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深山中的红灯笼 基山老街 -金瓜石 -黄金博物馆

屏东
屏东 pingdong
经纬度:120.486159
22.669264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6 14:04
游记浏览:35

  你是从哪儿听说的九份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被带上时代的印记。

  70、80年代的人回答说,是从侯孝贤执导的那部电影;

  90年代的人也许会说,是那首歌,好像叫做九份的咖啡馆,

  而00后的答案则应该是好吃的九份芋圆。

  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



【遇见九份前】

  坐在前往瑞芳的火车上,我带着耳机重新听陈绮贞的“九份的咖啡馆”。那温暖的女声浅浅地吟唱着,告诉我,九份有变幻莫测的景色、新鲜的空气和朦胧的海岸线。凝视车窗外,景色伴着火车的速度已经变成了一条一条色带,向着后方倒退。记忆就顺着色带漂流到了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尽管当时身体里跳动着一颗浮躁的心灵,却还是深深地迷着这个背着一把吉他仿佛就拥有了全世界的女生,似乎只有她那清澈的歌声才能消减自己的叛逆。也是这时,初识九份,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城市的名字竟是如此奇特。除了这些,心中那九份的图画直到现在都还是一张白纸。

  多年之后,我终于能够揭起这座小城神秘的面纱,可是却已忘了歌曲如何哼唱,也很久都没有再听过那温暖的女声。即使现在在火车上临时抱起了佛脚,却也悄悄在心中埋下了一份感慨——那些青春时期的喜爱和感受就像笋壳一般,在竹子的成长过程中悄然的褪去,一层一层,在脚下堆积成泥。在这个拾起九份记忆的过程中,我想起了许许多多疯狂的过往,轻狂褪去,也褪去了勇气,剩下的只有平淡无奇的自己。

  似乎也只有在旅行中才有这样的机会放下忙碌的生活,不再只是冥思苦想未来我要的是什么,而是去感慨成长中自己心灵深处流失的东西。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而我在寻访九份的途中,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些许。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眼睛也渐渐睁不开,慢慢地睡去。台湾的火车也和台湾一样,有着些许年代感,却十分舒适,为想在长途车程中小小休憩一番的旅人提供了酣睡的条件。


【遇见九份时】

  瑞芳火车站前停满了想要载客去往九份的出租车。当司机向我们开价250台币一辆车的价格时,我们便下意识地去还价,话音未落,司机立刻非常不耐烦的拒绝了我们。就这样,还未到达九份就吃了一记闭门羹,心里想着,原来台湾也有民风如此彪悍的城市,难不成是自有一种旅游胜地的傲气?

  进入九份的山路十分崎岖,似乎许多美景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见到它的奇妙之前必有一条曲折蜿蜒的路等着你,像是九寨沟或者泰国的派县。但是不同的是,不像前往九寨沟的途中,景色永远是重山环绕,由于九份小城的房屋多建在面向大海的那面山上,使得这一路上我们所见之景相互交替:一个弯转过去,看见的是山脚像远海延伸,云层环绕在低空,好似奇幻仙境;可是还没来得及按下相机的快门,随着师傅方向盘的快速转动,窗外又变成了房屋重叠的山城景观。

  一路上大概二十多分钟时间,司机师傅的热情又打消了我觉得这里民风彪悍的看法。他头上裹着毛巾,皮肤黝黑,身材壮实,透露着一种山匪的豪气,声音粗哑但却幽默非凡;二十多年在这条路上载客前往九份,生于此、活于此,师傅绝对是最好的导游。他告诉我们,在假日里,九份一定是人山人海,即使这个时节游客已是络绎不绝,但比起旺季,简直是十分之一。每到傍晚,等待回台北的巴士的队伍可以一直顺着公路向外延伸到很远的地方。虽然他故作厌烦地说着,但是那份对家乡的骄傲之情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他也会指着海边云雾缭绕、群峰绵延的地方说道,邓丽君也深爱着九份,最后葬在了那里。我立刻忆起了在水一方,原来这是她的歌,也是她的归宿。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基山老街的小店大概七点就会关门,店主也不会管那些依旧对逛街流连忘返的游客,匆匆关上门帘。为了赶上最后一波,老板娘开着她的suv,像在山路弯道上不断漂移般把我们送到了老街入口处。她一边停车一边告诉惊魂不定的我们,她对这条小路已经不能够更熟悉了,每一个弯道都铭记在心。






许多人会感到九份和湖南的古城凤凰颇有相似,在我看来,古旧的街道和街道的功能的确有些相同,但是九份却保留了一种傲然之气,并不会一味去迎合游客,也不会让商业化改变了它。而凤凰,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却失去了些许自我。

