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 被遗忘的宁静

香格里拉 被遗忘的宁静
香格里拉 被遗忘的宁静
香格里拉 被遗忘的宁静
香格里拉 被遗忘的宁静
景点:迪庆/diqing
出发地:昆明
目的地: 香格里拉
入库时间:1970-01-01 08:00
游记浏览:24
旅行天数:5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1-10-20
旅游简介:从中甸机场出来,车两边的山林房屋已经被沉沉的夜色吞噬。月光下是无边的清冷和黑暗,以致当经过香格里拉县城中心,明昧不一的灯光和浓艳的藏居纹饰有些杂乱无章地闯进视线时,我们依然感到不切实际的遥远。这似乎不...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10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前序

 从中甸机场出来,车两边的山林房屋已经被沉沉的夜色吞噬。月光下是无边的清冷和黑暗,以致当经过香格里拉县城中心,明昧不一的灯光和浓艳的藏居纹饰有些杂乱无章地闯进视线时,我们依然感到不切实际的遥远。这似乎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几个小时前,我的躯体还在那个闷热嘈杂的城市,拖着行李口干舌燥,而现在,熟悉的人声鼎沸没有任何过渡就消失了,我坐在晚十点以后的酒店餐厅,空旷、幽暗,几位等待下班的当地服务员漠然而冰冷地远远站着,让人误以为这个世界似乎没有了声音。旅行一开始那些无处安藏的热切和憧憬,一下子就被这可怕的寂静击退了。

   清晨醒来之前,一直被另一个不真实的世界困扰,我没来由地出现在自己梦境编造的一幢高楼里,不管我如何操作电梯,它都无法把我送到预定要去的五楼。我跟随人群在电梯里上上下下,游走于楼内的餐厅、咖啡馆、美牙诊所、KTV和森严的办公场所,即便我从六层的楼梯走下去,也无法到达自己想去的楼层。我被困在这个逻辑混乱的梦中,仓皇无助,直到被刺耳的电话铃声唤醒。

   靠在床背上,寻思着刚才这个颇有些喻意的梦,不禁为这不真实而又异常真实的目标迷失感到怅然。是不是我们在物质的海洋里漂泊得太过习惯,所以才找不到,甚至遗忘了漂泊的缘由?香格里拉的早晨静谧而通透,我想起了昨天搭乘同一航班到中甸的那位红衣喇嘛,偌大的昆明机场候机厅里,沸腾喧嚣,只有这位老人一直端坐在座椅上,安详的凝视前方,沉默不语,仿佛一尊带着哲思美感的雕塑,人来人往之间,他出奇的安静令人隐隐看到一种睿智和坦然,也令人自惭地感到言行的浅薄。

   我呆呆地忆着那位清癯的老者,晨曦照亮了县城的屋顶,我似有若无地明白了,要回到自己想去的五楼,最好的方法不是努力游走和四处打听,而是让自己保持宁静。

   宁静,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姿态。

   前往普达措森林公园的路上,阳光刚刚醒来,透过云层投射在山峦上,形成美丽的光影。云雾还在山坳里蒸腾,略略起伏的坡地上散落着藏民们的村寨和白塔,没有招展的经幡,黑顶白墙的屋子,方正、简朴,小小的方窗被开在高高的地方,令人联想起这个高原民族对上天的敬畏。一路上几乎看不到藏民,也看不到牧群,代替他们守望在田野间的是一个又一个的青稞架,还未到青稞收割的时节,这种木条搭建而成的架子还是空空的一片,它们随意落在田间房前,表面黑旧,却沉默倔强地站立,仿佛它们的主人一样正对着神灵朝拜,虔诚而庄重的姿势,神圣得不容任何侵犯。

   车在飞驰,而时间在普达措却恍惚有些停滞。我们在属都湖边的栈道上停下,明净的蓝天,白云用最慢最慢的脚步向前移动,湖中疏疏密密地长着一丛丛丰腴的水草,对岸的牛马低头静穆地吃着草,坡上几座木屋,炊烟正袅袅升起。这是多么纯净的一个世界,找不到任何炫耀、骄矜、刻意和多余的矫饰。相机的快门声在这里此起彼伏,我能清晰地读到都市人对片刻安宁的强烈渴望。数天之后,张杰谢娜选择在这里完成他们一生最为神圣的结合典礼,或许也是为这里的圣洁如初所深深打动吧。

   葱翠的森林当然令人畅快,不时闪现的大片草甸则更让人心旷神怡。它们有着舒展的空间,舒缓的线条和舒服的颜色,精致的灌木和曲折的溪渠恰到好处的点缀其间,牦牛信步,马匹懒洋洋地打着滚,时间在这里成了最多余的东西。

   宁静的香格里拉并不缺乏醒目的色彩,草场上不时会闪出大片大片的狼毒花,其实那并不是花,而是叶尖上几片猩红的叶,铺满湿润的地面,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高原野性美。地平线上排列着藏民的寨子,清澈的天空下它们和花海相互衬映,云卷风舒,没有直击心扉的伴奏,却能感到心底里的一些东西被莫名抖落,只余空寥。

   在香格里拉,似乎很容易就能遇到类似我这样为追寻安宁而来的心灵访客,我们在森林公园最高的地方一起俯拍整个碧塔海时短暂地相识,女孩子快乐地向我展示她昨天才拍下的照片,松赞林寺里冥想的喇嘛,和团友们一起拜访藏民时的热烈场景,没有构图光影的讲究,小小的卡片机液晶屏上显示着最自然的欢欣和对旅途的全情投入,我和她谈起了去年在九寨沟作客藏民家的情形,表达着对她贵州家乡春天山明水秀,桃李吐芬的赞美,女孩满面笑容地邀请我和我的团友们再赴贵州,品尝最地道的茅台。这是最轻松的偶遇,最无牵无挂的交谈,无关艳遇的非分之想,只是对彼此旅途感想的简单交换。它让安静的普达措之旅,也有了音符相伴。
   高原反应折磨了我们中的几位团友,我们不得不提前告别香格里拉,我们在哈巴雪山前方的盘山公路上短暂的休憩,目送青衣江和金沙江的汇流由清浊分明直至浑然一体,跑到虎跳峡下方聆听江水目空一切的怒吼,登上高处观赏阳光透过云层照亮万里长江第一湾,前往丽江的道路两边风景如画,然而令我久久难以忘怀的却是窗外迅速闪过的一个身影。山脚一座低矮的木屋前,一个头上缠着红布的藏族男孩,执着马鞭盘腿坐在地上,安闲地看着他的牛群四处低头吃草,天地很大,四周的山悬满浮云,但在男孩这里,似乎只有牛群才真切地属于他的世界。我清晰地记住了这个几乎静止的画面,简单纯粹的守望,心无旁骛的看护,是否就是他能如此气定神闲的原因?我又想起了那位端坐得一丝不苟的红衣喇嘛,动听和嘈杂在香格里拉都无法立足,这里只有被遗忘的宁静,世界的本来模样,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图解&补遗:

(一)昆明机场遇到的安详老者,坐在昏暗的角落里,用ISO1600感光度拍摄。

 

 

 

(四)诗意的普达措草甸。

 

 


(六)如画的沿途风景,是对错过松赞林寺的最好补偿。

 

 

 
 

   哈巴雪山前的寨子



(七)气势如虹的虎跳峡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