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见:粤东历史文化名城行 第三站 梅州

阿见:粤东历史文化名城行 第三站 梅州
阿见:粤东历史文化名城行 第三站 梅州
阿见:粤东历史文化名城行 第三站 梅州
阿见:粤东历史文化名城行 第三站 梅州
出发地:惠州
目的地: 梅州
入库时间:2016-07-24 19:34
游记浏览:31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梅州","世界客都","黄遵宪","中国客家博物馆","客家公园"]
出发时间:2014-11-25
旅游简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客家文化之旅今年清明前后,华南地区逢多年少有的阴雨天气,广东沿海地区多地出现大到暴雨,一些地方24小时降水量超过一百毫米,正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 选择在这个时机去探访粤东的历...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4
旅行游记

1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客家文化之旅 梅州 -世界客都 -黄遵宪 -中国客家博物馆 -客家公园

今年清明前后,华南地区逢多年少有的阴雨天气,广东沿海地区多地出现大到暴雨,一些地方24小时降水量超过一百毫米,正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

      选择在这个时机去探访粤东的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是出于天气的考虑——不热,但不期而至的大雨却成了此行的主题:下雨,天天下雨,天天下大雨,天天下大暴雨。

      哪儿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啊?分明是清明时节雨哗哗!登山靴成了雨靴,雨伞根本挡不住从天而降的水柱,衣服里里外外都是湿的——里面是汗水,外面是雨水。

      但是,风景就在前方,道路就在脚下;

      心情还在,热情还在,雨就无法阻挡穿越迷雾的眼光!

      走,人在路上,雨挡不住前行的脚步! 



































       梅州的兴趣,缘于对客家人和对客家文化兴趣。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因战乱、饥荒,大批中原汉人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或东移,或南迁,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但因迁移而形成一个特殊的族群,形成自己有别于其他族群的特殊的语言(方言)、习俗和传统的,却只有客家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不断的南迁而形成客家人这样一个族群,又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化事件。

       梅州市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 1994126日至8日在梅州市百花洲影剧院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

       梅州有一个集中展示客家习俗、客家文化的地方,它就是中国客家博物馆。到了梅州的第二天,我便直奔此次梅州之行的目的地、中国客家博物馆所在之地——客家公园。 

       中国客家博物馆是在2005328日奠基兴建的,200710月由梅州市政府批准成立梅州市客家博物馆,200848日落成并对外开放。20086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广东客家博物馆,20092月经国务院批准冠名中国客家博物馆。 

       一些相关的资料说,中国客家博物馆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其实我觉得叫客家公园可能更合适,因为走进这个大门后,里面有几个馆,包括主馆中国客家博物馆和分馆黄遵宪纪念馆、大学校长馆、将军馆,另外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类的配套设施。 

       走进大门,看到了一口井,井沿上赫然四个烫金大字饮水思源,当时心为之一震:这个源是指遥远的北方祖籍还是眼前的南国?抑或是思念难忘的祖先故土还是感恩生养成人的南方大地?一种背井离乡的辛酸和长途跋涉的艰难一开始就给我的梅州之行定下了一个基调。 

       没有一个族群的今天和自己的昨天象客家人这样密不可分,饮水思源放在这儿,真的是最恰当不过了,体现出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更体现出客家人直到现在还是亦客亦主的特殊心态。

       中国客家博物馆由主馆中国客家博物馆和分馆黄遵宪纪念馆、大学校长馆、将军馆组成。这是主馆客家博物馆,是最大的一个馆。 

       进门后迎面的墙上,有一个巨大的、客家人的字,心里又是一震:为什么要把而且是这样巨大的一个刻在这里? 

       据研究,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有过五次或六次,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客籍民族学家罗香林为代表的研究学者认为,客属民系自晋朝以来,一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并在这五次迁徙过程中繁衍发展而来的。其中前三次对客家民系的形成至关重要。

       第一次在两晋时期,始于永嘉之乱,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第二次始于唐代,小部份北方人因安史之乱,由长江流域迁往相对安宁的闽粤赣交界;

       第三次在两宋时期,北方民族入侵,又有一批汉民迁往赣闽粤地区,与更大量的畲、瑶等少数民族逐渐交融,最终在宋朝后期定型,发展成为客家民系。

       第四次是清朝初年,赣南由于满族统治者的蹂躏以及瘟疫发生,人口锐减,加之闽西和粤东人口膨胀,清政府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一部分沿海客家人又回迁赣南,另有一部分由粤东迁往四川

