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遗韵:一次文化之旅

江南遗韵:一次文化之旅
江南遗韵:一次文化之旅
江南遗韵:一次文化之旅
江南遗韵:一次文化之旅
出发地:上海
目的地: 绍兴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25
旅行天数:3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08-20
旅游简介:江南遗韵:一次文化之旅 文:LilyLim我们周五从上海出发。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上海之南的浙江小镇。之所以选择火车南行,是因为我喜欢坐在摇晃不定的车厢里,一路听着长啸的车笛,看窗外的景色,是怎样从拥...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2
旅行游记

1 江南遗韵:一次文化之旅

 

文:LilyLim

我们周五从上海出发。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上海之南的浙江小镇。

之所以选择火车南行,是因为我喜欢坐在摇晃不定的车厢里,一路听着长啸的车笛,看窗外的景色,是怎样从拥挤喧闹的市像移景到秀丽旖旎的江南水乡,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在我们眼前一一展开。

绍兴城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悠远和静寂。从火车站到解放路,沿街小店都用高音喇叭放着过季的流行歌曲以招徕生意。新建的人工湖、中心花园和笔直的大道就像中国任何一个中小县城,人来人往,嘈杂热闹。

 

 

为了忘却,我们纪念

我们决定还是先去看一看鲁迅故居。凑热闹也好,附庸风雅也罢,毕竟我们都是读着他老人家的文章一路毕业的。那天是中午时分,经过咸亨酒店的时候,发觉那里已经修缮一新。游客很多,以致店家搬了桌子让客人在门口喝酒,空气中随处可闻茴香豆和黄酒的味道。小说《孔乙己》里描写的街曲尺形的大柜台、古朴的陶制酒坛、醇香的加饭酒、入味的盐煮笋、茴香豆一一再现,仿佛当年。

再朝前走几分钟路,就是鲁迅纪念馆,由故居、祖居和三味书屋组成。纪念馆陈列着一些手稿和照片,有着凝重的历史气息。屋子里至今还保存着鲁迅用过的家具、衣服,少年时代玩伴闰土赠与的贝壳。

东昌坊口新台门一带,一座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的大宅院,便是大文豪的故居了。进门有小天井和厅堂,厅堂北面隔天井是5间楼房,为鲁迅早年的住处,鲁迅诞生于西梢间楼下。楼上东面一间是鲁迅与朱安的新房,豪华程度比不过他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和许广平同居的一幢三层单开间的石库门房屋。瘦削娇小的朱安从嫁到周家这一天起,就注定了这是一段“留给世纪的背影孤独绝望的婚姻,明明白白的痛苦”。

屋子后面一个有些荒芜,野草丛生的园地就是百草园。其实它是当年周氏大家族的菜园地,各房在园子里种瓜菜,有的地秋收后用来晒谷。当年的这个园子,有茂密的树木、沿墙爬升的藤蔓,还有飞鸟和爬虫。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曾描写到:“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的景色已经难觅踪影了。我们只有站在那儿想象: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在百草园里追着轻捷的叫天子(云雀),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以及爬过那一段“有无限趣味”的“短短泥墙”时的欢影。

三味书屋有近35平方。书房上方悬挂的匾额,为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书。书屋中间是私墅老师的八仙桌和木椅。东北角的一张有两只抽屉的硬木书桌是鲁迅用过的,当年他和所有的少年一样并不爱读书,开开小差自娱自乐是家常便饭。就像书中所写,“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先生在前面大声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每读于此,总是微笑起来,摇头晃脑。所有人的少年都是一样的,没有人真正能明白那时候天天念诵着的是什么样的经,只隐约知道,那可能是极好的文章,可等真的明白过来时,已经物换星移了很多年。

      

 

游园幽梦太匆匆

沈园在鲁迅中路318号,是南宋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当时占地70余亩,为越中名园。

