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河南 > 旅游游记

河南七日游

河南七日游
河南七日游
河南七日游
河南七日游
景点:河南/henan
出发地:合肥
目的地: 洛阳 龙门石窟 白马寺 少林寺 三皇寨 郑州 开封府 龙亭 清明上河园
入库时间:2016-08-09 11:12
游记浏览:22
旅行天数:7
游览景点:["合肥","南阳","洛阳","少林寺","郑州","开封"]
出发时间:2013-07-01
旅游简介:第一天南阳第二天洛阳第三天洛阳第四天少林寺、三皇寨06年8月20─21日 这几天心情特别好,宝宝在父母家里长得胖乎乎的,见到我们就呀呀地叫,非常可爱,已经两岁了,会说很多话,加之一个月前签了一份单,也...
旅行花费:2
游览月份:8
旅行游记

1 [第一天]南阳[第二天]洛阳[第三天]洛阳[第四天]少林寺、三皇寨 合肥 -南阳 -洛阳 -少林寺 -郑州 -开封

06年8月20─21日 
    这几天心情特别好,宝宝在父母家里长得胖乎乎的,见到我们就呀呀地叫,非常可爱,已经两岁了,会说很多话,加之一个月前签了一份单,也挣了一点钱,刚买了一部数码相机,所以这趟出差的同时,携妻一起去河南旅游,也见识一下中原的灿烂文化。 
    一大早就去买好了火车票,可惜没有卧铺,只能坐着到南阳了。车是晚上十一点十五分的,我和妻带好装备、吃的、喝的,一人一个旅行包,上了火车。一夜晕头转向,又不能好好地睡,折腾了一夜,火车总算在六点天亮的时候赶到了桐柏县停下小憩,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山间小城,空气清新,早晨的天空也异常清朗。这里也是淮河的发源地──桐柏山,当年电影《小花》就是在这里的取景拍摄的,每次路过这里,总想下来看一看,可总没有机会,而火车路过的“淮河源”的时候,更是让我有种跳下去的冲动。 
    过了桐柏,又熬了四个小时,总算到达我们旅行第一站,也是我出差的目的地,南阳。下了火车,我迅速将公事办好,然后悠哉悠哉地轻松起来,带着妻去看南阳最有名的玉器市场,赏玉! 

    因为是第一次到洛阳,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所以首先买了一份地图,再找宾馆。当时天色已晚,我们找了近两个小时才找到一家相对便宜而又干净、离车站还不太远的宾馆住下,然后去吃饭。菜上来之后,我才想起点过的菜叫芥茉青菜,点的时候没在意,这个味真叫人受不了!妻吃了一口就满脸通红、满眼泪花,对我是血泪控诉,而我也记起第一次吃芥茉的时候是如何吃不下也舍弃不了,不为别的,是因为当时吃的是澳洲大龙虾,舍不得!所以现在看到这份芥茉青菜,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再也不碰。
 

     远远的景区商铺,已在我们眼前,一路逛着,看着,有许多字画、唐三彩、小佛像、玉器等,全是些旅游产品,在这里最为集中,在合肥的城隍庙里也能见得到,只是唐三彩和字画吸引了我的注意,妻看中一幅虎,看了半天,让我用相机拍了下来,看过之后,这只虎画得还真是精彩!
 

    看过之后便觉得所谓的博物馆不过如此,出来便见到一眼的水和禹王池中的鱼,色彩斑澜,十分美丽!妻在池边高兴地学着宝宝的腔调:“抓住抓住……抓住抓住……”我也兴奋地口水直流!仿佛这鱼就在我的手上游动,我伸手便能抓住一条三、五斤重的大鱼,池里满是这种各色的鱼,水也是格外地清彻,上面的流水直下,池里长着一些水草,大树荫之下,令人感觉这山、水、人、鱼间,一种自然、和谐之美,真是人间的美景、美地、美物! 

