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出发24小时游徽杭古道 伍佰元不到 2014年 9月 最新 攻略

苏州出发24小时游徽杭古道 伍佰元不到  2014年 9月 最新  攻略
苏州出发24小时游徽杭古道 伍佰元不到  2014年 9月 最新  攻略
苏州出发24小时游徽杭古道 伍佰元不到  2014年 9月 最新  攻略
苏州出发24小时游徽杭古道 伍佰元不到  2014年 9月 最新  攻略
出发地:苏州
目的地: 徽杭古道
入库时间:2016-07-21 07:54
游记浏览:69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4-09-06
旅游简介:24小时苏州来回徒步徽杭古道苏州出发走徽杭古道,必先到达安徽绩溪县,两地之间没有直达汽车,火车每天两班:K782和K8418,均要9个多小时笔者选择周一晚上的K8418晚上出门在火车上睡一晚,清早到达...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9
旅行游记

1 24小时苏州来回徒步徽杭古道

苏州出发走徽杭古道,必先到达安徽绩溪县,两地之间没有直达汽车,火车每天两班:

K782K8418,均要9个多小时


笔者选择周一晚上的K8418,晚上出门在火车上睡一晚,清早到达绩溪后直接上路。(开始还担心一天会走不完,又不想住在山上。后来证明完全没问题。)

至于慢吞吞的火车就不想多说什么了,上次去安徽宏村就坐的晚上那班的软卧(因临时起意,硬卧全卖光),这次特地网上先订好硬卧中铺一张(138元),耶!高兴地稍早了,硬卧车厢鱼龙嘈杂,一晚上几乎没正真入睡,以至于早上下了火车双腿发软,心头一时涌上放弃的念头……

废话多了点。

七点半左右火车到绩溪,出站已是饥肠辘辘,还好门口有两个大的早餐摊,点了份蒸饺5元钱,居然是冬瓜牛肉馅的…跟老板搭讪问去徽杭古道的情况,老板可能被问过N次,随口叫我去马路对面坐1路公交去汽车站即可,后又故作神秘问想不想快速到达古道路口,“想啊”,“简单,打车!”……于是笔者默默走向了公交站台,穷游就要有穷游的范儿,打车像话吗?

一元钱的公交,三站路后停在了绩溪汽车站,经人指点到马路对面的一个小车站坐车。需要提醒的是,之前网上的攻略说“坐开往胡家的中巴,到鱼川下车,票价5元”。NO,情况有变啦,看到停在路边的“绩溪—龙川”的中巴不要激动,要进入汽车站对面一个拱形门的停车场里,上开往“胡家”的有“徽杭古道”标牌的中巴,票价:8.5元。

发车时间7:50,基本没什么浪费。中巴在乡间的村镇小公路上蜿蜒而行,两边是典型的徽州山水。45分钟后,也就是8:35,中巴停在了一个村子上。

下车见有用红笔写着的箭头:“徽杭古道入口”,只是两栋民宅之间的缝隙而已。心生狐疑,我堂堂大古道难不成就是这样开头的?管他呢,走呗,今天的主题就是走,go

就这样自我斗争着眼前豁然开朗起来,身在一片农田里,走在乡间的田埂上,望见了不远处还沉睡在云雾中的大山。记得不要偷农民伯伯的菜哦,因为他们真的和蔼,给你指路还笑呵呵地提醒你在前面的某个点上千万要怎么走哦。腿还有飘忽,但是新鲜的空气加不远处的正宗古道让人心情好了不少,君不见连片的水稻都笑弯了腰。



好吧,走上大马路就有一条水泥道在指引你,“来吧,这就对了,这就到了。”


快步至古道饭店,发现有一个景点入口,有保安等着检票样子。果然网上较新一点的帖子说是要68元的门票的,也恰是此时,门口一辆上海牌照的大巴边由导游带着一队人正要进入景点。笔者果断上前一步,压低帽檐,混迹其中…好吧,请原谅一个穷游者能省则省的心。


顺利通过“景点”大门,已浅入大山之怀。


“通往浙江”——有木有一点界碑的赶脚?