沈园几经兴废,至今只剩下东、西、北三部分约四亩六分园地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沈园,是1994年重新修建的,占地扩大到18.5亩。园内新建了石碑坊、冷翠亭、六朝井亭、八咏楼、孤鹤轩、双桂堂、闲云亭、半壁亭、放翁桥等仿宋建筑,堆置了假山,栽植桃、梅、柳、竹,重修题词壁断垣,重镌陆游《钗头凤》词,虽然有些古朴意韵在其中,但怎么看人工的痕迹都太浓烈。

 

 

发生在沈园的爱情悲剧世人皆知,我们读书时候,每每背诵到“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时候,总会满怀一腔莫名的愁绪。陆游在园中题诗时的百感交集和心如刀绞,我们无法明了。十多年后,当我们来到沈园,面对着园壁上的题诗:“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恍惚中,我们看到宋词中女子哀肠寸断的面容,以及无缘携子之手的悲痛,也终于能体会词中“错!错!错!”中的哀怨情愁。

走的时候,已近傍晚,我看到有两对年轻人在众人的簇拥下在沈园举行婚礼。“沈家园里更伤情”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让相爱的人彼此懂得珍惜,也让故去的人用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为他们深深地祝福,这也许每个来沈园的新人所怀的心愿吧。

 

 

夕阳·古桥·枕河人家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千年古镇柯桥。柯桥镇在绍兴西北,距市区12公里。我们从绍兴坐乌蓬船向北划去。“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便是此地的写照。

到柯桥,可以看看这里的古纤道,民间俗称“官塘。它以绍兴出产的青石板、青石条垒砌而成,傍岸而筑、架水而出,跨越于古运河之上。

 

 

乌蓬船是柯桥的主要交通工具,船身几米长,船蓬由5、6个竹编织而成的半圆形盖子组成,在盖子上涂上黑色的防水涂料,并可随意前后挪动。每船只能容纳3-4个人,船老大赤脚,用脚掌推桨,一伸一缩地划,乌黑的木船,便咯吱咯吱地在水面飘浮。船夫多为当地居民,长衫马褂对襟服,乌毡帽,脸庞黝黑,沉默寡言。柯桥民居被河流,一字排开,又由古桥相连,河岸边开有茶室、理发室、风水店等店。正是晚饭时,女人们开始淘米洗菜,男人们刚睡好午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把古论今,或看电视下棋。巷子又深又长,女孩子蹲在青石板地上洗头,甩动着乌黑发亮的长发,看到我们对她好奇的张望,目无表情,如〈雨巷〉中描写的,“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当地人比较厚道,在绍兴城里要收40元才能坐15分钟的乌蓬船,在这里,你随便找一条船,给船夫15-20元,他就欢快地踏着桨,带你一路看景。从柯桥到左家桥,行程约45分钟。那一番“黛瓦粉墙,深巷曲异,枕河人家,柔橹一声,扁舟咿呀”的风情,是让我们魂牵梦萦的水乡风光。

      

 

雨中硖石

我们坐火车离开绍兴向北行驶,向浙江硖石开去。未到硖石就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来,天色渐暗,冷风刺骨。这样的季节到硖石,只是去看看徐志摩,因为11月19日是他的祭日。

硖石是诗人的出身地。火车渐近,我向窗外探头张望:“这就是硖石吗?”。是的。怀着同样的纪念,当年林徽因在一篇文章里曾写道:“去年今日我意外地由浙南路过你的家乡,在昏沉的夜色里独立于火车门外,凝望幽暗的站台,默默回忆许多不相连的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如同那西天的一片云,永远地在爱他的人心中挥之不去。

 

 

硖石镇西河街17号是徐志摩的祖屋,诗人诞生于此,自1897年诞生在这座老宅里,直到1918年赴美留学,生活在这座老宅里,几乎占据其生命的三分之二。这幢四进式的明清大宅因年久失修,已成了断壁残垣。 徐志摩笔下的《一道金色的光痕》、《家德》、《祖母之死》等传世名篇,都是围绕着这座老宅的背景而写成的。

