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长寿之乡巴马

世界长寿之乡巴马
世界长寿之乡巴马
世界长寿之乡巴马
世界长寿之乡巴马
景点:河池/hechi
出发地:北京
目的地: 巴马
入库时间:2016-07-22 17:46
游记浏览:52
旅行天数:8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11-18
旅游简介:巴马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瑶、壮、汉、仫佬、毛南等11个民族同胞,民俗民风淳朴,瑶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多彩,素有“有瑶无处不有鼓、有鼓无处不有舞”的说法。巴马有番瑶祝著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等。祝著节...
旅行花费:4
游览月份:4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实用攻略

巴马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瑶、壮、汉、仫佬、毛南等11个民族同胞,民俗民风淳朴,瑶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多彩,素有“有瑶无处不有鼓、有鼓无处不有舞”的说法。巴马有番瑶祝著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等。祝著节,家家杀猪宰羊、蒸五色糯饭,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群集庆祝,唱笑酒歌把盏传情,跳铜鼓舞欢庆丰收,韵味浓烈。三月三歌节,青年男女带五色饭和红绿鸡蛋,成群结对赶歌圩。

巴马聚居着瑶、壮、汉等12个民族,共同创造历史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有番瑶祝著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相思烟、半画眉、蓝靛瑶抛绣球,土瑶射弩、打陀螺等古朴的风俗。

  • 巴马五行:

  • 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属性,习惯上称为五行,
  • 五行学说
  • 阴阳学说
  • 一样,其核心内容是这五种物质之间生克制化的辩证关系。
  • 109岁的老人在家里穿针引线缝补衣裳金对应巴马的石头(地磁和磁铁石)。代表性物产—巴马地磁

    木对应巴马的植物(矿物质和锰、锌微量元素)。代表性物产—巴马火麻复活草

    水对应巴马的河流(小分子团水、弱碱性水质、氧化还原电位低)。

    火对应巴马的阳光(日照和远红外线

    土对应巴马的土地(矿物质,锰、锌微量元素)。代表性物产—巴马白泥

截止2010年底,巴马县四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909公里,通屯公路总里程2389公里,村屯公路通达率92.3%。

2013年1月16日,巴马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广西十佳休闲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

巴马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主要旅游景点有赐福湖风光、龙洪田园风光、弄友原始森林、盘阳河风光、百鸟岩、百魔洞、好龙天坑群、大洛水晶宫自然旅游资源以及长寿探秘、民族风情、革命史教育基地等人文旅游资源。巴马寿乡探秘游已列入广西十大旅游精品之一。

水晶宫

水晶宫位于巴马县城西北的那社乡大洛村牛洞屯,距县城约等43公里,交通便利。水晶宫发育在峰丛洼地谷地岩溶地貌区,地形起伏大,洞口位于岩溶峰簇的山坡上,高出现代侵蚀面约150米。

水晶宫以洁白纯净、密集分布的石毛发、卷曲石、石花等景观为显著特色,珍惜景观,国内一流。洞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很高,达到每立方厘米36000-70000个,为洞外的5-10倍。

水晶宫为廊道状的中型洞穴,洞穴基本上顺岩层层面面发育,除数处大厅外,总体上洞道高低起伏不大。据初步调查,水晶宫的长度总长度1000多米,宽8至50米,高10至80米。洞底局部有软式和细沙土沉积物。水晶宫内的钟乳石类有重力水趁机累的鹅管、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带、石旗和各类石幔、石瀑布石盾等;非重力水晶沉积类的石毛发、卷曲石、石花等数十种,形态多彩多姿,雪白纯净,玲珑剔透,集天下艺术珍品于一洞,且正在生长之中,极具观赏价值和科学探究价值。

百鸟岩

百鸟岩百鸟岩位于甲篆乡烈屯西北面的漠斋山下,别名龙虎洞。因洞内燕子栖集,蝙蝠掠飞,又名百鸟洞盘阳河自吉屯白熊洞潜入山下,形成1000多米的伏流暗河后,在此洞流出。洞口宽50米,一石壁把洞口分成两个略呈三角形的左右洞口。左侧洞口宽40米,高15米,两洞口内侧相通。洞深500米,蜿蜒曲折,直通与白熊洞一山之隔的拉类坳下的一个侧洞口。洞中水平如镜,深不可测,宽处约40米,窄处10米,从洞口行舟至300米转折处,距水面30米处有一圆形天窗,山坳之光照到水面,犹如舞台上的光束,色彩纷呈,近右侧洞口处有沙滩,可停靠舟船。沙滩右侧是一块30多平方米的石台,台面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石台一侧,洞壁雪白,可攀援其中。有石鹰、石柱、石幔、石观音菩萨等,百态千姿,令人目不暇接。石台的周围有仙女梳妆、海螺石,石螺对面有石桌、石缸和石松果等。侧面洞口外香椿林下野花艳目植被繁衍,把洞口点缀得幽静雅致。洞中歧洞叉水道不可胜数,密如蜂房,不知所向,整个洞仿佛一座装饰华丽、景幻莫测的水下龙宫。其奇特的景象似桂林芦笛岩,又因非乘舟不能游览,游人赠予“水上芦笛岩”的美誉。

