里就像各位简单的介绍一下吧。土尔扈特部属于蒙古族,大概在明朝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土尔扈特汗国。后来在清朝初年,土尔扈特部由于受不了沙俄的压力,开始返回故土。而俄国政府则派兵围追堵截,最终,历经了千辛万苦,于清乾隆年间返回了祖国。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壮举。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的话,似乎是俄罗斯对蒙古的报复。13世纪,当西征的蒙古骑兵挥舞着马刀越过乌拉尔山侵入俄国、中亚,动不动就来个屠城,多少生灵涂炭。以至于欧洲人认为蒙古人的入侵是上帝惩罚自己,将他们称之为“上帝之鞭”,并在历史上第二次扮演“黄祸”这一角色(数世纪之前匈奴人就曾第一次客串这一角色)。然而,历史以无数次证明,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角色经常是互换的,到了17世纪,该轮到俄国人扮演侵略者这一角色了,真是应了一句话——风水轮流转,该轮到俄国人扬眉吐气一把了。这些土尔扈特人大部分最后都回归了中国,还有一小部分则留在了俄罗斯,被称为卡尔梅克人,在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站错了队伍,眼见着德国入侵投靠了纳粹德国打击苏联,二战结束后据说又受到了斯大林的报复——又一部分人被强行移民到中亚。唉、、、这些都是一笔烂账。

     王爷府就其规模上显得很简陋,放到内地,还不如个大户人家气派呢。估计是因为在茫茫大漠再加上又是常年住蒙古包,有个砖瓦房就已经是个稀罕物了,总比住帐篷强吧,游牧民族汉化不深也没那么多讲究。可能在当时这里已经是周围最好的住所了。

     再转完王爷府之后,我们便朝着胡杨村走去,胡杨村就位于胡杨林二道桥对面,而且我个人觉得,这里才是胡杨林里最美的地方,比那些什么二道桥、四道桥的地方还要美,这里的胡杨林显得更原始。因为二四道桥人工修了好多道路,则显得丧失了原始感。而胡杨村却很少有这些人工痕迹,另外,大概是二四道桥名声在外的缘故吧,游客都被吸引到了那里,胡杨村却人很少。

     于是我们五人便走进胡杨村去,美美的饱览了胡杨盛景。在这片胡杨林真正最美的地方,才体验到了胡杨林的原始的美。

     在游览完美丽的金色胡杨之后,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我们便开始返程。虽然我们人渐渐的离胡杨林远去,但我们的心里,还是久久沉醉在金色胡杨中不能自拔。

 

2011年10月4日

     一大早,我们便离开了额济纳旗、离开了最美丽的金色胡杨林。但我们的精彩之旅仍在继续,此时此刻,我们踏上了嘉峪关的征途中。

     嘉峪关是甘肃省最西边的地级城市,也是的万里长城的最西边。著名的万里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为抵御来自蒙古的入侵,当时的明朝政府便开始着手修长城,事实证明,万里长城不愧为一个世纪工程,从明洪武年间硬生生的修到了嘉靖年间(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才修好),修了168年才宣告结束。

   在修建长城的时候,有这么一段小插曲,据说在修建嘉峪关的时候,有一位工程师经过细心的分析,精心的设计,最后再通过精确的计算,使用了一个十分精确的用料方案,在修完嘉峪关之后,只剩下一块砖。最后便将这块转放在了城楼屋顶上以示纪念。

    每每回想起此处,我不禁发出感慨,即使到21世纪的今天,也不见得有人能达到这样的记录。虽然我不懂建筑学,但我依然觉得数百年前修嘉峪关的那个工程师,是个很牛的人。

嘉峪关虽说是城墙,但从外观上看和我们所熟知的西安城墙等其他地方的城墙有着很大的不同,嘉峪关的城墙墙面主要是以夯土筑成,并不是我们熟知的砖墙。这大概是跟当地的地质条件有关系吧。大概是嘉峪关市的海拔高的缘故,嘉峪关城楼南面有一座终年积雪的雪山。山顶上覆盖着皑皑白雪,给嘉峪关这座关城更加增添了一种荒凉的边关感觉。