    中洞和南洞里的佛像也都大同小异,窟内的石壁上刻满了小的佛像,整齐有致,让我非常惊讶,佛像后稍大一点的各种立式佛像姿态各样,无一重复,让人看了,不禁生出对佛的一种敬重,也生出对古代工匠的佩服! 
    离开宾阳三洞拾阶而上,便是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太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两个题记说明了造像的原因。永隆为高宗李治的年号。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太监为宫中的女官。沙门智运和内道场运单师,指比丘尼智运的号。因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运洞”。因窟内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 
    沿着崖壁上的栈道,整个山崖的一面,大大小小各种石窟,里面全是雕刻的各种佛像,听导游说在盛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原开始发展,朝廷也鼓励佛教传播,于是在这里,各种官商富豪都捐钱建寺,修佛祈福,上到武皇则天,下到平民百姓,都乐于此,也正是在那个时期,龙门石窟发展到极盛。 

    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卢舍那佛(披身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伽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费时约21年左右。 
    奉先寺的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主佛梵名“卢舍那”,按佛教说法,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本来之身;报身即佛经过长期修行而获得的“佛果”之身;应身即佛为“超度众生”而显现之身。卢舍那即所谓报身佛,译名“净惭”。主尊像为结跏跌坐中央的卢舍那,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丰腴典雅、眉若新月、双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震颤。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艺术魅力所在。两侧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叶形象严谨持重,少者阿难形象丰满圆润、眉清目秀。各恃立菩萨头戴宝冠、身挂璎珞、肩搭帔(pei)帛、下衣长裙有出水之势。这一铺雕像刻画出一种端庄而美丽又动人的风貌。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 

    一般说来,在佛学的教义里,佛、菩萨均为男性,而在龙门奉先寺的主佛却女性化,这是唐武则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别出心裁,破天荒将卢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妇女特有的形象。传说武则天集上述美德与卢舍纳大佛的形象几乎完全吻合。可见卢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真实写照。

在大佛前拍了几张照,逗留了好些时候,我们继续向前,山石间偶见一些泉坑,水异常清冽,在佛山上走了这么久,早已将带的一瓶水喝完,我忍不住将空瓶灌满,喝了一口,赞道:“真是好水!” 
    往后大的佛像少了,大都是小石窟,里面的佛像也较小,山壁上满是这样的石窟,我和妻也不嫌累,几乎大大小小的每个石窟都逛到,看一眼,虽说是不见得知道是什么佛,什么意思,如何意境,但大同小异,都差得不太多。下得山后,山脚下的一池荷叶,翠绿的,和伊河边的垂柳相映,将灰色的山石和黑色的石洞添就了生命的颜色,顿时活了起来。 
    逛完了西山石窟,我们出了门,上了漫水桥,过了伊河,来到东山石窟。相比较而言,东山上的石窟比西山要少得多,寺院也少,但遭到破坏的较少,保存相对完整。我们一行十来个人一起上山,看着山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东西,据说是保护昆虫和飞鸟的,让我感觉这四A级的景区还是名不虚传,保护措施做得还是不错的。 
    上了山顶,一个近百级的台阶上面一个石窟,我费尽了力气,腿早已不听自己的了,还是上了那台阶,上来后,才感觉此趟不虚,原来这是武承嗣,也就是武则天的侄子建的石窟,门口被铁门锁住,里面的佛像一个个完整如初,非常精美,可惜光线太暗,用DV也无法拍,DC的视角又不够,没办法,只能心里暗自祈福了一番,和妻一起下去。 
    下山来到礼佛台,对岸便是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看上去也小了很多,看来伊河还是相当宽的。在这休息了一会儿,我几乎将刚刚才灌的水喝完,这个东山一上一下的确费了不少劲。可这还不算完,面前就是香山寺!还要上山! 

    据导游说,香山寺曾接待过不少的历史名人,乾隆自不必说,近代的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曾在此小住,并亲手在寺内栽下了两棵柿子树,看着这一树尚未成熟的柿子,我口水直流,感叹不已!寺内的放生池里竟有不少的乌龟和不少的硬币,我随手丢进一枚硬币,但愿佛也能保佑我可以多挣些钱! 
    寺院不是太大,毕竟是建在半山腰,出了寺门,回头给妻拍照,才发现门联真是经典: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一种超然脱俗、绝于尘世的清风傲骨油然眼前! 

    白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其实说起来是墓,倒不如说是一个园林,在其墓边有一块刻着墓志铭并序的巨石,墓的四周是白氏移居新加坡的后裔子孙立的多块碑文,以及日、韩、东南亚的各国友人馈赠碑文,以此可见白居易是整个世界的影响力是多么巨大和广泛! 