定金山禅寺

定金山禅寺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定金山上,定金山禅寺由此得名。定金山禅寺是当时田州周边的一大名寺,在20世纪初土改时一度被撤。后又在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政治运动中再度被毁。80年代后期,定金山禅寺由群众集资再度重建。建成的定金山禅寺以其规模宏大、殿堂巍峨、道场清净成为当今巴马的一座名寺,每逢农历的月初一和十五,定金山禅寺香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成为巴马的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线。

香刷洞

香刷洞位于巴马县西山乡弄列村东北部的一座半山坡上,香刷洞为石灰岩溶洞,洞口高5米,深10米,宽约6米,洞底型似卧底,洞中一年四季比较干燥,洞内可容纳20多人。洞内右侧一高处有一平台,可以卧人,台左侧有一小洞穴可以匍伏出洞外。民国21年间(1932年)10月19日晚,坚持在右江斗争的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师长韦拔群在战略转移中隐藏在此洞中,不幸被叛徒韦昂杀害,牺牲时仅38岁。香刷洞是巴马瑶族自治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阳河

盘阳河风光甲篆村在巴马县西北19公里处,甲篆乡政府驻地,巴马至凤山公路经此,盘阳河从距村址约2公里烈屯漠斋山的百鸟洞奔流而出,河湾断续,秀水潆洄,两岸奇峰峻峦,村屯错落。甲篆村美景曾令到此探索寿乡之秘的国外专家考察队和区内外到此体验生活的文艺家们叹为观止,因而素享“小桂林”之美称。坡开村还盛产油鱼,这种体肥肉嫩身骨细软,煎时香油四溢。

巴马物产资源丰富,有珍珠黄玉米、油茶、火麻、复活草、油鱼、黑山羊、麻鸡、银鱼、香猪等名优特产。

巴马火麻

巴马火麻巴马火麻对自然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发现只产于巴马北部的石山,产量稀少且价格昂贵。火麻仁可榨成火麻油,在所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同时含有大量延缓衰老的维生素E、硒、锌、锰、锗,还含有被誉为“植物脑黄金”的α-亚麻酸。巴马火麻是有效的抗衰老和抗辐射植物,鉴于在美容养颜和抗衰老方面的潜在价值,1999年联合国粮油调查署考察巴马火麻后向全世界特别推荐巴马火麻油为“最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油”。火麻是唯一能够溶解于水的油料,是巴马百岁老人长期食用得以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当地群众称之为“长寿麻”或“长寿油”。

复活草

复活草学名卷柏,又名万年青、长生草,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草本蕨类植物。复活草的奇特之处是它极耐干旱和“死”而复生。它的生长环境却很特殊,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在这样的环境中,水分的供应没有保障,仅在下雨时有一些过路水迅速流过。复活草神奇的在于干旱的情况下,它的枝叶会紧紧收缩成球状,牢牢锁住体内珍贵的最后一滴水。一旦遇到难得的雨季,复活草体内蕴含丰富的糖基海藻糖就会发挥强大的锁水保湿功能,“起死回生”般的重新伸展枝叶,恢复生机盎然的绿色生命。

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巴马香猪来源于土猪,传说它系野猪驯化而成,群众称之为“冬瓜猪”、“芭蕉猪”或“两头乌”,该猪以野外放养为主,以菜、叶、根、果为主食,喝山泉水,群体自由觅食成长。巴马香猪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猪种。人们通过对巴马香猪小型基因的提取,已把香猪培育成为娱乐性的家庭宠物,一些城市的宠物店上都可以发现其踪影。巴马香猪具有悠久的饲养历史,早在宋朝就已作为贡品进贡皇室。1995年3月,巴马被国家物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

珍珠黄玉米

产于几个独特气候和特殊土质的石山乡村,系传统老品种,颗粒小、圆且硬,米多粉少,生长期长,没有施用农药和化肥,不受任何污染。巴马的玉米营养丰富,比一般大米含的蛋白质高,食用易于消化,含不饱和脂肪。用珍珠黄玉米制成的食物,当地群众称之为“长寿粥”或“黄金食”。

巴马香米

巴马四面环山,土质好,气温适宜,水量充沛,无工业污染,因此孕育出来的大米更香、更甜,有一股纯粹的自然的香味,煮粥粘稠,蒸饭劲道不回生。巴马香米也是巴马当地的主食,也是当地老人每天必吃的谷物,素有“长寿之米”的美称。