     转完了嘉峪关之后,我们便开始启程,向着这次旅行的又一个美丽的地方——张掖出发。大巴在高速上奔驰了数个小时之后,终于在下午6点多,到达了张掖市。

     甘肃西边的城市不像内地,只要出了市区就是茫茫的戈壁,酒泉、嘉峪关是这样,张掖也不例外。晚上我和雾女、朽木、里纳她们便在张掖市区的一条老街吃饭,大概是张掖市的夜生活本来就不发达接待能力有限的缘故吧。张掖市一到晚上8点之后,大多数的饭店餐馆差多都关门了,即使开门,也会面临有些菜点不到的待遇。于是我们在张掖老街里胡乱吃了一通。张掖老街和西安的回民巷很相似,唯独不同的是张掖老街没有回族人和没有西安的回民巷街道多,感觉走来走去就那一条老街。张掖有种当地小吃叫酿皮,跟陕西的凉皮非常像,但与其不同的是酿皮里居然放有芥末这一调料,吃惯了陕西凉皮的我们,还是觉得不大习惯。还有一种叫什么张掖炒炮的小吃(听着名字就觉得怪怪的),由于晚上饭店关门没有吃上。直到现在我也没整明白这是什么样的小吃。

     张掖市中心和西安很相像,也有一个钟楼。钟楼四边也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走到这里,不知不觉的感到一种亲切感。虽然这里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没有西安市那么繁华,但望着张掖的钟楼,还是能让我感到有那么点西安的影子。

 

2011-10-5

      一大早,我们便起了床,开始踏上此行的另一大重头戏——张掖丹霞地貌。从张掖市区通往丹霞地貌的路很烂,一路上坑坑洼洼的。真不明白张掖最有名的丹霞地貌怎么配有这么烂的路,看来张掖政府对旅游重视还是不够啊。

     颠簸了一路,终于在上午九点多的时候到达了丹霞地貌景区。张掖丹霞地貌,其实说穿了就是泛着红色条纹状的一座座小山丘。而且也没有一些宣传画和影视资料里描绘的那么红。有人说他们所看到的丹霞地貌没有想象的那么红,这无所谓,毕竟ZF出于对宣传旅游的角度出发夸大了那么点宣传。有人说这次张掖行程上安排不大好,既疲劳,又没看上丹霞的日出,这也无所谓,日出看不看都行(何况在额济纳把日出看美了),年轻人嘛,也不觉得有啥疲劳。但是今天的旅程唯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居然是:上车、下车、上山、下山、穿衣服、脱衣服(车内外温差大)。不过好在丹霞地貌的第3个景点,也是最美的景点(共5个景点)还是有那么些意思的。不至于令人全然失望。

 到了中午,我们在吃过午饭,踏上了前往兰州的方向,踏上了归程。6日夜里到达西安,当车驶入六村堡收费站的时候,全车人都难以掩饰兴奋,有的人甚至大叫了起来“回家了”。呵呵,也是,在外飘荡了6天,真有点想家。我也感觉如释负重。这也难怪,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我在旅途中经常短信给家里人报平安,但毕竟让他们操心了。如今我回来了,就第一时间给家里打了电话。

     在此非常感谢蓝玉、朽木、雾女、理娜阿姨在这几天对我的帮助,由于本人经验有限,这次出行带了几罐八宝粥,结果额济纳太冷,早上起来一看,冷的跟冰块一样,而她们则给我分享了许多美食(最难忘的是蓝玉阿姨的牛肉酱夹饼,美味啊) 。最主要的是她们对我的关心让我感动,谢谢她们。

     这次的胡杨林——张掖丹霞之旅宣告结束,广袤的祖国大地上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等待着我们去饱览。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