    坐在商业街的餐馆里,隔着落地窗看着街上的游人来来去去,心情放松下来,才感觉到有些累,对龙门的景区这么长的路,我有些怀疑这是不是我自己走下来的,真有点高兴自己的身体还真不错。 

    吃完饭,我们赶回宾馆,取了包裹,乘车赶到白马寺,因为白马寺正好在洛阳的东郊,门口还能坐上去少林寺的车,所以我们正好去看看这座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

一路上的冷清让我疑惑是否走错了路,直到看见路标,车停在白马寺门口,我才放心下来。赶紧和妻向路边的人问去少林寺的车最晚几点,以好掌握时间,还好,最晚的车大约在5:40分,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去游览寺院,我和妻不慌不忙地进入寺内。 

    进入寺门,一座宏大的寺院展现在眼前,两边是钟楼和鼓楼,正前方两个高约四米的大碑,上面密密麻麻的碑文,已有许多看不甚清。沿着右边的道路向寺院的后面走去,就能见到观音殿,上书“慈航普渡”,妻在里面忙着敬香,我在外面忙着摄像。寺院里游客颇多,香火旺盛,让人不禁感叹不愧是中国第一座寺庙,名符其实!纵然离市区有十几公里,但仍是热闹异常,香客不断。往后是大雄殿,门外用栅栏拦着,不能入内。看着上面这三个字,有些诧异,别的寺院都叫做大雄宝殿,可这为什么没有宝呢?想想可能是因为这里是中国的第一座寺庙,仅这个名称就是绝大的“宝”了,所以这里的殿不用宝,似是不屑用之! 


    再往后,只见一座汉白玉白马,妻赶忙上前拍照,我却在此时看见不远处一只白色的兔子在地上吃着什么,忙把镜头对准它,慢慢移近,白兔见人不怕,也不躲,且肥硕得狠,估计是寺内养的。白马面前便是藏经阁,高台之上,颇为壮观,可惜门锁着,也没有人,我和妻上去看了遍,觉得看不到什么,便下来去向左边同样的一个高台楼阁,走近一看,原来是法宝阁,为珍藏各国首脑敬献白马寺的礼物,应是珍贵异常,可惜也是铁将军把门,里面什么也看不到,徒令人叹惜不已! 

    看完了法事,我们出了寺门,感觉整个白马寺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长方形,是典型的寺院建筑风格,面积也挺大,可惜的是里面大多是现代的重建,真正古老的风韵已是不存,即使现在建得再像以前,也失去了古代的风骨,我为此深感惋惜! 

    下了车,我们却傻了眼,因为不识路,走了一会儿,一个四十来岁的农村妇女过来问我们是不是住宿,我怕有诈,就先问了一下在哪里,听她的意思说起来不远,但实际上我知道应该不会近,所以我就没理她,自己走自己的,不料,这位农妇竟然一直跟着我俩,直到另一胖妇过来问,我一听她说就在少林寺门前不远,便答应跟着她走,那位农妇居然仍跟着我们上了农用车,一路昏黑,也看不清路是怎么走的,直到车停在离少林寺门前大约一公里半的所谓不远处,一个黑夜里的村庄灯火通明,一些小车散落地停在农户的门前,游客们在门前的亮处喝酒吃饭,看来是个食宿的去处,于是走进农家宾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终于住下,并在门前的灯火通明处开吃了起来。不吃不知道,一吃,却发现这里的菜着实贵得离奇,一顿在洛阳吃的饭菜仅需要50元,在这里却要80元,不过也就这一顿,将就着算了吧,况且跑了一天的路,流了一天的汗,累了一天,真的想好好吃一顿。 

    上了台阶,正赶上大雄宝殿门开了,进去上了一柱香,祈求来年多福。大雄宝殿的后面便是观音菩萨,妻见了便上去敬香,我转身向后看,一路向前的路上遍是莲花,妻向前走去,口里喊着:“脚踩莲花步步高!”惹得我跟在后面步伐不稳地跟着踩莲心。导游在边上的一个大缸招呼妻来看,说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少林寺里的炒菜锅,过去一看,果然在锅的沿上有“万历四年十一月少林禅寺……”的字迹,这一口锅竟如此巨大,塞两个人在里面洗澡也绰绰有余,导游说这还只是最小的,最大的比这还大三倍!因为当时少林寺里有两千多人吃饭,锅小了还真不行!