       第五次在清朝中后期至近代,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往沿海,大量移居海外。 

       很难想象在几个世纪之中,这样一批又一批人离开生养自己的地方,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拖儿带女,扶老携幼,一步一步,用双脚丈量着几千里的路途。前方在哪里?前方有什么?一个个未知,一个个疑问,在汗水和血里逐一展开,没有答案,也没有人给他们答案。我想他们在迈出离家的第一步时,就把生或死交给了命运,交给了路途。 

       来的都是客,但并不一定总是受欢迎。当人口激增、生存资源变得紧张的时候,矛盾甚至争斗便在所难免。明清时期南方的族群混居地区,先住民和后住民之间曾经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等的激烈冲突,史称土客冲突,其最高峰是清朝末年发生在广东的土客械斗。

       土客冲突发生的地点很多,凡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如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的许多地方都曾经发生过。土客冲突发生的时间跨越度也很长,从明朝中期到清末,但绝大多数土客冲突均发生在清末(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十九世纪末)。 

       过去是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现在还在饮水思源,一千多年了,客家人始终是根在北方而居在南方,始终没有自己角色的定位,简而言之,客家人始终在一个主不主客不客的夹缝里生存,强调就成为一种存在的凸显,强调就开始具有生存的意义。突然之间我感觉到,博物馆里那个巨大的字其实不是刻在墙上,而是在千年之中一直刻在客家人的心里,刻在客家人的骨子里。

       所以,当我请博物馆里一位漂亮的客家妹妹(工作人员)对着我的镜头说一句客家话,她说的是——我是客家人!那一瞬间,我几近热泪盈眶。 

       客家博物馆的宣传小册子上,也是一个大大的 

       博物馆楼顶上的建筑——水和房屋。没太明白什么意思。还是饮水思源吗? 

       说老实话,中国客家博物馆让我有那么点失望{或许是我之前的期望太高),博物馆的学术性不高——对客家文化的形成没有专业的展示,对客家文化的研究也没有权威的介绍;相反,博物馆的娱乐性过强,太多的粗陋模型,太多的旅游商品;另外,博物馆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布展方面也有待提高。总之,馆内固定陈列的《客家人》主题展览,有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还就第一部分有比较强的可看性。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先介绍了主题馆客家博物馆。其实进了客家公园,首先到达的是大学校长馆。 

        大学校长馆设在先勤楼。  

       馆内有说明,说自晚清到现在,担任过或现任的大学校长、副校长或书记的梅州籍人士有236人。 

       对什么人担任过什么学校的校长书记本人兴趣不大,至于是不是梅州籍更没什么实际的意义,梅州以外的客家人有了什么成就,同样也是客家人的骄傲。说句题外话,往往是越小的地方越是喜欢强调某某名人的本地籍贯,其实一个地方的自信不是由这个地方出了什么名人建立起来。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先勤楼这幢建筑。先勤楼是一幢建于20世纪3040年代的砖混结构二进二层两横四合院式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它的式样和布局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但又根据广东湿热的地理环境,在建筑结构以及细部做了大量改变,通、漏、透的处理手法是北方四合院所没有的,而更多的改变是在于对雨水的处理上,一些排水手段和设施也是出于对广东多雨气候的考虑而建造的。

        中国客家博物馆也就是客家公园里面还有一个将军馆。

       将军馆所在的纯厚楼位于周溪河畔。

       看到这密密麻麻的名字,来不及细数,先看看将军馆的介绍,原来这个馆介绍的是从辛亥革命以来至今(1911—2007)的梅州籍的将军。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过去的现在的,林林总总有545人。 

       既然冠以中国客家博物馆,就应该跃出梅州一地的小范围,把目光和视野放及整个客家这个大世界;正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崇文尚武的传统,才培育了客家人一代又一代文武人才。实际上这是客家世界包括梅州在内的传统。中国南方的热土容下了客家,而梅州就更应该容下整个客家世界,这才是世界客都应该具有的气魄和肚量,也才是世界客都真正的实至名归。 

       和大学校长馆的先勤楼一样,这幢将军楼所在的纯厚楼同样是一幢特色鲜明、美丽实用的建筑。 

       同样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式样,但同时有具有鲜明的岭南风格。纯厚楼和先勤楼一样都可以是一面镜子,看看我们现在的民居我们现在的住房到底缺少了什么、丢失了什么。  

       中国客家博物馆内有一个最大的藏品,这就是达夫楼。达夫楼的主人是旅居毛里求斯的黎达夫,建于1935年。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客家围楼。漂泊海外的黎达夫晚年叶落归根,回归故里之后置田建屋,由于受到国外风土人情以及西洋文化思想的影响,他采用了传统围龙屋加以西式装修的做法,使整幢建筑具有异域气息。  

