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杭古道反穿越

宣城
宣城 xuancheng
经纬度:118.750084
30.964524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8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8 03:04
游记浏览:12
游记目录:

这是一条历经千年的古道,400年前的胡宗宪曾经从这条路走出来,前往浙江抗击倭寇,200年前胡雪岩从这条路走出来,前往浙江经商求财,100年前胡适从这条路走出来,前往北京求学问道……

这是一条连接浙皖的山道,历年来山民们将产自皖南山货特产肩挑手提运往浙江,送到富庶的杭嘉湖平原,送到富甲一方的江南……

这也是一条红色的路,70年前出色的红军将领浔淮洲曾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从这条山路前往抗日前线……

这就是连接浙江临安到安徽绩溪的徽杭古道。

1个多月前,同事询问徒步徽杭古道的事情,早在几年前就听说这条古道,在游黄山打鼓岭的时候,常州的朋友也说起徒步徽杭古道的事情,心里也是久有期盼,同事这样一提议,基本上就可以答应。

时间当初初步定在1189日。之前开始关注天气,要知道外出有一个好天气也就会有个好心情,同样会有好风景,但是非常遗憾,天气一直预示那两天阴,有雨,好不爽。

118日,临到出发,天公居然毫无情面的下起雨,淅淅沥沥的,不禁担心这次行程。因为考虑到山高天雨,我们预备了冲锋衣、冲锋裤、雨伞等物件,担心会着凉。计划的会合地点在苏嘉杭高速城区入口处,我们按时打车抵达,高架下面有一些背背登山包的人,估计差不多吧,和同事联系,果然不错,等等吧。

和同事会合,小家伙这下有小伙伴了,一行人有好些小朋友,车上一定会热闹非凡的,我想一家人出去,小家伙没话说。

等了大约20分钟,车到了,大家冒雨登车,向目的地出发。苏嘉杭高速一路雨下个不停,只是时大时小,经过S1213S杭州绕城、徽杭高速,一路上就是我们前往黄山的道路,经过临安服务站,经过龙岗服务站之后没多久,我们离开高速,我知道,快到了。果然不一会,大巴抵达一个自然村,因为导游事先在车上已经有提醒,这里的山路比较狭窄,大巴车不让开进去,需要下车后通过中巴中转接泊,大家陆续下车乘上中巴,司机对这一路路况异常熟悉,小车开起来飞快,起码有50码,路况并不太好,一路颠簸,还好20几公里的山路居然没有见到有回头车。雨已经小很多了,路上泥泞依旧,中巴车开了近半个小时,停到一个村口,旁边一幢3层小楼,上书剑门酒家,这时已经是中午1210分了,正好吃饭时间。我们就在这个“剑门酒家”用餐。

想到下午就要进入登山模式,大家不约而同会多吃一点,其实这家“剑门酒家”的菜味道和数量都是不错的,红烧肉、鸡汤等荤菜,还有笋干、青菜等素菜,汤汤水水的也有近十个菜,大家一个个都吃的菜足饭饱,看到我们这一队小孩很多,顾虑到从剑门酒家到古道入口还有几公里路程,酒家的老板特意安排一辆车将所有小朋友送到古道入口,真是挺贴心的,赞一个!









清晨是在清脆的鸟鸣声中苏醒的,推门望去,小小的山村也在晨雾中苏醒过来,四周放眼看过去,小小的黄茅坪大约也只有十几户人家居住,我们住的这家就在溪边,后面还有几家建在半山间,整个村庄沉浸在雾气中,这里的雾气可不是外面的雾霾,而是真正的雾气,你可以放心的大口呼吸,充分和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进行百分百的交换,毫无用担心PM2.5的数据,估计这里的PM2.5数据应该是个位数的,最多就是行人走动时搅动起来的灰尘。放眼远望,满眼的翠绿,山形层层叠叠,松树、柏树、杉树、栗树、毛竹密密麻麻遍布连绵不断的群山,这里地处安徽黄山和浙江天目山的交界地段,渐现黄山的俏丽和天目山的雄壮。



吃过早餐,我们集体动身出发,导游介绍,从黄茅坪到安徽一段,是徽杭古道的精华线路,就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轻松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通过这段精华点,就安排我们住宿在附近的黄茅坪。















