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陕西 > 旅游游记

兴庆宫

兴庆宫
兴庆宫
兴庆宫
兴庆宫
出发地:西安
目的地: 兴庆宫
入库时间:2016-08-10 05:42
游记浏览:23
旅行天数:1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1-05-12
旅游简介:交大校址  唐长安城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唐王朝的国都。全城东西向+四条大街,南北向十一条大街,总共二十五条大街相互交错,彼此平行,笔直宽敞,极为整齐。以此形成的坊(里)布局,极象围棋盘上的方格,这正...
旅行花费:0
游览月份:4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前序

 交大校址

  唐长安城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唐王朝的国都。全城东西向+四条大街,南北向十一条大街,总共二十五条大街相互交错,彼此平行,笔直宽敞,极为整齐。以此形成的坊(里)布局,极象围棋盘上的方格,这正如白居

易诗中描述的那样:”百千家似曰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初全城1O8坊,后增为110坊,开元后又减到109坊了。坊(里)的称呼,隋文时称”坊”,隋炀帝时改”里”,唐代又称“坊”或以“坊”、”里”并称。在白居易诗里,大多称”里”。
  白居易第一故居东亭所在的常乐坊位于唐兴庆宫的南面,长安城东大门一一春明门之内,道政坊居北,次南常乐坊。两坊东距唐夹城和东墙基,西面与唐东市相毗邻。常乐坊之南是靖恭坊,再南为新昌坊(青龙寺位此坊内)。
  据文献记载:常乐、道政二坊东西各长650步(955.5米)南北各长325步(477.75米);两坊间东西街宽47步(69.09米)。据考古实测:常乐、道政两坊东西各长1125米:常乐坊南北544米,道政坊500米;两坊间街宽44米。
  从考古实测得知,现今西安交通大学校园正坐落在唐长安城常乐、道政二坊的旧址上:
  1.据考古钻探(见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一文):“唐兴庆宫位于今西安城东郊。东至亢家堡西106米,西至经九路东90米,南至纬十街北84米,北至东窑坊”。今日西安交通大学校园西围墙之外即是经九路,校园北面的咸宁西路便是五十年代的纬十街,校园北大门对面的兴庆宫公园就是在唐兴庆宫部分遗址上修建起来的。校园正居经九路之东。今咸宁西路(纬十街)之南,也就是唐兴庆宫之南
  2.据考古发掘(见马德志的《唐长安兴庆宫发掘记)):“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位于宫城的南墙处,西距西宫墙125米楼址呈长方形,现存柱础东西共6排,南北为4排。从柱础来看,楼址东西广5间(26.5米),进深3间(19米).其面积为500余平方米。”根据实地丈量,楼址中心东距公园南门中轴线98.75米。今天,交通大学的思源学生活动中心、钱学森图书馆、腾飞塔、校北门与兴庆官公园南门正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
  3.根据考古探测:“春明门居东城墙自南向北46oo米处,即今之纬十街偏北地方。其地西距今之纬十街起点约1320米,东距经五路十字口约340米”。这里的纬十街,现为咸宁路;五十年代的经五路,后称金花南路,现为东二环路。经五路十字口之西340米,正处今交大商场街北口十字(坐标为:x=7976.164y=16400.340)偏东处。而春明门遗址应当在今商场街北端偏东、咸宁西路北沿处。唐长安东城墙正沿交大商场街东沿穿行而过。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出,交大校园以及一村和化工学院正居唐长安城东大门——春明门之内、东城墙之西、春明门大街之南。
  4.学校征地档案查明:西安交通大学自校园西墙到三村东墙东西宽度为1538.64米,校园南北长度为1084.432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校园东西宽度大于两坊东西宽度,且交大二村、三村尚坐落于唐城之外。而校园南北长度(1084.432米)则与两坊南北长度加坊间街宽的1088米之数相差无几。这就是说,今天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包括交大一村、附中、职教学院以及化工学院一带,也包括黄甫庄和南北沙坡村在内)正居唐代常乐、道政二坊之地。
  白居易第一故居东亭所在的常乐坊位于唐兴庆宫的南面,长安城东大门一一春明门之内,道政坊居北,次南常乐坊。两坊东距唐夹城和东墙基,西面与唐东市相毗邻。常乐坊之南是靖恭坊,再南为新昌坊(青龙寺位此坊内)。
编辑本段文物建筑  西安市文物局2007年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主楼群列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主楼群修建于1956年到1958年,设计造型古朴典雅、端庄大方。
  在古建筑遗址林立的西安,解放后建筑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还是首次。据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孙福喜介绍,其他城市也有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当代建筑。“如今我们对近现代文物越来越重视了。历史好比一本书,是一页页地翻过去的。近现代和当代的文物也成为那个时候历史的见证。”孙福喜说。
  作为解放后我们过国家最早一批西迁的教学单位,在黄浦岸边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通大学,在56年的时候决定迁西安,该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确定,进一步说明了,西安政府对交大西迁的重视,对历史的尊重。那么这样一来,以后谁也不可能随便的把交大西迁时候所留下来的建筑随意拆除。同时,也为以后研究,考证交大西迁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兴庆宫