    等我将壁画一一拍照完毕,边上案旁戴着眼镜的和尚对我们说拜了菩萨有礼物相赠,一人一个玉佛。我们听了很高兴,便一人拿了一个,正当我看着洁白的玉观音像,和尚又说请施主留下姓名和地址,以便菩萨保佑,我们便照做,当我写好正准备要走时,和尚又说了,要使菩萨保佑,僧众们需颂经唱佛,请施主打发一点,听到此,我就感觉不对劲了,但转念一想,既然是打发一点,随手给个十几块钱吧,当我把钱掏出来时,眼见着那和尚一脸不屑地把手一扔:“颂经是一百天的,一天一块钱!”这时边上的导游说话了:“要给一百块的,两个人两百块!”我当时脸上就很挂不住,心里十万个不情愿,但行动却与意念相反,竟从钱包里抽出两张一百的给了那和尚,然后拉着妻出门,妻在边上看着也和我一样,碍于情面没说话,出来后,我心里便骂开了那和尚!­


    下来后,到达摩像边,看着浑身被摸得透黑的达摩,我也忍不住和妻一起再摸了几把。低下头一看,这个台阶的边沿全是石刻的和尚练功图,妻正饶有兴趣地一招一式地学着,阳光下让我想起电影《少林寺》里的无瑕,似乎同样地美丽!­


    出了天王殿,我才看到进少林寺的正门一路都是莲花步,两边各朝历代在少林寺里立的各种石碑林立,殿前一株老银杏树,据说和少林寺同岁,已有1500多年了,可奇怪的是,这棵银杏树从来没有结过果实,所以,僧侣和导游们都劝说没有结过婚或无子的人不要在此留影,只有有过孩子的人不妨。­


    在最老的塔前和妻留了几张影,导游便对我们说她的工作基本结束了,剩下的就是介绍我们去少室山上玩,索道的费用是25元,可以带我去坐索道的地方,而她就不上去了。听她这么说,正如我愿,她的工作总体让我感觉没有什么太高的价值,好在是免费的。其实有她带着我们走这走那,许多想看的东西就不能按自己的节奏去看、去观赏,现在她走了,正好。­


    到了路的尽头,原来是一座庵,非常小,这里就像是一个山里的人家,废弃了之后被改成了寺庙,让我有种受骗的感觉,纵然围墙上“南无阿弥陀佛”的字迹老旧异常,仍让我认为上此山不值!妻却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同时大呼小叫:“我来到了少林嵩山啦!”­

    下山后便上来一个三轮车主问去不去三皇寨,我不明了三皇寨为什么地方,有什么好玩,但早听别人说过是好玩的,又听他说来少林寺不去三皇寨等于没来,我便问怎么个去法,十元钱!自己爬山,非常好玩!­

    我问有没有索道,他说有,也是十元钱送到那,索道60元一人。因为心存侥幸,还觉得自己爬山还行,所以就上了车,一路上左绕右绕转了几个圈,过了几道岭,可到了山脚下一看,天哪!从这到山顶,也就是三皇寨景区的起点,索道的高站,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的山路,看看妻娇弱的样子,即使她能爬上去,可等我们爬上去的时候,再也没有劲去爬景区的山路了!还是打道回索道站吧!车主还不错,这次没收我的钱。­


    出了索道,是一个较大的平台,放眼望出,是一片丘陵和更远的山脉,这时边上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给我看看五行气色,说我有贵人相貌,我理也未理。我知道,一旦搭上了话,就没完没了,最后就得出血!沿着山路向前,上了栈道,只见一对洋人,一身旅行装,女的坐在地上,男的似乎在劝说着什么,好像两人在呕气。栈道下的山石层叠状,很是惊奇!一道石缝自下而上直至山顶,一块巨石在上,似要坠下,我不禁脱口而出:“这块石头别掉下来了!”­