干河街是徐志摩的旧居,建于192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共有20多间屋子,是诗人当年和陆小曼打算归隐故乡时的住地。这幢太“豪华”的房子内有冷热水管、电灯、浴室等设备。徐志摩深爱此屋,称其为“香巢”。徐陆两人自搬进新居后,度过了一段时间不长,但却“浓得化不开”的甜蜜生活。徐志摩在此写下了蜜月日记《眉轩琐语》。屋内所有的陈设,都和当年一模一样。中式的客厅,靠墙是红木长台,和两排红木八仙桌。正楼上西厢房是他母亲的房间,前厢房是张幼仪的卧室。东边徐陆两人房间的陈设则完全是另一个天地,全部西式的家具,被漆成粉红色。房内置粉红色西式和铜制眠床,有西式壁炉,有小曼的梳妆台。墙上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沉浸于新婚的两人的快乐。

然后,甜蜜的时光稍纵即逝。徐志摩在一个月后离开硖石到上海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但这里始终有诗人的诗魂牵绕。

从新婚的爱巢到长眠的墓地,只不过短短的几十分钟,徐志摩却走了一段精彩的“爱”、“自由”和“美”的人生之路。我们到达西山白水泉的墓地时,细雨绵绵,走上几十层台阶,便是诗人的墓地了,心中陡然生出悲伤之情。墓前台阶两旁的土坡上,各倚着一册被翻开的石书,左侧上面刻着〈偶然〉一诗中的句子:“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讶,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右侧上,刻着《再别康桥》的一段:“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斯人已去,惟有墓地前几束被雨水打湿的鲜花,证明了他一直像轻轻的一片云,在后人的心中荡漾着无尽的波澜。所有的人都愿意相信,志摩是云游去了:“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流水西塘

江南行的最后一站是西塘,到达时已是夜晚,便在水乡找了一处客栈住了下来。

西塘河流纵横,舟影波光,在夜间星星点点的灯火下,显得安静和幽远。西塘的“烟雨长廊”是一大特色。所谓雨廊,其实就是带顶的街。廊棚沿河一侧有的设有靠背长椅,供路人休息,总长有1000米。雨夜漫步在雨廊下,雨声滴嗒在廊棚上,和自己所爱的人牵手细听,居然听得见心跳的声音。如果此时有一支洞萧,在流水的河上幽幽吹响,听得人也许会化做唐宋诗篇,沉醉在这样靡靡雨丝的水乡夜晚。

我们在石皮弄里找到一个客栈,屋内雕花木床和古朴的方桌茶几,应有尽有。推窗望去:白墙、青瓦、黑树、银水,像一幅淡妆清秀的水墨画。

 

 

店主为我们做了几样西塘的特色菜肴:其中荷叶粉蒸肉取用五花肋肉、豆腐衣和新鲜荷叶,配上丁香、八角、酱油、甜面酱等调料精制而成,肉质香糯、喷香扑鼻。乳白的水豆腐被制成后被放置于一大木桶中,店主立即舀出几瓢,微热后置于一碗中,并撒上葱末,榨菜花等,吃起来口感柔嫩同时又清香四溢。然后,温上两杯黄酒,在酒里洒上几颗话梅,酸酸甜甜的,我们边喝边听店主拉二胡胡乱地哼着两段京剧,虽听不太明白,但是,因为在西塘,我们已经微醺了。

西塘还是有些地方可以看看的,比如柳亚子先生邀友人喝酒作诗的西园;比如宽仅1米的建于明末的石皮弄;比如种福堂——原是王姓家族的宅第,其名称为教诲后人多行善积德,所谓:种瓜得瓜,种福有福。。。。。等等,不就一一道来。
 

这次江南行,如同历经了一次沉甸甸的文化之旅。这灵秀的水乡、小桥人家的江南小镇,因为众多的千古诗句、才子佳人而隽永。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