       据说在当时规划客家公园时,曾有人提议将达夫楼拆除。 

       后来又将它作为客家公园的旅游中心和旅游商场。20101118日,达夫楼作为中国客家博物馆分馆——客家匾额馆正式对外开放。这幢美丽的建筑才算是派上了美丽的用场。  

       达夫楼内展出107方精品客家匾额,从不同侧面诠释了积淀深厚的客家文化,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风情。这是全国文博界首个集中展示和系统研究客家匾额的专题馆。

       匾额是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集合了书法、篆刻、雕刻等艺术的精华,是一种集收藏性、观赏性和艺术性为一身的特殊文化载体。

       馆内的客家匾额陈列,分功名匾、寿庆匾、商号匾、门楣匾、堂号匾、功德匾、综合匾七部分,展陈手法与古民居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完美演绎出匾额中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和浓郁的风情。

       客家匾额表达了客家人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欣赏趣味,反映了当时客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这块匾挂在客厅中,应该是一块堂号匾。 

         西式的建筑风格,中式的家居布置,将近八十年的岁月,达夫楼风采依旧美丽迷人。 

       梅州客家公园是2005年由梅州市委市政府斥资1.3亿元改造建设的。这里原来是梅县造纸厂,达夫楼曾经是造纸厂的厂房,这个造纸厂最初也是由黎达夫的儿子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与梅县合资开办的。现在的客家公园内除了客家博物馆、大学校长馆、将军馆、客家匾额馆外,还有一些比如广场、小桥、亭廊、流水、池塘等园林景点。 

        这个桥算不上是小桥,因为跨周溪河而建,又建成了拱桥,所以显得高且大,与周围不太协调。不过跨这个桥而过,出一小门,便可到客家公园的另一个绝好的去处——黄遵宪纪念馆。 

       黄遵宪纪念馆,由黄遵宪书斋人境庐以及故居荣禄第和民居恩元第三处相连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成,占地面积23亩。黄遵宪纪念馆是收藏、陈列、研究近代中国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变法先驱、爱国诗人黄遵宪的专题馆. 

       黄遵宪(1848427日-1905328]),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梅县东区下市角),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生于广东嘉应州。四岁读书,十岁学诗。1876年中举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戊戌变法前后中国的诗歌发生了一场改良运动,被称为诗界革命。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主将,是嘉应州的一代诗宗。他曾辑录了客家民歌九首,收入《人境庐诗草》之中,大大地提高了客家歌谣的社会地位。梁启超说:近世诗人,能镕铸新思想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公度之诗,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群推为大家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赠梁任父母同年》

       这首诗是黄遵宪于1896(光绪22年丙申)书赠梁启超的诗之一。黄遵宪痛心于英占香港(1842)、日占台湾(1895),在诗中呼吁国人像杜鹃一样忧国,像精卫一样坚持努力,以制止国土分裂。

        作为一名爱国诗人,黄遵宪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但作为一名封建官僚,在政治上他是相当保守的。黄遵宪曾于1882年(光绪八年)至1885年出任清政府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他亲眼目睹了188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但是这并没有启迪他思想革新,反而使他愈加保守。黄遵宪作《纪事》 一诗记载了美国总统大选的情况和感触,得出了共和政体万不能施行于今日之吾国的结论。同样,在诗界革命中,梁启超、黄遵宪等强调保持旧风格,使得这场诗界革命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成效不大。 

        荣禄第是黄遵宪故居         荣禄第从整体建筑到细部装饰,极具文人传统、客家风格。  

       因为地形地势的关系,房子可能做不到完全正南正北,但门却是一定要座北朝南的。这种情况在梅州随处可以看到, 黄遵宪纪念馆的第三个去处也是最有情趣也最能反映出清末文人们的生活情趣的地方是人境庐。人境庐取意于东晋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的名句。1884年春,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门楣上的人境庐三个字,为日本书法家大域成濑温所书。 

       入境庐面积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里面有会客厅、书房、卧室、书室等。

      

       201341日到201347,整整一周的时间,我历经惠州潮州梅州三地,以一个驴行者的身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赏、品评这三个位于广东东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游走于他们的历史之中,迷失在他们的山水之间,为他们的历史文化所吸引,为他们的湖光山色所倾倒。

       对这三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从无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收获颇丰,此行的经历,正验证了那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管天公不作美,七天中有六天滂沱大雨,使得我的出行计划困难重重,一些本应非去不可的地方因为天气未能成行,但2013我的粤东历史文化名城行仍然是受益匪浅,不枉此行。

 (感谢作者阿见提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