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吐鲁番1 火焰山 -吐峪沟大峡谷 -吐峪沟 -高昌故城

白哈巴村
白哈巴村 baihabacun
经纬度:87.235518015889
48.316007857697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1000元
景区类型 :3
游玩天数:4-7小时
游记入库:2016-08-24 17:52
游记浏览:7
游记目录:

吐鲁番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历史悠久,有四千年文字记载。

 

盆地内干燥少雨,

日照充足,

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

积温5300℃以上,

无霜期达270天。

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

使这里盛产葡萄、哈密瓜、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

被誉为“葡萄和瓜果之乡”。

 

 

行:

我们包车前往,

一般普通桑车200--300元不等。

我们包的是大排量2.0轿车前往,

价格500元。

行车路线:市区--火焰山--吐峪沟大峡谷--吐峪沟--高昌故城--阿斯塔纳古墓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苏公塔

 

火焰山:

火焰山是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

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

丝绸之路北道。

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

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

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

沙窝里可烤熟鸡蛋。

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

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西游记》

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

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

成天下奇山。

 




我们去的当天天气不是很热很热,

平时火焰山的温度都在50度左右。

这天正好阴天没有太阳,

天气是帮了我们。

但是我们实际看到的火焰山很漂亮,

颜色像火山爆发出的泥浆一样艳。

只是没有了阳光的照耀,

阴天拍不出火焰山艳丽的颜色。

 

 

 

这个是金箍棒形状的巨型温度计,

走进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的温度。

 

其实火焰山景区很大,

只有这块是收门票的,

这里面很小,

也离火焰山山脚很远,

不让你触碰到山。

完全就可以在栏杆外面拍照,

没必要浪费门票进入。

 

等下车子再往风景区开,

火焰山更是只在你的眼前。

 

 

 

吐峪沟大峡谷







就在火焰山风景区中,

无需门票,

路过停下来就可饱览。

看的时候当心脚下,

泥土有点滑。

其实就是峡谷中间有溪水,

可惜拍不到。

 











沿都是美丽的火焰山,

免费参观,

想看多久就多久。

火焰山很大很大,

最好包车或跟团前往,

自己去很容易迷路走冤枉路。

 

吐峪沟

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沟麻扎村

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已逾1700年历史,

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

有“民俗活化石”之称。

 

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筑,

至今还闪烁着“黄粘土文化”的光芒;

是今天海内外穆斯林敬仰神往的圣地,

是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界学者歇足的驿站,

是绘画摄影艺术家寄托梦想的家园。

 






吐峪沟大门口,

下面就是村落了。

往下看可以看到绿色的就是葡萄架,

上面结满了葡萄。

 

门票30元,

学生15元。

游览时间1小时。

 

 








这就是吐峪沟维吾尔村落了,

很有味道的村落,

约有二百余户人家。

这个村庄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

 



维吾尔村中最长老的村民,

照张照片10元,

如果要去家访在人均50--100元。

 

村民常常日出而息、日落而作,

使用古老的维吾尔语交际,

穿着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

走亲访友依然是古典的驴车代步。

在这里生活的老人、青年、儿童的脸上,

始终洋溢着平静、自足、幸福的神情,

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美好印象。

 

 

 











居民们继承了两千多年来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

一些建筑还遗留着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交相融合的印记。

房屋建筑均是以黄粘土制坯建成的窑房,

有大有小,有高有矮;

有一层的,也有两层以上的;

有独立成房的,也有沿山势连成一片的。

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

 

 

高昌故城

高昌古城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

即“王城”之意,

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

位于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

高昌古城规模宏大,

十分壮观。

总面积200万平方米,

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

 








 


门票40元,

学生20元。

游览时间1个多小时。

坐驴车进入,

一辆驴车可坐4-6人,

一辆价格在来回100元左右,

要坐20分钟才能到最主要的景点。

 

 




















 

 年代太久远,

这里已经算保存的比较好的了,

其他地方怎么看都像是一堆烂泥。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