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廊 13:30从剑阁镇乘车半小时到达

剑阁
剑阁 jiange
经纬度:105.525258
32.288487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0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9 23:41
游记浏览:6
游记目录:
  • 蜀道剑门

    上午9:30从广元市出发 -10:30到达

  • 翠云廊

    13:30从剑阁镇乘车半小时到达

      翠云廊,又称“皇柏”、“张飞柏”,是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位于广元剑阁县境内,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虽经历千古沧桑,仍然生机盎然。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蜀道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灵魂,国之珍宝。


 

 

张爱萍题字

 


   根据文献记载和科学工作者对现存古柏研究考证以及民间的传说,古蜀道上大规模植树有6次。   

   第一次是秦朝。秦始皇下令在全国各驿道种植松柏,用以显示天子的威仪。此后群众便把这次植的树称为“皇柏”。科学工作者考察,凡胸径两米以上的古柏,树龄约2000多年,是秦代所植。

“皇柏”:八人连手环抱方能合拢,据今已有2000多年。



   第二次是三国鼎立时期。“张飞柏”在人民群众中已成了翠云廊古柏的代名词。相传张飞当年为巴西(今阆中县)太守,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种树。据考,翠云廊上两米左右的古柏当是“张飞柏”了。

“张飞柏”




   第三次是东晋时期。剑阁人民曾在驿道两旁大量种植松柏,当时叫栽“风脉”树。

    第四次是唐代。相传唐天宝年间(公元742枣756年),杨贵妃喜欢吃川南荔枝,玄宗皇帝命人快马加鞭,连夜运送。为保持荔枝鲜味,令百姓沿途种植柏树,剑阁人民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栽补。使翠云廊初具规模。

    第五次是北宋时期。据《宋会要辑稿·方域·道路》记载:宋仁宗诏令:“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司道两旁,每年栽种土地所宜林木。”又是一次大规模植树,并且延伸到了整个蜀道。

    第六次是明朝。明正德年间(1506枣1521年),李璧(字白夫)任剑阁知州时曾对南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的官道进行了整治,并沿路大量补植柏树。翠云廊从此形成了宏伟规模。

古柏林荫长廊



 





远远望去,古柏道像一条莽莽苍龙,逶迤于山岭之间,身临其境,又似一条翡翠画廊,溢彩流辉。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