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天津 -杭州 -西湖游船 -弄堂里

江苏
江苏 jiangsu
经纬度:118.761378
32.161024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2-01 11:06
游记浏览:7
游记目录:

早晨八点,动车从天津南站驶出,一路说笑、玩牌,经过5个小时顺利到达杭州东站。出站后就感觉一股燥热,赶紧找到出租车,前往酒店办理入住。

火车站的出租车很多,前面也提到了起步3公路,11元,3-10公里,2.5元/公里,10公里以上,3.75元/公里,比天津价格贵一些。告知司机具体的民宿地点,伴着一路的高温(30度),来到了青芝坞

一进入青芝坞左手边就是了,办理入住,房间很干净,整体小清新的感觉,前台也很热情,没有电梯,如果行李比较多的亲们要考虑一下。

实在抵抗不住30度的高温,我们换装拿好相机出发。第一项任务就是填饱肚子,当时已经两点多了,很多餐馆都闭餐了,在楼下随便找了一家,没想到味道出乎意料的好,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了一碗米饭,以为就是平时的小碗,结果上来了一个汤碗,原来杭州人吃米饭如此豪放。

吃过午饭后,由于气温太高,我们决定先去做西湖游船,悠哉一下。咨询了餐馆的服务人员,青芝坞距离西湖最近的地方是曲院风荷一带,那里也有游船,所以粗发,正是开始江南游。

走在杭州的马路上,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车多、路窄、绿化好,虽说天津也在加大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但毕竟受气候、位置的影响,有些植被难以成活,到了杭州见到了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一路拍照,一路前行。

两边种的都是竹子,要是再有几只熊猫就更好了。

路过一条小溪,水很清澈。

这颗树我看到的时候觉得可以用“美丽”来形容,繁茂、粗壮,承载着岁月的沉淀。

忽略一只胖纸的小粗腿。

连落叶都很美,随处看见很多拍婚纱照的新人,可以想象照片出来该有多漂亮。

这颗树的造型很扭捏,呵呵,像一个孤傲的孩子。

一路走出来才知道刚才都属于杭州植物园,怪不得。

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之一,颜色很鲜艳,如果有亲知道欢迎给我留言。

走的有些累了,终于看到了“曲院风荷”四个字,其实转天我们骑车过来,才发现原来很近。

景点介绍:西湖十景之一
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据记载,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麯院荷风”。清代,酒坊关闭,康熙游湖时将“麯”字改成为“曲”,易“荷风”为“风荷”。 如今曲院风荷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建,成为占地420余亩以荷文化、酒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园林。全园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园内亭、台、楼、榭布局典雅,荷花池面约占38亩,种有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珍稀名贵品种,成了我国赏荷的佳地。 在西湖苏堤跨虹桥畔,宋时为酿官酒的曲院,院中栽荷,花开时香风四起,取名“曲院荷风”,日久湮灭。清康熙帝南巡,改“曲院荷风”为“曲院风荷”,临湖建碑亭、迎薰阁、望春楼及曲径走廊,环亭植荷,曾极一时之胜,为“西湖十景”之一。

我们来的时间不对,没有欣赏到荷花,但公园里的景色也很不错。

很奇怪杭州一些树木的造型,是人工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很有艺术感。

这个地方是张艺谋导演的西湖印象的演出场所,我们过去的时候看到有演员在水上排练,据说歌曲是张靓颖演唱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晚上过来看一看,票价大概是260元/人吧。

看到水中央的黑衣人了吗?那就是演员们。

穿过曲院风荷就到了游船的码头,西湖有很多码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路线选择其一。

西湖游船我看到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休闲船,就是很多人乘坐的游览船,可以登上小瀛洲,大概费用是55元/人,看网上说有团购45元/人,可以选择不同的码头上岸。另外一种是手摇船,一般可乘坐4人,泛舟湖上的感觉,可以泡一壶龙井,是额外收费的,分为大圈和小圈,大圈是300元/圈,小圈是150元/圈,登上小瀛洲要额外花门票钱。
我从网上找了游船的样式,大家可以参考。我们四人经过商议认为手摇船更享受,休闲船人太多,比较匆忙,所以我们最后选择了手摇船大圈。

