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到达海南

海南
海南 hainan
经纬度:110.32994
20.044078
旅游评分:4.8分
旅行费用:¥8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9 05:17
游记浏览:24
游记目录:

啰嗦了一堆,也终于到正文啦,如果你想看天涯海角亚龙湾、南海观音这些常规海南景点呢,那可不必看下去,因为我走的是海南的不常规路线;如果你纯粹想看比基尼,那恭喜你,可以继续看下去;如果你第一次去海南很紧张不知道去哪,那你必须往下看,完了可以在在朋友圈炫耀“我是我们村最会避开人流去海南”的呢。

大晚上的航班,从冬季穿越到夏季只要一小时的光景。海航的妹子发了个点心盒和水,飞机就稳稳地到达美兰机场。走出到达大厅往右走,买票坐机场快线到市区。晚上到海口的航班很多,不必担心没有车到市区。大巴飞驰在夜晚的道路上,豆大的雨滴打在玻璃上,哎,又是下雨天。

冯小刚的电影公社,在跑男之后知名度高了不少。电影公社离市中心有些距离,有专线车到。公交车摇摇晃晃一个多小时后,司机在一个可以用“荒芜”来形容的地方放我们下车,指着左边一条大道说,往里走就到公社了。约莫走了五六分钟,看到一个售票口,隔壁大大的挂着公社的门票价格。乖乖,门票还真不便宜呢。公社里一共两条街,南洋街和1942街。南洋街门票88元,1942街68元,联票138元。

小伙伴是个急性子,在我滑着app对比门票哪家强的时候,直把我盯得发毛,唔,这货估计是饿了。

赶紧买了两张南洋街的门票进去。至于为什么选南洋街,是秉承着“贵的应该有看头一些”的原则。

南洋街是在2015年12月22日才开始接客的,所以新鲜得很。整个街就两排南洋风情的骑楼房子,分割成两条大道。走在街上不时会有穿着民国时期服饰的人冒出来,不声不响地从你身边走过,不必惊讶,也不用幻想自己是不是穿越了,你只是遇到群众演员而已。停在大街上等待客人的车夫,一身服装还在脖子上搭着白汗巾,看上去还真的跟电视剧上的场景无差呢。南洋街上还零零散散开着一些店,有的真的在开张营业,有的只是供人拍照参观。当然,我们去的时候才开街不久,好些店还在装修当中。

这家售卖各种“洋货”的精品店,让我们这两个从村里出来的人大开眼界,手上一直抚摸的蛋,其实是用来装牙签的。城里人真的什么都新鲜呢。

都穿越到民国了,肯定要到当地最大最特色的旗袍店逛一逛。今天特意走复古风的装扮,跟这个年代还是挺搭的。然而小伙伴一直唠叨着我的裙子太花,帽子太夸张balabala的。我是我们村最会打扮的好么,看,人家一群夕阳红观光团的大爷大妈一直拉着我让我当模特呢。留声机大概是那个年代最标志的物品之一了吧。特别喜欢看着黑胶唱片在针下缓缓划过的样子,那低沉浑厚的歌曲倾泻而出,一句就能把人带进那个久远的年代。旗袍店里有一个裁缝室,从缝纫机到布匹、从针线到剪刀、从纽扣到成品都一应俱全。仿佛老裁缝只是偷了个懒跑到对面凉茶店去坐一坐,店里才空着而已。此情此景,也只好把我安静的美女子的形象显露出来了。一看这模样,在民国也是个大家闺秀嘛。街头转角处,有几个小贩摊子,店主穿着长衫带着帽子在忙前忙后的。小伙伴停下来,突然可怜兮兮地看着我说要吃包子。狐疑地再看了包子摊两眼,跟小伙伴说那是假的吧,里面没有包子的吧?

真的真的。小伙伴坚定地说。一问,还真有卖包子。老板说这是他们的工作服。还真讲究呢。

走在路上,可能会遇到从书舍里走出来的“学生”,也可能碰到要去上班的“舞女”小姐,遇到青春少艾的女学生也不要激动,都是群众演员呢。招牌林立,一看就是个繁华的地方。穿着吊带裤戴着礼帽的算命先生也是真的,有兴趣的还可以坐下来问卜占卦,当然,这是要付钱的。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