今天天气比昨天好多了,至少没有下雨,尽管还有雾气,但视线已经可以一览无余了,只有远处山坳里飘浮出的烟雾笼罩在山顶,就好像西游记里山中老怪出山前的先兆一样。






天气好,心情自然也开朗,大家沿着弯弯窄窄的山道下山,这里的山形已经和昨天浙江那边的山形有明显不同,浙江部分的山势以沙土居多,植被丰富,较少见到大片断崖和大块巨石,山水形成的瀑布也不多,山水多通过沙土渗入地层,汇成旁边的溪流。而安徽这边的大有点像黄山,黑黑的山石,形状各异,悬崖峭壁,流水飞瀑,只是昨天的雨量不大,飞瀑缺少充沛的水量补充,只能形成娟娟溪流,没有雄壮的飞瀑景观。道路在山崖中间凿壁而开,每到山道弯口处,眼前豁然开朗,脚下的山谷已经是一道深深的峡谷,我们就位于半山山间,看样子这里的山势坡度极为陡峭,小道只能沿着山边盘旋而下,远远的看见脚下有一个巨大的堤坝,阻挡住峡谷中的小溪,娟娟溪流汇成一汪平静的人造湖泊,湖水幽深黑绿,不知其深度多少。平眼远望,远处的小道星星点点行人在缓慢移动,断断续续在山间显现,那些有的是从安徽端上来的游人,也有的是我们这些从浙江端过来的。看看这个断崖,小路硬是从一个绝壁上炸出一个断口,断口上修筑成道路,这个断口自然形成一个虎口。这一路基本上都是宽度大约1米左右的大石条铺就,石条就是就地取材打凿而成,铺设的高高低低,宽宽窄窄,没有一个统一的样式,不像现在新修建的栈道,左右石阶尺寸整齐划一。









这在里注意到山溪对面好像又有一条山间栈道沿着山溪下行,高度远远在我们这边的下面,从介绍上了解到,那是近几年新修建的一条新栈道,但是游人走的不多,多数徒步者还是沿着当年的古道前进,对那条新路不屑一顾。
















前面出现一道观景平台,前面的队伍都在这里休整,我们赶到时眼前确实是一片开阔,上游的大坝雄伟建在山涧,脚下新栈道蜿蜒曲折盘旋在山间向下游延伸,最后和这边的古道会合在下游的一点,脚下是万丈深渊,眼前是群山连绵,气度非凡。景观台旁边有一道石门,石门楣上一侧刻有“徽杭锁钥”字样,另一侧刻有“江南第一关”字样,这就是徽杭古道上著名的关口,关口建在一道山崖的绝壁上,在绝壁上开凿出一片缺口,利用两边高耸的巨石自然形成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闸。



















这是徽杭古道往来安徽浙江的第一个关口,在山崖之间开辟的一条路,这个关口可能没有三山海关或嘉峪关那样出名和重要,但也有着是一夫当挡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关口一侧是万丈深渊,一侧测走刀削斧辟的悬崖,不通过关口确实难以过关。当年太平天国时期天国将领曾领兵在此驻守,感到关口的易守难攻,守关将领就将此关唤做一江南第一关。对这道关而言,从安徽方向道路峡窄,并且是仰攻,加上两侧全是崖壁,进攻确实是非常艰难,而在浙江方向,又有南天门这样一道天堑,同样也是易守难攻的雄关隘口,除非从其他地方绕行,就像红军突破腊子口一样,从天堑的后背侧攀上一道山梁,引奇兵从后侧发动攻势才能顺利夺取关隘。这个江南第一关也是一样。我们在感叹雄关壮美的同时,也会惊叹古人非凡的建造能力,在缺乏高效率工具的情况下,画凭借人扛青肩挑将一担担修路材料运送上山,铺就这条徽杭通商古道,所以这条古道名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之后也是名至实归。下山的道路要轻松很多,石条干净粗糙,走上去丝毫不会打滑,一路上看着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耳边听着山风吹过丛林发出的沙沙声,心情是愉悦和美如放松的,心会随着自由走,说好不放松。大约二十几分钟我们抵达山脚下,这里就是徽杭古道安徽段的入口,我们也全程反穿越完成。整个古道行程安徽一段的风景明显优于浙江一段,徽段呈现出一种大气雄浑,气势磅博。自关口到山脚下,一道曲曲折折的石阶宛如玉龙盘旋在山腰间,沿着绝壁曲折向下,白转千折,让人看的荡气回肠,想象一下如果是上山看到一条石阶宛如天梯一般的直插蓝天,岂不让人信心全无!江南第一关的险要可见一斑。



















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只需要重心前倾即可以保持平衡,但是下山就需要掌握住重心不可向前,否则一个跟头就要摔倒山脚下,并且两个膝盖需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大腿和小腿极容易疲倦和打颤,一不小心也会摔跤,非常容易出现危险。大家谨小慎微,小心下山,还要一切是比较顺利的,1个小时之后,我们已经来到山脚下,这就意味着我们这次“徽杭古道”的反穿越活动顺利结束了。

徽杭古道距离20多公里,不要小看折20几公里,在平地没什么困难,但是这是要在崇山峻岭之间依靠人挑肩扛将材料运送上山,才能完成这样一件巨大的工程直到现在,安徽段还有一支自发组成的民间公益性组织,每逢农历十月十五,山脚下的祝山村村民就会对徽杭古道的江南第一关道路进行修缮,年复一年,延续至今没有中断,形成良好的公益传统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