在凤凰景区刚刚被人知道的时候,我还在读小学五年级,那时的凤凰是个轻松自在的小镇。河边满是苗寨特色的吊脚楼,乘船游览看遍的是凤凰特有的滋味,你仿佛置身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之中。你还可以穿着草鞋走过青石板路,再走过那些保留村落古朴质地的吊桥,跋山涉水去看瀑布。途中在路边的小摊那买一份油炸小蟹,虽然没有多少鲜美的蟹肉,但是光是舔舔蟹壳表面的椒盐味道,就已经足够。见到瀑布时,深山之中烟雨蒙蒙,水雾似乎幻化成阵阵青烟,那如绸缎般的瀑布如此安静地隐入水雾和绵绵细雨之中。此时,不知不觉地放下伞,仰望天空,心灵已然与这幽幽山谷融为一体。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凤凰已经被刻画上太多商业的痕迹,吊脚楼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商业旅馆;走在河边,不能再静静观赏那原汁原味的河边景色,只留下满满要求坐船的叫卖声;边城和芙蓉镇已不再是凤凰的文化代表,而商家卖力推崇的却是那些巫蛊文化。

    看到九份坚守的淳朴,让我为凤凰感到隐隐的忧伤。在九份的老街中多是茶楼和小铺,无论人流量是否减少,夜幕降临之时,商铺老板们便纷纷关上了铁门。流转的时间能改变这里的人,而这些街道这些建筑却承载着不同的故事日复一日的生存下去,让一个一个到来的人能够拥有无限遐想,或许这才是历史迷人之处。我还记得在喧闹的人潮之中显得格外安静的一家小店,无论是门面还是店内的装潢都很古旧,也许是几十年来从未改变。守铺子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但是却有着充沛的精力,在和店内唯一的客人侃侃而谈。我推开门帘走了进去,环顾一圈,看到了很多手绘的明信片非常吸引人,挑了几套便付钱给老爷爷,他继续和大叔聊着天,间或对我笑了一笑并找好零钱,没有再多说什么。他不需要再向来来往往的游人推销买卖,只需坐在这里和投缘的人吐露他一生的精彩就是生活。这一幕一直留在我的心里,从老爷爷手中买来的好像不仅仅是那些明信片,而是他看遍的九份的变迁和他曾经历的风霜雨雪。














台中图片

【遇见九份后】

九份还有另外一个乍一听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名字——悲情城市。这个别称来源于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执导的电影《悲情城市》。电影的编剧是家乡即在九份的吴念真。

看过电影和剧本之后,感触颇深,是因为它给了我与之前游历时感受到的九份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样貌,不再是夜明珠一般璀璨亮丽的小城,而是夹杂着些许阴郁的情感和些许灰暗的色调。

影片取名为悲情城市,演绎的是九份小城中一个家族的悲哀却折射了当时整个时代台湾遭遇的悲剧。从一九四五到一九四九,从日本投降、台湾脱离日本51年殖民统治到国民政府迁都台北,它述说的是在如此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台湾人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生活。影片也以二二八事件作为背景,是在政府对这件事禁言40多年后第一次被融入到影视题材之中,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大讨论。

 

我无法对这段历史长篇大论,只是悲情二字早已为之奠定了基调。侯孝贤并不是 一个讲故事的人,也不是历史学家,他是诗人,用缓慢前行的画面抒发着他心中长存的情感,尽管这段身处动乱不安时代的历史是激烈的,而他的情感却是那无限蔓延的悠扬的哀伤。

 

这个讲述着台湾伤痕的故事发生在小山城深处的一个家庭之中,却是家家户户经历的疼痛。悲情城市不仅是九份,也是代表的整个台湾。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历史的美丽,是它给一座城市赋予了生命。流云逝去,树木更替,人群来往,时代变迁,只有那些石阶之下的历史不断叠加,给冰冷的城市带来了温度和情感。

 

尽管我们身处欢笑之中,却也能聆听到它静静的忧伤。这是九份的黑夜,但总归向着光明走去。


【最后的最后——献上主题曲的词】

“雨打后 浪静风平
潮流象失忆般镇静
布景下 面上光荣
埋藏着阴森的背影
冷嘲后 热力倾城
遗忘是小丑的使命
晚灯下 昨日悲情
完全在一宿间说清
谁做错 伤痕因何盖掩你我
哭泣过后 可以怎么又会怎么
风花雪月里 昏天暗地里
梦仍是有泪
天知道问谁 怎么去面对
就忘掉也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