郎里个郎~~我轻快地独自走在清幽的山谷间,享受这份无边的自由和放松(刚才的那队旅行团呢?还在门口嬉闹着,果断甩开)。


开头的山路还不算陡峭,我走得比较快,正所谓“赶路”嘛就要“赶”一点。想必当年的徽商也是想着早点把货物运到浙江卖个好价钱。(胡雪岩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大概没多少心情多看一眼如今难得的风景吧)


痛苦的爬升来临得好快啊,郎里个朗是肯定郎不起来了,个人感觉古道第二艰难的道路就是这段了(不急,稍后奉上“第一难”的),这算是给路人的一个下马威吧。


肩上负着重重的背包,脖子挂着重重的相机,我的汗水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起来。脚步也开始沉重起来了,好在风光旖旎抚慰着心态。


忽一个抬头,有个小建筑物,“江 南 第 一 关”!我去!!这才是江南第一关啊?你山脚下那个房子写毛个江南第一关啊,有毛关系啊,吧啦吧啦……





有个惊奇,居然有人和我迎面走来,是一位花甲老人。如果是同一条路,参考我才算个起点的话,她应该走了很长的路了。她老人家郎里个朗轻飘而过…佩服。



回看身后的路,呵呵,虽不容易,还算是过来了。


再然后,就应该是走到此山的制高点了吧,有几条道路开始平坦起来了。

巨大的石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本身比照片看起来要雄壮的多。它在这不见人影的山坳之中屹立应该有着巨大的功用,然而此时它对于游人来说更多的是视觉的震撼,如果不是很赶建议注视一会儿,有心事的想心事,没心事的纯养眼。我忽就想到毛爷爷当年或许也被类似的场景触动了,于是写道:“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老有才嘞!

此处插播一幅不和谐场景。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看到气愤至极。喧嚣城市中的高贵的人哪,请有一点敬畏之心好吗?在这纤尘不染的青山绿水间,一切都是由天地造就自然孕育,这里容不得您的印有高度文明标签的垃圾!如果您不屑,请不要来;如果您来,请多带一只并算重的垃圾袋。叩谢!


说话间又有惊喜。我来到了名气大大的“黄毛培”(亦说“黄茅培”,我以村子自己写在墙上的文字为准)。一路走来,这是第一间现代建筑,毫无疑问是一处供游人休息吃饭的经营场所。门口摆放着水果和饮料,而店里只有老板娘模样的一个人,见有人来微笑着跟我打招呼,我请求借此处休息一下,她又笑着请我随便,看我满头是汗还叫我去厨房的水龙头洗个脸。本以为她会跟我推销商品,不想此外再无言语,好一番淳朴。我坐了几分钟,凉爽了好多,身上的疲惫消去大半。我问此处是古道的什么位置,“老板娘”说我已走了三分之一,顿时信心大增。抖擞精神,道谢,再奔前程而去。

时间,上午955


下面的路比较好走,都在树荫山坳之中。当然忽大忽小的溪流总归是一路相陪的,遥想古人肯定觉得是沿河开路是最理想的,因为水源是徒步必不可少的。



依旧静默的小路,让独行的我心思不觉飞远。感谢在这段时间里,我想了很多东西,有关于家庭的职业的思考,还有对那些已经远去的亲人和朋友的怀念。埋头生活在嘈杂都市中的人,大都碌碌一生,人们活着正真需求的是什么?我们付出了时间和健康,伴随着无处可逃的明争暗斗和虚情假意,收获着物质、维系着家庭……或许现实中的棋局摆定再无抽身的可能,但是永远不要放弃心灵上一点点纯粹呼吸的追求……只身在这青山的怀抱中,或许只是一瞬,或许已经收获半生!