    在我徜徉在山石之间,看着美丽的远景,正用DV拍得起劲,猛一看,妻已走到山路的尽头,隐没在山石之间,再也不见,我急忙奔去,原来是一块巨石将山路盖住,成一小洞,小径似是穿石而过,山石压得行人弯腰而行,很是别致!转过这道山,一条上山的道路,不时地听见猿猴的叫声,间或有人学着猿猴叫着,妻听了,也跟着大声地吼着,尽情地放纵声音在山峦间的回荡,兴致渐行渐高了起来!­


    过了大峡谷,再次攀级而上,行至一处,荫荫如雨,原来是山泉自上而下,打湿了山路,路边竟有一个小洞,洞前一处坑洼,积满泉水,用手一浸,冰凉不已,我立刻将随身带的杯子盛满,喝一口,赛如冰水,寒牙凉肚!放在身后裤袋,不一会儿竟凉得我不得不抽出来,再也不能放了。走了这么多的山路,大汗淋漓,赤脸红眉的,随手把玩,当作凉手凉脸的冰袋倒也不错,真能使人神清气爽!­


    从少林寺山门到公路,有大约二公里多一些,一路上还有少林寺的武术表演,可正是为了看这个表演,让我知道了这里的民风原来如此!表演门卫看了我们的门票后不让进,我很纳闷!忙问为什么,门卫让我们自己看看门票上的时间戳,我一看,原来是十天前的日期,813日,于是争辩说老乡给我们买的,少林寺都能进,为什么这里不能进?门卫却说谁买的去找谁。我无话可说!原来宾馆老板拿着过期没验的团体票给我们,和导游、门卫互通一气,等于他们一起私吞了我们的200元钱!这让我有点生气,但再一想,不就是一个武术表演没看成嘛!其他的我又没损失,也就算了,况且现在累得连一步都不想走,还能返回宾馆找店主?店主现在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出了车站,向北走一会再转个弯就能看见大相国寺了,我曾在寺边的一个宾馆住过一次,价格不贵,条件尚可,于是这次仍是住那里。安排好后我们轻松出门,看见一个灌汤包子小店,早听说开封的灌汤包子是比较有名的,所以这次我们也点了一笼,尝尝味道究竟如何,可惜吃过之后,感觉一般,也许这家的包子并不是最正宗的,还不如我小时在家乡六安吃的小笼包子,那种鲜美无可比拟,其实两者外观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吃完后,和妻商量,准备买一短裤,因为这两天穿的长裤爬山走路,热得不行。大相国寺边上就是一条商业街,类似合肥的城隍庙,什么都有卖的,进去选了半天才挑了一条大肥短裤,回宾馆换上,顿时感觉像换了个人似的,爽极了!






 

天王殿后即是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所在——千手观音!






 

开封府规模挺大,是现代仿古、复古建筑,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依北宋营造法式建造,门票50元/人,建筑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府前的广场就很有气势,前面是包公湖,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遥相呼应,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是国家4A级景区,游人很多,也有不少人在湖边钓鱼,想起他们的生活真是令人羡慕,闲散优哉,不似我整日到处奔波,为生活忙碌!真想有朝一日也和他们一样,整日闲来无事,可以放慢生活的节奏,舒展一下筋骨,享受这闲情雅趣!

在建筑形式上,开封府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布局规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它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九个展区:

1、以仪门、鸣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题的府衙文化区;

2、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题的包拯传说文化区;

3、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题的道教文化区;

4、以典狱房、牢狱为主题的刑狱文化区;

5、以桂籍堂、拱奎楼为主题的教育科举文化区;

6、以英武楼、校场为主题的游艺文化区;

7、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题的府尹人文文化区;

8、以宋太宗宋真宗为主题的潜龙宫帝王文化区;

9、以范公阁、曲桥明镜湖、弦月山为主题的休闲文化区。[5] 

树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就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提醒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其北面的“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在告诫官员们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绕过戒石铭,便是开封府的正厅,是北宋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

处理政务以及府衙举行重大活动,公开审理要案的地方。大堂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大堂前就是大家熟知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令人望而生畏。梅花堂坐落在一个梅花飘香的小院之中,它是传说中包公倒坐南衙的地方。




 

 进了府中,先是一通拍照,拿着锣、鼓棒,装模作样地摆弄姿势,拿着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作铡美样,再端坐案中,享受一下当包公判案的感觉,真是有些忘乎所以!



