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唐祖陵

隆尧唐祖陵
隆尧唐祖陵
隆尧唐祖陵
隆尧唐祖陵
出发地:邢台
目的地: 邢台 隆尧
入库时间:2016-08-07 12:24
游记浏览:26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2-09-23
旅游简介:隆尧唐祖陵近日经过宁鸡线回老家,走到隆尧肖庄东村时,看到路边牌子上指示向西为“光业寺”和“唐祖陵”,原来听说过这个地方,于是就前去看了一看。具体路线给大家分享以下: 邢台邢德线(邢台到南宫那条道,S3...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4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隆尧唐祖陵

近日经过宁鸡线回老家,走到隆尧肖庄东村时,看到路边牌子上指示向西为“光业寺”和“唐祖陵”,原来听说过这个地方,于是就前去看了一看。具体路线给大家分享以下:

      邢台--邢德线(邢台到南宫那条道,S324)--任县邢湾--向北转入宁鸡线--走5.5km(过了龙泉剑钉业就快该转了,要注意)--向西转走大约2.6km到达王尹村和赵孟村之间--再向北转(新修的路)走200~300m就可以看到光业寺的施工工地--再向西一直到王尹村边就可看到唐祖陵




关于唐祖陵的资料:

唐祖陵位于隆尧县正南 6公里的魏家庄镇王尹村北200米处的大唐帝陵,为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陵或唐祖陵。唐高祖时始建。唐太宗贞观廿年(647年),累遣使臣左骁卫府长史长孙尊师与邢州刺史李宽、赵州刺史杜敖等检谒茔域,画图进上。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派上柱国田再思、象城令宋文素等在陵东500米处建光业寺,为唐陵附属建筑。清人袁文涣有诗《吊唐祖陵》:“开元盛事入平芜,剩有残碑记建初。八代灵光开帝业,五云神异护遗墟。墓门久已埋秋草,石马愁看卧断渠。千载兴亡凭吊意,至今收拾付樵渔”。建初陵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建初陵经历了1300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不仅封土已平,而且整个陵区由于长期用土,形成一片低于周围1—2米的洼地。直到1984年,在地表下1.5米处发现大型砖墓室券形墓顶,方知陵墓位置。
建初陵所处地势为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较低。盛唐石雕均在中间洼地。墓葬于北面高地,呈南北向。墓前,四翁仲两边分列。其南,两旁墩立欲吼石狮。再南,六匹石马两厢并列,每马左侧站有马夫一人。最南,二石华表东西相对。遥望唐陵遗址,昔日气势雄伟、巍巍壮观之气势犹存。
建初陵遗存的这一对石狮高1.5米,有两层座。第一层座与狮为整石雕成。石狮昂首挺胸,后蹲作雄踞之势,其形态怒目前视,张口欲吼。颌下透雕三绺胡须,脑后毛发卷曲自如;四肢肌腱突暴,前肢后侧各有一排卷曲的细毛;石狮的爪深入石座2厘米。唐陵石狮雕刻艺术精湛,形象逼真,其结构准确,夸张适度而不俗套。充分体现了初唐匠师在写实基础上追求内在神韵和气势的艺术匠心。
建初陵石刻是河北省唯一一套初唐皇家陵墓雕,与陕西关中唐诸帝陵、河南恭陵的同类雕刻遥相媲比,它既是重要的历史文物,又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是唐陵诸多石刻中的上精品。因此,曾使那些居心叵测的文化侵略者垂涎。抗日战争前,日本古玩商人曾用两千元巨款,买通该村村长,将这两尊石狮盗运到内邱,企图装上火车运走。当地群众闻讯此事,怒不可遏,火速赶至内邱,追回石狮。当时隆平县政府将石狮移至城内,置于原隆平县政府院内,现已移交县文物保管所保存。

关于光业寺的资料:

光业寺,为大唐帝陵附属建筑物,兴建于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坐落于唐陵东边(现赵孟村西)。其寺名为御赐。寺内曾建有宝塔、珠台、前湖、仙馆、佛星宫宇、灵帝观楼、银函藏经以及塑像和壁画等。堂堂济济,蔚为壮观。开元十二年(724年)赵州刺史上柱国田再思,象城县令宋文素率邢、赵二州之象城县、任县、柏仁县三县土民将寺院整修扩建。修建后的光业寺金碧辉煌,一派皇家气概(碑文有详细记载),以后光业寺屡经兴废,从明、清两代碑刻看,重修即达七八次之多。1945年之前,此寺轮廓尚在。其山门在正南,门前有白塔一座,寺内中轴线上有三殿,前、中殿早废,当时后殿尚存,壁画精美,佛像众多。原有铜像一尊,被日本侵略者掠去。传说殿内座下原有地道,通向西北,正好与唐陵墓室成一直线。“文化大革命”中,造像全部被砸毁埋掉,原有20余通碑刻小部分被破坏,大部分被用作房基石,现在寺院遗址已成耕地。保存至今的是该寺唯一一通唐代碑刻——光业寺碑,又称“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现存于隆尧县碑刻馆,是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光业寺碑,是大唐陵附属建筑光业寺之遗物。刻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1965年被赵孟村农民将石碑砸成数块运回村内,垒在学校墙下。1980年,隆尧县文物保管所将残碑12块,(现在仍缺少一块,不能复原),运回文物保管所保存。该碑属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业寺碑通身高4.45米,宽1.45米,厚0.44米,碑身为八楞形龟跌座,碑首呈半圆形,浮雕缠尾双龙图案。碑额圭形佛龛,龛内一佛二菩萨,龛傍刻有“皇帝供养”和“皇后供养”,碑阳中上方刻阴文行书“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12个字。碑文寸行书,由象城(今隆尧县)县尉杨晋撰文。碑文记载了唐玄宗李隆基为七、八代祖建陵、建寺经过。
光业寺碑雕刻工艺极精,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大有呼之欲动之感。碑文相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书丹,但无落款。从碑文的字体风格来看,笔画遒劲,笔势开张,横笔明显地向历上方倾斜,结构峭健,出除入神,确有李邕笔体之感。光业寺碑是盛唐时期遗物,雕刻精湛,书法艺术很高,对于考证李隆基七、八代祖陵址,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有图有真相。

复原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i碑,旁边是神道碑

神道碑和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石马,旁边的牵马人的石像,可惜都没有头了。

西边的一排中据说有一个石马的头在隆尧县城里保存着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