转弯过后就是一段较为平缓的上坡路,但应该仍然是山脚下的路,只是稍高一些。


不多久再次来到一石桥,这是个三岔路口。参考攻略,此桥可能叫“清凉峰桥”,所处位置是通往“下雪堂”,总之不能直走了,要过桥!

到达此处时间为,1115


回看刚刚过来的路,可以确定一点——又是一条上山路。

这是我走出“下雪堂”不远回头拍的一段山路,就是青石板台阶,台阶较陡还比平的坡路难走,很累的事情,而且似乎上个不停……


去了你就知道,呵呵(据说聊天常止于“呵呵”)


……不堪回首的台阶过后,我终于感到饿了,吃了些东西继续上路,发现取而代之的是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而且仍旧是绵延不绝(此时当是精神和体力双重匮乏的阶段,心情更多了几分焦躁不安)。


咦!有个小房子,难道是“上雪堂”到了?(写错勿抽)

好吧,管他呢,眼睛一闭走吧,这辈子总归到得了“蓝天凹”的。


亲娘额,总算是看到这个牌子了,我受了多少劳累和痛心,总算是盼到了(抹眼泪……)

时间,12:48。


到了这里我再也不想走了,“蓝天凹”营地就像是我温暖的家一样了。我在此碰见几个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他们是从另一头过来的(骑车过来的还是抗车过来的?我没问出口),其中两人在高处招呼我过去看风景,我心想哥一路什么风景都看过来了,急个啥子哟。于是坐在凉棚里又吃上了,好放松、好凉快、好吃!边上的营地供应食宿,有一群人在大快朵颐,我10元钱要了瓶啤酒,嚼着火腿肠,吹着凉风……

……我为啥刚才不上来呢,在下面浪费时间;我为啥不带超广角镜头呢;我为啥…天啊,真美,超壮观、大气的美!天地群山尽收眼底,头上的云层缓缓滚过,空谷中只有嘘嘘的风在耳边吹过,似乎在告诉傻站在顶峰的我:此刻是你统治着一切。

……

请不要再联想了,我来过了,看到了,就好了。

深呼一口气,走上下山的小道,我有一丝留恋,更多的竟然是决绝!

时间:13:15。


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倒也不见得,只是确实膝盖承受的压力很大。而且要提醒广大驴友,一定要穿硬底的鞋,下山的路上硬石子很多,有的还挺大的。我这一路下去脚底实在硌得慌。


路边的山胡桃树,很诱人有木有?别犯傻,它们大都在悬崖边,去够它们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在“蓝天凹”的自行车爱好者提醒我,下山大约1小时的路程,我正常行走了大约55分钟看到了期盼的那条大路(水泥的哦,踩上去会很舒服的哦)!

时间,14:10。


走过一个村子,又走过一个村子,还是走过一个村子……我不记得几个了,我只关心浙基田到了没有,去昌化的班车在哪里停靠。于是我到一处就问一处,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前面,快到了”。


过了牌楼肯定是浙基田了,我看到了“临安”的字样,也听到了中巴的声音。Thank god!!

时间: 14:45 (也就是说上了大路还走了半个小时)。

好消息是,我终于走完了全程,下午三点都不到。坏消息是,攻略里说的下午三点发往昌化的最后一班车改时间了,16:30发车。而这个时候再出发到昌化要傍晚六点多了,我肯定赶不上最晚到杭州的车(据说四点多就没有了)。

幸好遇见同样要去昌化的两位驴友,三个人包了辆小面包车,150元,走高速再加15元。网上说的包车100元的价格也不知道是哪年的黄历了。

于是乎,15:00前往昌化;15:55到昌化正好赶上一班到杭州的车,25元一个人,中途停临安。虽说是走徽杭高速的,但是大巴开得好慢,到杭州五点多了。我大杭州城正下着雨,道路全线拥堵,我公交加打车加地铁,总算是到了杭州火车站(杭州称城站,还有一个东站要更远些)。

到苏州的火车只有一班有票了,晚上826G7388次,117.5元。




到苏州,打车回到家,十点半。整二十四小时的旅行就此结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