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杜莎夫人蜡像馆

上海
上海 shanghai
经纬度:121.474101
31.2378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15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10 02:49
游记浏览:11

蜡像馆是由蜡制雕塑家杜莎夫人建立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蜡像馆之一,有众多世界名人的蜡像。








上海图片

对于这个蜡像馆,我只能说没看过可以去看一眼,跟名人像拍拍照,过过瘾。两个小时足够可以逛完了,门票小贵,我们学生票也要90块!!个人认为这钱花得没科技馆值。


最后再讲讲旅游中的感受吧~

说到上海,大概我们都会用国际化大都市等词来形容她。确实,上海很大,很现代,而且越来越国际化。还记得初次来沪时这种感觉最为强烈,浦东新区的幢幢摩天大楼,徐家汇成片的大型商场给我的眼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是看一眼就让我爱上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她的老洋房。黄浦江边鳞次栉比的老洋房,拥有着独特的色调,也许是由于岁月的积淀,总觉得她们散发着独特的气息,大大有别于浦东的钢铁巨人。如果说那些摩天大楼是意气风发的后起新星,那么老洋房就好似诉说着历史故事的老人,深刻而不失亲切感。

她还具有大都市的一个通病,那就是快节奏。特别是走在地铁站里,走几步就倍感压力,因为我实在跟不上都市人的脚步。从我身边走过的每个人都想去赶集似的,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赶着去投胎。大城市,消费高,竞争压力大,节奏快也是必不可免的。但,我想这可能还跟另一原因有关——地铁网络的健全。近几年来,上海的地铁几乎已经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这座城市的地下织起了一张网。地铁,给人们的工作、出行带去了很大的方便,也影响着城市的方方面面。由于它的快捷方面,人们开始住得越来越远,不必挤在市中心豆腐干大的地方,而且它越来越多地取代了公交车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公共交通工具。不管是上班一族还是休闲达人都更多地去搭地铁,倒地铁,而不是坐公交。这由于这样它也加快了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快速,脚步就慢不下来了。快节奏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是都市人,不要忘了要慢下来享受生活(这不是给美即打广告啊)。而大都市的另一个通病是——拥挤。这源自于她的发达,就业机会多,从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年轻人(当然也有中年人,或说不那么年轻的人)来到这里谋求生活,寻找致富之道或者是实现个人价值。

再来说说上海的国际化。其实,上海的国际化是不言而喻的,只要一出门就可以体会到。似乎不管是大街还是小巷,总能看到外国友人的身影。若不是她够国际化怎么能引来如此多的老外,而老外都了他也就越发国际化了,这是一个神奇的循环哪!另外,从国人的身上也能看出她的国际化。在上海短短的几天,我发觉了不管是几岁的小童还是年纪稍大的长者,或是街边小店的服务员能说上几句或道地或不道地的英语。卖果汁的女服务员知道菠萝是pineapple,木瓜是pawpaw;卖明信片的大妈大伯会更老外讲价,听得懂他们要买stamp;地铁站里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生看得懂courtesy seat。英语,俨然快成了上海这个地区的second language

在回家的路上,男友说他觉得初中以前要在小城市,初中以后要来大城市。他这么说可能就是出于大城市的师资强,氛围好(特别是英语氛围)考虑吧。而我却担心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都市,学生们受否能静下心学习。南京东路步行街、徐家汇商圈、新天地商圈等等,不夸张的说真是一步一店,十步一商场,让上海成为了一个新的欲望都市,毫不掩饰地挑逗着人们的物欲。

上海,除了现代化、国际化之外,当然也保留着她传统与古朴的一面。但是我并不是在所谓的老上海景观——城隍庙,豫园老街看到的,要看到真正传统的上海还须走到一条条的小巷子里去。那里没有现代化的华丽外服,只留下她的朴实,那里才是真正的老上海。房屋是简简单单的两三层或三四层的楼房,巷子里听着永久牌的自行车,人们会在房屋外面的不锈钢杆子上甚至是自己拉起的线上晒衣服。这些小巷子充满生活的气息,是那么的真实,毫不造作,毫不张扬。静看万物变迁,而她们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