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江西 > 旅游游记

一路随心,一路美景!——婺源扫秋之旅

一路随心,一路美景!——婺源扫秋之旅
一路随心,一路美景!——婺源扫秋之旅
一路随心,一路美景!——婺源扫秋之旅
一路随心,一路美景!——婺源扫秋之旅
出发地:宁德
目的地: 婺源
入库时间:2016-08-29 15:38
游记浏览:29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11-25
旅游简介:一路随心,一路美景!婺源扫秋之旅前言:故事是一道道风景,风景里亦写满一个个故事…… 喜欢随性的行走,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几年,到过很多地方,欣赏过很多风景,也目睹了很多故事,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次...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11
旅行游记

1 一路随心,一路美景!——婺源扫秋之旅

前言:故事是一道道风景,风景里亦写满一个个故事……
     喜欢随性的行走,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几年,到过很多地方,欣赏过很多风景,也目睹了很多故事,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次重逢与离别,感受着更深更真的亲情与友爱。其中,有错过,有期待,有遗憾,有庆幸。面对沉甸甸的人生,体会着真爱,感受着珍惜。

婺源是我一直很想去的地方,有两个原因吧,一个是令人神往的四月油菜花田,一个是美到窒息的红枫晨雾。看油菜花的念头从今年暑期的青海回来后就没有兴起过了,毕竟当你在青海看到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后,田就不会再上心了。后来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婺源春秋季节的摄影图片,突然发现人间烟火原来也可以如此美丽。此次趁着学校半期考后,与妻子的一班同事,终于决定了去领略这种极致的秋色。

一路高铁抵达婺源。俗话说得好,贵人出门招风雨,当我们一行人刚下火车时,就给婺源带来了一阵雨,当我们还没等得及左顾右盼饱览婺源站的风景时,接车的师傅来了。于是,在我们完全没有进入角色状态的情况下,开始了在婺源的随性行走。

入住蓝湾酒店,华灯初上时,站在景观桥上看风景,正逼格的时候(自恋、自拍),却不曾察觉自己成为了风景中的风景。

(入住蓝湾酒店,旁边的景观桥)
(美女历来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
 (景不醉人,人自醉,看人多于风景)


晚安!入梦!透过窗,朦胧的梦里依稀看见廊桥的霓虹,清风徐来,微波荡漾,倒影摇曳...夜色,不是一般的美。

第二天,我们一行人吃过早餐,出发去旅程中的第一个目的地:石城。途中我们经过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菊径村。不知道名字从何而来,难道是秋天的时候路边会开满小野菊吗?

小溪将小村落围成圆形,炊烟袅袅。早晨的小村庄有种意外的宁静和谐,大人们或坐在溪边的石板凳上聊着天,或在溪边洗涮,或招呼着顽皮的孩子,显得那么与世无争,无忧无虑。古老村落间处处都透着这样的宁静祥和。看在其间,心也随之愉悦。

 

(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

石城,一个座落于江西婺源北部的小山村。因其地处偏远,过去交通不便,鲜为人知。爬上延绵起伏的青山,站在高高的山腰上,从上而下俯瞰石城。远远的,只见家家户户,错落有致,黑白分明,红枫似火(其实我是红绿色弱,后来有人告诉我,那个不是红色,应该是绿色),秋染石城,风景如画。石城就如天上遗落人间的仙境,掩映青山白雾飘渺的炊烟里,是那么沉静、那么让人流连。

(怎么拍都少了一种韵味,只能以素描的形式来表达下,心中的郁闷)
 
(美女,主人不在家,在后门给你拍照呢,转身)

     枫林美色还是颇有一些感觉的。为什么只能说是颇有一些感觉的呢?在我看来婺源的秋景的三大元素:光、雾、枫叶。但可能是天公太爱我们了吧,贵人出门,不能风吹日晒的。老天爷呀,说好的朝阳斜照下的红枫林,阳光穿梭在叶间,构筑的斑斓的光影世界在哪?说好的俯首,是洒在落叶上的点点斑驳;举头,是满眼如火如荼的红枫在哪?此刻剩下的只是感叹和惆怅...  
     在用过午饭后,随行的师傅给我们指了一条石城步行去长溪的驴友之路。出发了,再见了,石城在我们身后越来越远。再见了,美丽的石城,请原谅我们这些外乡人惊扰了你们的清静! 
        师傅告诉我们从石城往长溪村,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实际上走了4个多小时,不过基本上都是往下走的山路,对于我们这样“专业”的户外运动的人倒也还经受得住(但意外总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了,我们的一位好同志在行程末端受伤了)。途中不时可以看到坡上古枫从竹林中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总是三三两两的不成林,如孤傲的长者守望着远方......
(就是这样的一条山路,其实还不如我家后门的山路 ,政府投入更多,管理更好)
 (枫叶总是在展现它的美丽)
 
 
 
 
 
 
 (随手拍)
     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走在羊肠小道上,呼吸着山林间清新的负氧离子,耳边是山涧的水声,眼中是层层叠叠光影的波浪。小小的村落穿插其中,乌瓦土墙,篱架茶陵,好一派田园景色,让人不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 
 
 
      美景当下,走走停停,倒也不觉得特别辛苦。晴朗的天气里,徒步其实也是一种享受,让人彻底放松下来,放慢节奏,与大自然相互交融。满心愉悦,何乐不为?
 (同行的兄弟姐们们,亲们,下次继续约吗?)
     11月中旬,长溪村即使是在婺源旅游火红的今天,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每到深秋,长溪村前后连片生长几百年的香枫树就会一片火红,高大的红枫与白墙黑瓦马头墙掩映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红枫林景观。 
 
