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清明节 我的 小寨子沟之行

羌笛何须怨杨柳,清明节 我的 小寨子沟之行
羌笛何须怨杨柳,清明节 我的 小寨子沟之行
羌笛何须怨杨柳,清明节 我的 小寨子沟之行
羌笛何须怨杨柳,清明节 我的 小寨子沟之行
出发地:成都
目的地: 小寨子沟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41
旅行天数:2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04-10
旅游简介:羌笛何须怨杨柳,我的 小寨子沟之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对羌族的了解最初就停留在唐诗的吟诵中。 今年清明 我跟随成都风行户外车队朋友从羌寨小寨子沟回来,极力推荐这个有着古老浓郁民族特色的...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4
旅行游记

1 羌笛何须怨杨柳,我的 小寨子沟之行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对羌族的了解最初就停留在唐诗的吟诵中。 
 
今年清明 我跟随成都风行户外车队朋友从羌寨—小寨子沟回来,极力推荐这个有着古老浓
郁民族特色的旅游地。
 
 

之所以没有冠以胜地,是因为比起九寨,黄龙,这地方要静谧,人流量也要少许多。没得说,一定要去的。

清明 小长假,稍事准备就跟”成都风行户外“的车队出发了。
一路经过 北川地址遗址,远远就看到 地震后那些 断壁残垣的建筑还在哪里 似乎诉说着 那段不平的历史。
 


 

 
此行目的地小寨子沟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距北川县城100多公里。车过县城后,汽车渐渐行驶在山谷的
夹缝中,一面是山,一面是陡峭的悬崖,道路崎岖蜿蜒,而且狭窄。

依山居止,垒石为室。古老的建筑方法还在这里沿用。山梁上或一间,或数
间房屋依坡而建,错落有致。坡地上密密实实的覆盖着垂着缨子的玉米。起
伏绵延的山,奔腾流淌的河,棱角突兀的屋,仿佛一首古老苍凉的山歌,一
幅简明清幽的画,震撼着我的感官。

午餐我们车队在 石椅羌寨就餐的 午餐端上来 挺丰盛的 都是当地特色 。
 


 


午餐后 我们继续行走了 80多km 迫不及待的来到小寨子沟 --羌王寨
远远看到一座乱石堆砌,挂着图腾的牌楼,想来就是寨子了。还没等我们下
车,寨子里的人们就放起了鞭炮,列队在牌楼下欢迎我们。他们穿着色彩艳
丽的服饰,脸上挂着腼腆,纯真的笑容。一个象是干部的男人大声喊起来:
客人来了,姑娘小伙子们快敬酒献歌啦!酒是青稞和蜂蜜酿造的,清冽甘醇
芳香四溢,还有着一个生动的名字“咂酒”。
 
“远方的客人,欢迎你们的到来,端着一碗盛满深情的酒,言语无法表达我的心意,唯有用歌声才能唱出我的深情”。这样的劝酒歌是无法抗拒的,不善喝酒的我也和着歌声一饮而尽。
当然不能错过欣赏羌族服饰的好机会。我仔细打量还在殷勤敬酒唱歌的他们。姑娘们头顶着绣着花朵,色彩明艳的四方巾,左右两边各垂一缕彩丝流苏。一根花团锦簇的长腰带勾勒出她们纤细柔软的腰肢。
 



 
 
 

 

 

 
 

 
山野上骑马的男男女女骑着马 沿着弯弯的山道向寨奔去 

 


安排好晚上休息的房间,顾不得舟车劳顿。同伴们兴冲冲邀约徒步去景区 

 


 
。山路依然曲折,恐怕路还是人们踩出来的呢。看样子前几天下过雨,泥
泞难行。路旁的标牌上注明景区有大熊猫,扭角羚,岩羊,金丝猴出没。

 
不知道我们有没有运气能见到,哪怕一只都好!一步一景,眼前苍翠的树
木形状各异,或秀美,或遒劲。不时有调皮的松鼠探出脑袋悄悄打量我们。
整个景区分布在谷底,溪水将山体切割成无数的幽深峡谷。纵横交错的山
梁上瀑布倾泻而下,飞珠溅玉。烟波浩瀚,林雾飘渺,如临仙境。
 
天门洞,一扇鬼斧神工的洞天石扉屹立在奔腾的溪水当中。无限风光在险
峰,要游览别的景点,必须得过这道门。溪流湍急,怪石林立。没有路,
也没有船。赤着脚高挽着裤腿的羌族男子指指他们的背,试图说服我们上
去。男女伙伴们忸怩了半天,都觉得不好意思,只好作罢。神仙桥,靴子
岩,心肺岩,只好闻其名猜其形了。珍稀动物也无缘对面了。带着几许
遗憾原路返回寨子。

晚饭颇丰盛,核桃花,羊角花,野蕨菜,切成片的山辣肉,麻辣香肠,煮
洋芋。菜都是从山上现采回来的,没有丝毫污染。山辣肉是羌寨的特产。

因为交通不便,农作物很难运到山外,人们就用玉米青稞喂猪,没有吃饲
料的猪肉味道鲜美,口感细腻。山里没有冰箱,年底杀了猪,就用盐,花
椒等调料腌制,然后挂在火塘里烟熏阴干。据说越放越香。
 

 
兀地冒出围城
中,方鸿渐一行在湖南某地吃辣肉吃出肉芽的情形,一阵胃酸泛起,只好
食素菜了。看着伙伴们饕餮肉和香肠,恨自己大脑和胃不争气。厨房的小
姑娘端来两盆饭,一盆金裹银,一盆银裹金,前者玉米多,大米少;后者
大米多,玉米少。是柴火灶煮熟的,香!,一口气吃了两碗!

院坝中央的火塘燃起了篝火,晚上要跳沙朗舞,一种类似于锅庄的自娱性
舞蹈。 
 

 

 

 

 

 
 

 

 

 
。男女老少踩着节拍优雅的舞起来。他们手拉手,围着火塘转圈,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仿佛仙
子驾云踏歌。沙朗诠释着收获的喜悦,爱情的甜蜜,战争的胜利,对万物
神灵的崇拜。。。。。。火光映红了那一张张洋溢着快乐的笑脸,我们情不自
禁地加入进去,去分享,去体会这由衷的快乐。。。。。。

多么快活 多么舒畅火塘边唱起了酒歌跳起了萨朗亲朋好友聚一堂祝永远幸福,永远吉祥”
耳畔缭绕着欢畅的歌声,这个没有文字,却饱含诗意,并有着三千年文化
的民族曾经谱写辉煌,经历过苦难。明天,吹尽折柳幽怨的羌笛,该是吹
出多情,欢快的新音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