 兴庆宫,是唐玄宗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号称“南内”,为唐代长安“三内”之一。宫内原有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等建筑物。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大唐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万方来朝,唐玄宗、杨贵妃常在兴庆宫内举行大型国务活动、文艺演出,因而在唐诗中留下无数佳作名句,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便是起源于兴庆宫的沉香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今日建有兴庆宫公园,是1958年为配合交通大学整体西迁,在唐代兴庆宫遗址上修建的,沿用当年兴庆宫的池、堂、楼、亭方位和名称而设计,现沉香亭是在唐代沉香亭原址仿建的。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兴庆宫现址位于西安碑林区和平门外咸宁西路北,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北门外,1958年建成新中国最早的大面积占压遗址的文化公园
编辑本段建造历史  唐代兴庆宫 兴庆宫,位于唐代长安城东门春明门内,属于长安外郭城的兴庆坊(隆庆坊),原系唐玄宗登基前的藩邸。 沿革李隆基作为藩王时,与其兄宋王等同住在长安繁华地带东市附近并有园林景胜的隆庆坊,号称“五王子宅”。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唐玄宗(唐明皇),为避其名讳而将隆庆坊改名兴庆坊。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将其同父异母的四位兄弟的府邸迁往兴庆坊以西、以北的邻坊,将兴庆坊全坊改为兴庆宫。 开元八年(720),在兴庆宫西南部建成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 开元十四年(726),兴庆宫建造朝堂并扩大范围,将北侧永嘉坊的南半部和西侧胜业坊的东半部并入。 开元十六年(728)经扩建,正式成为玄宗听政之所,号称“南内”。 开元二十年(732),在外郭城东垣增筑了一道夹城,使得皇家可以从兴庆宫直接与大明宫、曲江池相通。后来在兴庆宫南侧又增筑了一道夹城。 开元二十年至二十四年(732~736),向西扩建花萼相辉楼。 天宝十年(751),在兴庆殿后增建交泰殿。 天宝十二年(753),维修宫垣。 1957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兴庆宫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古勘察。 1958年初,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协助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以西南部建筑遗址为主的发掘,配合“兴庆公园”建设,清理出十七座建筑遗址。 平面布局唐玄宗即位之初,标榜廉洁、勤俭,所以这一时期他在兴庆宫建造的几座宫殿与大明宫相比,规模并不大。兴庆宫历经扩建,宫城占地东西1080米,南北1250米,总占地达2016亩。 兴庆宫平面为长方形,布局一反宫城布局的惯例,将朝廷与御苑的位置颠倒过来,由一道东西墙分隔成北部的宫殿区和南部的园林区。兴庆宫四周共设有六处城门,正门兴庆门在西垣偏北处,西垣偏南有金明门;东垣与兴庆门相对为金花门,东南隅为初阳门;北宫垣居中为跃龙门;南垣居中外垣为通阳门、内垣为明光门。朝会正殿兴庆殿建筑群位于兴庆门内以北,建筑群坐北朝南,前部有大同门,门内左右为钟、鼓楼,其后为大同殿,再后为正殿兴庆殿,最后为交泰殿。北门跃龙门内中轴线上,正殿为南薰殿,宫城东北部有新射殿、金花落等建筑。南部的园林区以龙池为中心,池东西长915米,南北宽214米,池东北岸有沉香亭和百花园,南岸有五龙坛、龙堂,西南有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等。[1]池西南发掘出17处建筑遗址,文献所记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等大概就分布在这一带。相传龙池中曾大量种植荷花、菱角和各种藻类的隐华植物,池南岸还种有可解酒性的醒醉草。东宫垣东侧有夹墙复道与大明宫、芙蓉园相通。 宫内出土装饰瓦件种类甚多,仅莲花纹瓦当即有73种,又有黄绿两色琉璃滴水。

2 开销

3 后续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