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3)

北京
北京 beijing
经纬度:116.393525
39.969654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7 01:00
游记浏览:11

故宫的东西六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俗称“三宫六院”。现在东六宫大都改为古代艺术品陈列馆,其中有明清工艺美术馆、陶瓷馆、青铜器馆、钟表馆、绘画馆、珍宝馆。以参观珍宝馆和钟表馆的人数最多,钟表馆设在奉先殿,珍宝馆设在故宫东北角的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这些殿堂里。珍宝馆真像是一座宝库,有各色宝石,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珍珠翡翠,还有金丝凤冠、象牙玉雕,各类珍宝举世无双;最为突出的是有一座镐多塔,重达5000公斤的大型玉雕。




故宫九龙壁九龙壁的正面共由270块烧制的琉璃塑块拼接而成,照壁饰有九条巨龙,各戏一颗宝珠;背景是山石、云气和海水。

九龙壁上面的九龙,形体有正龙、升龙、降龙之分,每条龙都翻腾自如,神态各异。为了突出龙的形象,工匠们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并采用亮丽的黄、蓝、白、紫等颜色;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有关专家认为,故宫九龙壁之所以看起来活灵活现,是因为工匠们在配制色调的时候,采用了色彩补偿的原理,十分令人赞叹。

































碧玉描金编磬  

碧玉描金编磬,清乾隆,架高350cm,宽340cm,磬短股23.3cm,长股35cm。

此套编磬为碧玉质,正反两面均饰描金龙纹。

编磬,清代宫廷雅乐——中和韶乐中的重要乐器。16枚为一虡(音巨,指悬挂编磬的木架),外形和尺寸均相同。编磬以磬壁的厚薄来区分音之高低,磬体愈薄发音愈低。其律名与编钟相同。  



金云龙纹提炉  

金云龙纹提炉,清同治,炉高23cm,口径17.2cm,杆长103cm。

提炉以黄金制作。圆形,带镂空盖,炉身有三兽耳,下置三象首足。三耳系有三条金链,与紫檀木嵌金錾龙首杆相连。提炉底刻“同治十一年八成金二两平重112两9钱”。

提炉为皇帝卤簿仪仗中陈设的器物。陈设时以皇帝升座处为中心,与啐壶、水瓶、香盒、盥盆等分左右置于红漆描金托盘和金杌之上。   



金立双凤盥盆  

金立双凤盥盆,清,盆边径43cm,底径32.7cm,高9cm。清宫旧藏。

八成金胎,以锤鍱、錾镌之法制成。折沿平底。平沿铆焊金鍱錾花隐起的双角、宝瓶、银锭、石榴、祥云、宝珠、法轮、双卷、双钱、华盖、金杵、鱼等十二杂宝吉祥图案。底内后嵌之金锤鍱錾镌花纹中立双凤和三朵宝相花。

《钦定大清会典》载,皇太后、皇后仪驾、盥盆。范金为之,形圆,十二棱,高三寸九分,口径一尺二寸九分,边镌花纹八宝。底径一尺一寸,钑花纹,中立双凤。此盥盆形制、花纹与上述记载不同,所以不是乾隆时代的盥盆。细查此光素金盆系明代范铸,而吉祥图案、双立凤、宝相花应是顺治时后嵌,用于皇太后、皇后仪驾。在现存宫帷金器中诚属罕见,也反映了清初宫内仪驾的不完善及其草创情况。



金甪端香熏  

金甪端香熏,清同治,通高49cm。

甪端为一对,以黄金制作。其造型为独角,双耳,长方形鼓腹,昂首后仰,四足直立,下置錾花长方形座。这对甪端内分别刻“同治十三年八成金二两平重162两5钱”、“同治十三年八成金二两平重162两4钱”,底座分别刻“同治十三年八成金二两平重70两7钱4分”、“同治十三年八成金二两平重69两9钱1分”。

甪端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能日行18,000里,好生恶杀。御座前陈设一对甪端是为彰显皇帝的圣明。清宫遗存的甪端以金、铜鎏金、碧玉、掐丝珐琅的为主。



金满汉文成嫔册  

金满汉文成嫔册,清咸丰,长22.3cm,宽10cm。

册为黄金质。共四片,每片为长方形,由金环相连。左为满文,右镌汉书。

妃嫔是皇帝妾侍的统称。清文宗奕詝(1831—1861年)是清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1850年即位,年号咸丰,在位11年。此金册为咸丰元年(1851年)封其妾侍成嫔时所发。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