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回归篇

西藏
西藏 xizang
经纬度:91.11764
29.661051
旅游评分:4.8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9 16:29
游记浏览:23

8月25日
这次旅行应该不算作漂泊,但电话里每每听到两个孩子的呼唤,突然意识到:想家了,该回归了。

清早自兰州来到甘南的拉卜楞寺,路况时好时坏,260公里4个多小时到达。阴天,拉卜楞寺给我第一印象是大。

甘南风景一般,或许是因为刚从西藏回来"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原因吧,这里的僧人说话生硬,待人远不如西藏僧侣热情.最抢眼的是寺庙周围的转经桶出奇的多,大概有1500多个.

正赶上拉卜楞寺召开辩经大会,僧侣们在辩经堂内大声用藏语辩经,胜方发给文凭,负方则被全体僧侣哄堂大笑以示羞辱.
辩经堂内禁止拍照,参加辩经的僧侣一律赤脚入内,靴子则胡乱丢弃在走廊和台阶上,我纳闷:他们出来时还能找到自己的靴子吗?

和辩经堂内的严肃气氛相比,外面童心未泯的小喇嘛到是相映成趣.

路遇一位单身从广州来旅游的MM,她带我们住进了当地的武警支队,15元/每人,干净、安全、还有战士24小时站岗守护,我们相约转天一起去桑科草原和甘加草原的八角城。

8月26日
桑科草原距拉卜楞寺只有不到10公里,太令我们失望了:本来风景平庸的地方被野蛮地分割成许多块建起了所谓的“度假村”,而且遍地狼籍,气得我们连车都没下就掉头走人。
甘加草原在拉卜楞寺东40公里,风景不错,道路极其艰难,草原深处坐落着著名的西汉时期古城---八角城。

八角城入口
八角城四面环山,冬暖夏凉。城内至今还居住着80多户500余口,为汉藏混居。

仔细观察了一下八角城的结构。竟和我们现在高层建筑基本相同,大叹不如古人。城内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乌托邦式的地方。

敲开一家藏族民居,老两口皆80余岁,慈祥善良,从屋里拿出自己打的燕麦馍馍请我们品尝,松软香甜,好吃。

临别前将带来的笔记本和学习用具分发给村里的孩子们,一位藏族大哥大老远跑回家拿来一个馍馍送给我们,真情令人感动。嘴馋已经吃了少半个,剩下的28日到西安时请弟兄们尝尝。
因为来时的路太难走,决定走另一条路回去,不想上了贼船:天色漆黑一片,根本看不到路,有路也是泥泞小径,车陷进泥潭两次,幸亏有两位MM和一位女藏族同胞帮助推车才化险为夷,车在茫茫大山里绕了两个小时才找到公路。从始至终大家心态平和,有说有笑,看着千江月的样子,不知怎么想起了视死如归的江姐,哈哈。
抬头看看月亮,快月圆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在脑中萦绕,月圆时,我也该回家了.......

8月27日
睡了个懒觉,10点半从拉卜楞寺动身至天水.本应该返兰州走高速.查看地图觉得可以绕过兰州和定西直接从辛店--临洮(音桃)--渭源--陇西--武山--甘谷--天水.全长490公里,比回兰州走近100公里,但不知路况如何.经举行全体大会(共2人)表决,本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的精神,决定冒险走一遭.

到底实践出真知啊,全程只有不到10公里烂路,其余全是新铺的金光大道,过路费只有10元,沿途空气清新,山色怡人,民居古朴.当我拍这张照片时,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大哥从旁边的地里现摘了一大包蚕豆送给我们,西安FB时又多佳肴一道.

沿途又发现一古迹,动作配合留念.

傍晚到达古城天水.天水的铁板烤肉有名,再难找的地方也难不倒馋嘴的人.

烤肉摊偶遇一英国籍老外安东尼,已经喝了7瓶啤酒有点小高,我们“变简为繁、变易为难”地为他讲解了中文中“摔、砸、掰、磕、撞、扔、捻”的用法,说的这位本已经晕菜的老外更加五迷三道。大笑着和这位仁兄合影后说“BAY”。

已进入河北境内,今晚下榻邯郸。
今天下午2:30分在西安十里铺上高速,经过7小时高速晚上9:30分到达邯郸古城,刚刚简单FB,现正在等待观看奥运闭幕式。 

连霍高速上休息站: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