冯小刚电影公社里的凉茶店。

街上有好些店是开着的,可以进店里当一把老板,店内的道具可都是真的。像粮食店里的大米豆子,可都是可以吃的,唔,但是不能顺手抓一把带走哦。1942民国街,以冯小刚的电影《1942》中的重庆街道为蓝本,集合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长江流域四大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建筑风情而建的,跑男也是在1942街录制的。有没有觉得这背景挺熟悉的?李晨在这问过路呢~1942街的风情貌似更加丰富些,买门票还能免费看一场电影,连刚上映的《老炮儿》也有。便宜还是有好货啊。在门口看了几眼,也不打算买票进去,公社里两条街各有风情,但是择一街走走逛逛就够了,毕竟是人造的风景,逛多了反而腻了。

鉴于小伙伴饿得不要不要的,回到市区,带他去骑楼小吃街狂吃海喝去。

小吃街在海口的老城区,保留了骑楼的建筑风格,类似于广州的老西关。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在1988年以前,海南岛还是属于广东省的,所以无论海南菜还是海南的建筑,都跟广东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

骑楼小吃街里有各种海南的风味小吃、海鲜、海南粉、文昌抱罗粉,甚至四大名菜“东山羊”、“和乐蟹”、“加积鸭”、“文昌鸡”,都能尝到。

在门口买一张卡,充值一百块足够两个人吃了。逛了一圈,挑了几种有名的小吃,味道还

算可以。

走出骑楼小吃街

坐公交到市商务局站下,下车往左走几十米就看到这家牛腩店。博爱南129号牛腩店很有名,只是没想到这店小到走过路过很容易会错过。

店内很旧很脏了,要了一份牛腩、一份猪脚、一份咸菜和两碗米饭,共23元。米饭很干,真的是粒粒分明的那种干,牛腩和猪脚跟我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只能说我更喜欢粤式的做法。但是吃的过程中看见很多人来买。

海味市场。在海口的老市场很容易会看到这种叫鸡屎藤的东西,有粉状的,有做成粉条的。其实鸡屎藤

是海南特产的一种植物,它的花和叶可治蜇伤,将花和叶锤碎敷患处,功效显著;又可治疗冬季的冻疮;茎和叶治小儿疳积、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治肝炎、痢疾、风湿骨痛和毒蛇咬伤等。因其有药用功效,海南一些地方的百姓也喜欢用鸡屎藤来直接煮水喝,或制成龟苓膏状透明的糕来吃,达到消炎降暑的作用。

历史的痕迹斑驳在骑楼上。曾经的话语只剩一半,剩下的半句已无处可寻
咖啡厅休息

到中山路的骑楼街才知道,骑楼老街刚被翻新过,把原先的五金街改变成集餐饮、小吃、旅游、休闲于一身的骑楼风情街。不知道是我们来太早还是临近新年,街上零零散散的只开了一些店,而且装修都比较简单的。

在一家卖纪念品的店买了几张手绘明信片后,我们进了一家看起来不错的咖啡厅休息。

坐下来静静地写明信片,品尝咖啡,聊天。大多时候,旅行只是想离开自己的城市去过几天,并不非得要去什么景点的。

喝完咖啡,中山附近的夜市也热闹了起来。边走边逛已经八九点了。

据小伙伴说他没吃过清补凉,甚至不知道海南有清补凉这种名物。所以即使在已经饱吃了一顿,我还是要带他到海口最老的一家店尝尝清补凉

根据印象,那家有名的新华南清补凉并没有店面的,每晚九点钟以后,几个大婶挑着几个大桶和桌椅,在一家电器城门口一摆,便马上排起了长龙。

跟着地图和记忆,终于找到那家电器城,可是门口冷冷清清的,转了一圈也没找着那档清补凉。问了一下电器城的人才知道,因为城市管理的原因,小摊子不能摆了,所以在电器城旁边开了个店面。

要了一碗椰奶清补凉,一碗椰子清补凉。价格比两年前涨了一些,碗也不是鸡公碗了,无论用料还是味道,已经不及当年那么惊艳了。

清补凉是夏天清热补湿的老火汤,常见于广东、广西等地区。清补凉的材料并不统一,有以健脾去湿为主,亦有以润肺为主。材料通常有淮山、莲子、茨实、薏米、百合、红枣、南北杏和瘦肉。也有放入沙参、玉竹、陈皮和龙眼。海南清补凉是做成糖水的,有其独特的风味。

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当时一起吃过清补凉的小伙伴,她说,还是用鸡公碗盛着的清补凉吸引些。果然,有些味道是属于记忆的。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