 
 
  (上四张凑数用哦)

     村内还有许多条意境深远的古巷,很安静,抬头放眼,一片片红叶林映入眼帘。满山到处都是红色的枫树,村后绵延数里的香枫红艳似火,远观是一片片花瓣,近看是一片片三角形的树叶。灰白的民居与枫林之红交相辉映,形成了秋季婺源乡村别样的风光。不知何时,突闻前方传来人们阵阵惊叹声。疾走几步望去,原来是长溪村到了。一株挺拔的老枫香树矗立在村口前的山道上,金黄的树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和古老的村落构成了一轴完美的秋色画幅。












     在婺源看到的民居多数都是水泥的门梁,或在墙面上画一些水彩人物花卉,或镶嵌简单的石雕花纹。而我更喜欢那种木制的门梁,上面雕着各种人物,两边悬挂木刻的狮子,雕工精细活灵活现,也显得更加古朴。
 
 
     
由于在石城跋涉长溪中,我们的一位朋友不慎受了伤,而且那天确实天时不好,我们只是简单的拍了些夕阳下的长溪村,我和大年老师都在策划中第二天早期的晨雾和朝阳下的徽派长溪会给我们多大的惊艳,但往往是理想过于丰满,现实太过骨感了。

第二天早晨,我们摸黑赶到了村子对面的山上,站好了位置,等待着晨曦雾霭中的徽派长溪的出现。

 
 
     少了些惊艳,但至少看到了不一样的村落。又要出发了,再别了长溪,希望留着点遗憾,以便下一次的再聚!坐在离开的巴士上,身后的村落越来越远。美丽的长溪犹如浓重的人间水墨留在了记忆中。

下一站:篁岭。篁岭正如其名——“篁”:一个戴着竹帽的皇帝,没有至高无上的皇权,却享有天人合一之大自在——这里是草民的“皇宫”,普通民众的乐园。无论是谁,锦衣华服也好,清新简朴也罢,都可以来到这里,融入这里,成为这天地之中的一分子。

 (篁岭山下的银杏叶和蓝天)



深秋的篁岭,天高云淡,秋风送爽。阳光把晒楼唤醒,家家户户齐刷刷开始“晒秋”,地里种的、山上长的、树上摘的,黄菊、豆角、茄子、苞米、黄豆、芝麻、番薯、油茶籽,一起恣肆地铺在晒架上。

 (美女,帅哥在后面呢,别光看前面)
 
 
 
 
 
 
 
 
 
 (以上图片都是“晒晒晒”,赤果果的晒富呀)
 

确实,青山掩映中篁岭的色彩已经足够令人惊讶了,但它不仅只有这外貌的五彩斑斓,建筑才是它的厚重文化和内里所在。走进小村,触目所及,无数栋徽派明清古建筑完整地、直喇喇地竖立着,古巷、古宅、古桥、古井、古书院、古牌坊、古戏台、古祠堂等一应俱全,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古思、古幽、古韵、古脉。每一栋建筑既各具特色,又风格统一。不奢华,不做作,讲究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充分体现了徽州气派。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等优雅别致,水池、天井、正堂、榭阁等功能完善,房内石雕、砖雕、木雕工艺精湛、小巧玲珑,不乏高洁之情趣,给人以“隽永婉约”和“讷于外而雄于内”之感。

 

 

 

 

 

 

 
    篁岭虽然建筑很多,却丝毫不显凌乱,反而是肌理清晰,布置精巧,让人有仰止之感。在村子中央,有一条主街巷,当地人称之为天街,挑起了整个篁岭,成为全村的主通道和大客厅。与之相连的有三桥六井(塘)九巷,三桥即步蟾桥、安泰桥和通福桥;六井(塘)即五色鱼塘、方塘、尚源井、忠延井、霞披井和廉井;九巷即大丰巷、担水巷、添丁巷、厅屋巷、团其巷、五桂巷、犁尖巷、月光巷和方竹巷。通过一街三桥六井(塘)九巷,把这个地少屋多坡陡的小村庄打理得井井有条。

 
 
 
 
 
 (美女们,都看到啥啦?)
 (此行最大的收获是每天都有养眼的美女在身边)
 (吃豆腐开始了,各种料理加加加)(真心不错)
 

篁岭,就是这样让人魂牵梦绕,有时像是大山的骄子,静静卧躺在深山之崖,沐浴天地的恩泽;有时又像梦幻般的人间仙境,云遮雾绕,静谧而恬淡,独自与天地往来;有时更像世外桃源,灵动脱俗,斑斓如春,成为人们争相追逐和向往的福地。

 


 

 
 
 
 (我们说第一天少了光,上天眷顾,第二天给了我们明媚的阳光,生活总是处处有惊喜)
    在不经意的时光流逝中,我们完成了这一次的旅程,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收获。旅行是快乐的,在旅程中有所缺失也是快乐的,因为只有有了遗憾,才会让人更有念想,更有回忆的嚼头。
 
 
 
(掩映在花丛中的绿叶)
    即将回到喧嚣的城市,毕竟那是我生活得太久的地方,很多东西已经透入骨髓再也无法摆脱了。闭上眼,伸了伸手脚,半躺在座椅上,很累,但是很充实...... 
 (摄影师)
 (老婆大人)
 (下一次继续约吧,让我们一起出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