 

其后的小楼,叫“桂籍堂”,它是每次科举之后,开封府把本府中举的考生重新造册,在孔子像前隆重举行“入桂籍”典礼,尔后就把名册珍藏在这里的地方。



↑开封府的西南角是刑狱文化区,也称“府司西狱”。 




 

明礼院坐落在开封府的东北角,是开封府的科举教育文化区。院内的建筑是“拱奎楼”,它的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



↑清心楼上远看包公湖,开封府前的照壁、旗杆、广场,很是气派。







府衙前的钟、锣。



 ↑↓演员、群众参杂其中,一起互动,还有小奖励,即赠送和演员合影的相片。



 ↑戏演得还挺热闹,官衙、衙役、刁民、婢女、伴奏一应俱有。

 


↑有的衙役精神不太好,可能昨晚没睡好?



↑这个表演是南方众小国来献贡的场面,并有显著的民族特色。




↑还有孔雀舞。

 

游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天色已晚。出了开封府,在包公湖附近转了转,感觉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真是比较慢,人们都不慌不忙,很是惬意,这里的人力三轮车非常多,师傅们要价也非常便宜,一元两元都可,通常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要价都不会超过2元,若是玩全部开封的15个景点,总共只要15元,而且师傅在景点外专门等候,玩完给钱,让人感觉很好,旅游城市的规范从这一点上体现得很足,也说明市民的素质也还挺高。

晚上带妻去包公祠附近的夜市摊点吃晚餐,可能是没找对地方,在路边的大排档随便吃了点,回宾馆睡觉。

 

8月25日

早醒,多年的习惯,早起,还是在门口吃了小笼包子,乘观光三轮车到龙亭,这里是最后一站,先一条较长的仿古商业街,大清早的,多数还没有开门,一看时间,才八点半多一点。慢慢晃到龙亭的大门口,见里面陆陆续续地出来一些演员,九点整时,正式开始迎客表演。




↑不得不说,开封在旅游城市中待客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也比较有特色,整个城市对待陌生人都比较热情,河南人的豪爽让人舒心悦情。 




↑一张不够。 




↑一起再来一张,其实还有好几张,就不一一上图了。 




↑这个是当年皇城的沙盘,也不是很大嘛! 




↑这个石墩不知是做什么用的,先来一张再说。 




↑节目上演,首先一轮歌舞,然后主事太监过来说明情况与规则,皇帝要招婿,文武百官、新进科举里都找不着合适的,要在现场观众里选,只要答对问题,便可使公主满意,纳为附马。 




↑一轮题目之后,歌舞升平!一个简单的问题被我抢答对了,本人荣幸地成为了附马,妻在边乐得合不拢嘴,赶紧拍照! 




↑宋徽宗的字,瘦金书的创造者,非常有才的皇帝,可惜治国不怎么样,最后也没善终。 




↑演兵场门前。 




↑天波杨府的钟楼。 




↑这个孝严祠里敬奉的全是为国献身的杨家将,一门忠烈,留芳千古!

 




↑后花园里的凉亭和池里的鱼,都很大,你在岸边一拍巴掌,鱼群就全过来了,很是可爱!

 




↑指给你看,清明上河园。

 

之后去碑林,可惜拍了几张都不清楚,没什么效果,图就不上了。一直到下午四点出来,一个很累,而且相机、DV里的卡和录像带全用满了,也记录不下什么了,这是个教训,以后要多备卡、带,电池。

因为时间的问题,晚上六点的火车从开封到合肥,清明上河园就没进去了,因为在外看到里面,有个大概的了解,留个小遗憾,待以后带孩子来一起玩。

从20日出发,到今天是第六天,回到合肥要在明天上午7点,算7天吧,这7天绕河南转了一圈,到了南阳,洛阳,登峰,郑州,开封,虽说去的地方不多,但粗略感受到中原文化的灿烂,民风的豪爽,美食的诱惑,关键是和妻一起感受和分享,放松心情的二人世界机会是不太多的,这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次满意的旅行,也愿大家也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幸福,再分享给大家!


PS: 因为是时隔8年的旅行,现在重新拾起来,许多事已淡忘,记得不周。图片仅一张经P过,就是把皇上的脸换成我的,其它的全部原始真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