油鱼

巴马特产油鱼巴马油鱼喜于群栖,体形长而圆,重50克左右,小巧玲珑,青额绿头,黑背,白肚,两肋细鳞银亮,跃到水面似闪电流光。油鱼,顾名思义,入锅不放油,文火煎到一定时候,自行出油,也不粘锅,有“一家煎油鱼,十家闻鱼香”的说法。吃起来,油溢于唇而不腻,鱼骨细如丝,不需吐骨。同时,油鱼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有“水下人参”的美称。由于油鱼是珍稀鱼类,县、乡人民政府已把之作为珍稀动物加以保护。

巴马神酒

巴马神酒主要采用名贵的鹿茸、人参、肉苁蓉、黄精、当归、冬虫夏草、淫阳藿等中药材,以低度纯米酒通过精心酿制而成的保健酒,特别对去除老年斑和壮阳补肾有显著的效果。三蛇蛤蚧酒用野生的蛤蚧和金银蛇、眼镜蛇加上珍贵的中草药,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和酒的活力渗透,释放出深层激活酶,对补益肺肾、助阳益精、祛风、活血有显著效果。

黑豆

巴马黑豆产于燕洞、所略两乡的五弄片,颗粒乌黑闪亮发光,比一般的黄豆营养更丰富,除通常用做油料和菜肴外,多作滋补品炖药食用,有补脑、补血、补气、补肾壮阳、明目、乌发之功效。黄豆也是长寿老人食用油料作物之一。

茶籽油

巴马茶籽油得天独厚的水质、土壤和气候为造就优质食油创造了条件。经科学化验鉴定,巴马的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以上。油质黄而清亮,纯正清香,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等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它既是群众必不可少的生活食用油之一,也是长寿秘诀之一

黑山羊

是巴马传统老品种,都是在石山上放养,早上待露水蒸发后放出,下午在夜雾降临前归家,不给羊只吃到有露水的青草。黑山羊个子小,体型结实,特别灵活,登山走石,以吃石山上的珍稀百草为主,肉质鲜美,无臊味。毛、肉、骨各部都可入药,如羊脑、羊活血、羊别、羊肝等等均有药用价值。特别是雄性黑山羊的肾脏配上桂圆、砂仁、大枣等10多种巴马石山菜集的名贵草药,又用石山泉水酿制的头锅米酒泡制药酒饮用,能调节阴阳血气,有滋阴补肾壮阳、补脾益肺、固本培元之功。

巴马先后获得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王牌旅游景区、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最适宜人居住的十个小城、全国平安畅通县等9个国家级荣誉,广西优秀旅游县、广西文化先进县、广西双拥模范县、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广西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等自治区级荣誉。

巴马创建了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成为国家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国家旅游局定点扶贫县、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发展中心县份,被评为全国县域旅游之星、广西十佳休闲旅游目的地。

2010年中心城区面积达到4.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29.8%。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立了120急救绿色通道,新建和改建一批乡镇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建成县民族医院、妇幼保健院住院楼。乡村医疗机构覆盖率达100%,80%的村卫生室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6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

2011年巴马县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参保率为117.3%,新农合参保率为92.2%。全县12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

2011年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完成投资1930万元,25个大石山村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投资2000万元,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13万元,屯级道路完成30条79.7公里,“整村推进”19个贫困村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3736万元、五保经费112万元、抚恤金16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50万元。完成新建卫生室59个,维修、扩建43个,新农合参合率为94.83%。

游客和候鸟人的到来,也在不同方面考验和冲击着巴马的承载力。环境污染、配套不足等问题也开始显现。那么,长寿之乡巴马怎么让自己更长寿呢?

巴马县旅游局数据显示,2013年1到11月,巴马全县接待游客258.96万人次。而这个数字在2006年的时候还只有11万。

旅游发展了,当地村民收入也提高了。坡月村村支书黄大尚说:“这两年,坡月村,外地人来了以后,坡月村的收入是比较多。现在统计来说我们这里,每年人均5000到6000元左右,以前就是2000多元。”

人多起来,高楼拔地而起,水却没有以前干净了。盘阳河是巴马人的母亲河。村民说以前河水能直接喝,但现今不敢了,村民:“看着干净,仔细看上面有层油。那时候我们这边没开发的时候,河里面的水我们直接喝,渴了就喝。房子也多了,人也多了,什么东西都往河里面排。”

黄大尚表示,旅游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当地配套设施跟不上,环境问题等等开始显现。

在采访中,对于巴马发展中显现出的问题,住建局、环保局、旅游局都表示没想到巴马发展这么快。巴马县环保局副局长李正宽表示,旅游给巴马带了的环境压力很大:“我们也没想到巴马发展的这么快,一下子那么多高楼大厦建起来。我们也是发觉游客带来的环境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从2006年巴马开发旅游,7年过去了,巴马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终于开始建设。

旅游局局长黄燕飞表示,因为合理规划滞后,一些问题显现了才治理:“游客进来我们这边的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就滞后。在还没有能够科学及时的合理布局。


2

3

4

5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