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江西 > 旅游游记

南昌老城

南昌老城
南昌老城
南昌老城
南昌老城
出发地:西安
目的地: 南昌
入库时间:2016-09-03 14:11
游记浏览:61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南昌"]
出发时间:2015-09-17
旅游简介:南昌之行寒假初,回家前,我有幸往革命枪声响起之地南昌一游。在网上作计划,无非是把几个重要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挨个游之。于我,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景点前往下一个景点的途中,观察城市的发展,市人的面貌,把自己作...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2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南昌之行 南昌

寒假初,回家前,我有幸往革命枪声响起之地——南昌一游。在网上作计划,无非是把几个重要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挨个游之。于我,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景点前往下一个景点的途中,观察城市的发展,市人的面貌,把自己作为南昌人一员,这样无微不至无孔不入的去体味一个城市的内容,这是我旅游的方式。

朱德故居、起义纪念馆等,过了八一桥是新区,秋水广场、财大南大等,连起来,查距离,每点之间,二三公里可计,完全在脚力范围内。这一切都显示,南昌之游将如“浴乎沂,沐乎舞雩”般轻松畅快。

可是到了南昌才发现个中差距,南昌的革命铸在人心里,铭在嘴上,火车站出来到处是拉住宿的,无一城市如此热情万丈,“住宿吗?”,“朱(住)毛!”,路人浅浅微笑着回答道。车流不息,人潮奔腾,永远不甘寂寞守望相助的白色垃圾们,显示南昌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革命景象。也就是在这里,在火车站边上的一家旅馆,在某个凌晨里投望下来,看见仍旧来去的人们,我思考着火车站的意义——它永远包含了那些不知何故来去形色的人们,忍受着人们带给他的肮脏、忙乱与犯罪,却依然如同一个巨人胸怀般的港湾,让人们集结、居留、出发,毫无怨言。这是在南昌站才能想明白的。

第二天,当我们开始执行计划时,才发现南昌城市实际的线路远不如地图上那样可圈可点,被忽略的小街小道倏然冒了出来,而这些街道本身却含有深意,耐人寻味,不可轻弃。因此我们一条条地去践行它、完成它、品尝它、欣赏它,用脚趾去亲吻它,脚掌去抚摸它,“孺子街、苏圃路、民德路、象山南路、三眼井、珠宝街、万寿宫、系马桩街”,一圈下来,使我们“不知南昌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城中。”这些窄小、脏乱、复杂、车水马龙的老街,如同一条条蚯蚓,毫无规律可循,钻营在老城区内,我们仿佛行在蚯蚓腹内的中空,里面全是腐败的垃圾,人流、车流,让你根本无法静视手中的地图。后来在起义馆里得知,这些老城区耐人深究的街道,正是南昌起义各力量分布地,枪声一响,革命军四面涌起,南昌城因此解放。因而我想象脚下的每一寸土壤都是革命军浴血的地方,我刚驻足拍照的石墩,或许有颗炮弹在一位战士身旁爆炸,他的鲜血顿时染红了石墩。但不可否认,近百年过去了,拥挤是老南昌的特色,脏乱是老南昌的标记,现代与陈旧格格不入是老南昌特有的,一片白头窜动是老南昌特有的,巷道随处可见的垃圾是老南昌特有的,电线上飘荡的秋衣秋裤和腊肠是老南昌特有的,年轻人似乎要弃之而去,随意地消耗它、嫌弃它、欺凌它,毫无爱惜与怜悯的意思,老人们决定在此老去,心甘情愿地起早吃饭、买菜散步,正常的生活。这些在我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童年也曾见过,后来新城区建起来,大片的老街、房屋倒塌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上都是摩登小哥和精心打扮过的靓女。如今梦里依稀的场景重现,让我怀念、回味和快乐。

那个著浅黄色大衣带军绿色手套的中年人,像个朴素的人民教师,正俯身盯着修车师傅对他车子的所为,而他的脚踏车正肚皮朝天,任人为它把把脉、号号诊。当我觉得这是旧时代值得纪念的一幕,欣喜地按下快门键时,却被这像老师的中年人发现了,他转过头朝我笑了笑,似乎知道我的意图,于是又回过头去,继续刚才的动作。身子迂地更深了,神情更专注了,他在配合我。而他的后面是两辆丰田的小轿车,一家服装专卖店,修车师傅的工具摆了一地。不远处还有摆摊卖旧书的,几分几毛的旧书,扉页有某图书馆的大印,还有毛主席红色小本。公园的老头深深咳了一口,他双手依然安之若素,不为所动,脖颈上的青筋却鼓胀地发福了,然后朝花坛的树根下用力啐了一口,那黄中带白是咽喉要道的精华。星星点点密密麻麻的棋盘前是黑压压的一片,有人观棋不语有人品头论足,一方气势汹汹,每次落子总要和棋盘发出巨大的撞击声,好像他走出的每一步都惊天地泣鬼神;另一方则落子平淡不卑不亢,却招招犀利,有如亮剑。果然,一方出手迅速、斩钉截铁,确实奏效了,另一方在对方强势前一个趔趄,失误了一招不该失误的棋,但他很快屏气调息,将对方的兵力搏光,最后士象全对单车,打了个平局。总之,老南昌确实是一个人花甲之年时的状态、样子。

若以安车当步,从车的角度看问题,总觉得车是对的,穿马路者是不对的,特别是司机粗俗的谩骂之后,觉得确实是路人太蛮横、太无理了,这在交通混乱的南昌可以更有体会,其实车和人都不是错的根源,道路规划不善才是根本原因所在;公交车牌上可知,南昌常以路名为站点,或站点以“口”字结束,是否可以说明南昌的路实在太多了,无可独立标界称谓,便只好以路为站名或以“什么路口”为站名;公交女司机亦多,也因公交车数量多,或女性过剩赋闲在家无事可做使然?

因此我觉得,南昌人一定是热血沸腾,痛恨无所事事的,他们让生命不息,永远劳作下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