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 星期一 晴

易县
易县 baodingyixian
经纬度:115.4975309568
39.349202104477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31 23:52
游记浏览: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4a0ad0100uuhm.html

   早饭是所在宾馆推荐的小吃,有小米粥、豆腐脑、油条、肉包子,总共23元。地方很简陋,这是早点的通病,北京也差不多。出门在外,就不能太讲究了。想想爬山要有体力储备,胡乱吃些东西是必须的。
   沿108国道赶到横岭子自然保护区,也不过9点来钟。到了南款村,接待我们的是当地的老张,老张个儿不高,身体结实健壮,典型的山里大哥,问其年庚,上世纪50年代生人。他让我们等会儿,说有车送我们进山,又吩咐他的媳妇,说上山要有一整天的功夫,让准备我们的晚饭。

   横岭子自然保护区属涞水管辖,以山高成岭、横亘于前而得名。这里是军事禁区,人迹稀少,但大山深处有林场,有专门的护林机构设在山沟里,沿着山沟有路,粗石铺成。我们把车停在村委大院里,换车进山。驾驶室坐4人,保证羼弱,其余都用小椅坐后面的车斗里,一路巅簸得很厉害,有一段三姐手痒,换下当地司机,自己亲驾,爬坡涉水,让人捏把冷汗!为了壮胆,大带着孩子们大声叫喊,一时山鸣谷应,树间有鸟扑楞而飞。动身之前从网上了解到,这儿野生动物很多,但是一路上除了几只飞禽,只在路边的山岩上看见过松鼠。是不是我们动静太大,野生动物都吓跑了呢?
   山里也有人家。在山脚的旮旯里几间古老的房屋,绳枢瓦灶,泥巴糊墙,汲泉而饮,依岩而居。养羊,种菜,种土豆和玉米。我们的车停在人家的院外,有狗,不跳不吠,很友善。有位村妇正在自家的小院里切雪里蕻,准备冬天的生计。她热情招呼我们坐下,并让位我们捉刀拍照。身在风景区久了,熟悉游人的需求。穷山僻壤也有爱情,她有几个孩子,如今儿女们都出山就业去了,男丁们上山放羊去了,自己留守在家,守住房子和农田。地上散放着晾干的玉米,掏空了瓜籽的南瓜码在院墙上,刚挖回家的萝卜倒立过来很像蘑菇,名叫“贼不偷”。这种萝卜是山里的特产,地上就拇指那么粗,示人假相,看着很不起眼,真身却藏在地下。
   这里林木保护得好,峰峦叠上,山多秀色。溪流潺潺,终年不竭。沟底长满了野苏和野薄荷,野苏正是结籽时节,山风一过,香气溢满山谷。我们采摘苏籽,老张不解,说当地人从不吃这种植物。我告诉他,野苏作为一味中药材,其叶和籽都可利用,春夏时节苏叶可拌凉菜,也是很好的佐料;秋来野苏种子可以制酱,不可多得的调味佳品。这些年,东北人善于经营野苏,东北野苏国内驰名。

   山腰有个岩洞,老张说名叫“炼丹洞”,成了我们午餐的去处。洞外扎有一座绿色的帐蓬,如今人去蓬空,里外积满了灰尘;帐蓬旁有山树搭成的小亭,亭上的藤蔓植物已经凋落,只剩一副骨架。这儿的夏天山居景象又是如何呢?曾经有幽人往来吗?松子为食,山泉为饮,结香草为笠,与百兽为邻,让人想起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如今山洞烟熏火燎的痕迹还在,地上横七竖八遍布着干枯的薪樵,这正好方便了我们做饭。于是,男人们寻幽拍照,或坐在亭下遐想作诗;女人带着孩子们拾柴点火。午饭是丰盛的。于是成诗一首,《游横岭子炼丹洞》:“岩间有洞曰飞来,掩映奇花仙人栽。秋风鏦铮云渐去,落叶萧飒鸟斜回。燃炊巧手堪贤妇,沉吟锦绣羡诗才。又见东篱采菊处,倩谁唤取与徘徊?”洞外山坡上的杂花丛中,有一种怪异的植物,方茎团叶,浑身毛刺,果实如苍耳子,我一不小心触碰上了,就像蜂蛰得那么难受。
   按计划,南款村晚饭后赶往乌龙沟。

 

1 前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