刚上船的时候,心情还有一些小激动,特别想高歌一曲“西湖美景,三月天啊”,感觉自己已经沉醉在其中。

远处的就是雷峰塔,上学时都学过一篇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这个雷峰塔是后期修建的,里面可乘坐电梯直达,这样的现代气息让我对他的热度大大降低。

这就是那种休闲船,是不是没有我们惬意呢?西湖的水到中央很清澈,感觉自己很渺小,全部被包围了。划船的叔叔性格很开朗,可以是半个导游了,还告诉我们他很有名,有很多粉丝,哈哈,我考虑一下是不是入会。

盲人二人组。

好想在这个地方藏起来哦。

我们是下午四点多上船,天气刚刚好,微风、湖水、阳光,感觉人一下子就豁然了。

远处是什么塔?一开始以为是保俶塔,但度娘查了一下,貌似不像。

慢慢的就来到了“三潭印月”。
景点介绍:西湖十景之一
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小瀛洲上有开网亭、亭亭亭、九狮石、闲放台、迎翠轩、我心相印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
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划船师傅说,每到中秋节,这里是赏月的最佳地点,景色十分迷人。我前面已经说到,由于去年游船将其中一个潭给撞倒了,所以现在无法靠近已经被围起来。三潭配合雷峰塔,也别有一番感觉。

划船师傅帮我们将船划近,我赶紧拿出一元纸币来个合影,师傅说纸币上的图像是后期电脑合成的,我们是找不到这个角度拍摄的,呵呵。

远处的亭子应该就是“我心相印亭”,如果大家登上小瀛洲就可以去逛逛,“我心相印”是佛教禅语,原来的意思为:“不须言,彼此意会”,也即通常所说的“心心相印”之意。亭前有石栏,凭栏瞭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广阔的湖面与远近景色也历历在目。这是中秋欣赏三潭映月最好的地方了。

泛舟湖上一个小时了,太阳渐渐的落下了。此时的西湖碧波荡漾,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游船越来越少,将最初的那份宁静还给了西湖

西湖的水,白娘子的泪”,年少的我们是不是都被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所感动,都因法海的无情所愤怒,来到西湖,仿佛随处可以看到他们的故事,仿佛这个故事就在我身边。

最后让这位超高人气的叔叔出个镜,他的粉丝在哪里?伸出你们的双手,让我听到你们的尖叫。很感谢他给我们带来的欢笑。

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回到了岸上,但整个人还是摇啊摇的。我们原定去河坊街,就向游船师傅打听了一下,前往公交站。走着走着就看到了武松墓,心情武松不是清河县人,怎么葬在了杭州,回家查度娘普及了一下,读书少真可怕。
景点介绍:
武松墓位于浙江杭州西泠桥畔,修于1924年,1964年被平毁,现在的墓园是根据老照片依原样重建的。《西湖新志》编纂时(20世纪20年代)已明确西泠桥边有宋义士武松墓。该墓于1955年被毁。2004年,为充分挖掘西湖的历代传统文化,在广大市民游客的要求以及专家学者的论证基础上,决定在原址恢复墓。行者武松的传说最早见于宋元之际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宋江三十六赞”,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等故事妇孺皆知,是民间敬仰的英雄。《水浒传》中,武松最后在杭州出家终老,葬于杭州。

我看不见啊,看不见。

向前走几步就是苏小小墓,相隔不到50米就能看到。
景点介绍:
苏小小墓,即慕才亭,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苏小小,六朝南齐时(479~502)歌妓。家住钱塘(今浙江杭州)。貌绝青楼,才技超群,当时莫不称丽。常坐油壁香车,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西泠之坞。后人于墓上覆建慕才亭,为来吊唁的人遮蔽风雨。
后几经损毁,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墓亭被红卫兵毁坏。2004年经市民热烈争论后,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苏小小墓。园林专家孟兆桢根据老照片反复推敲后重建了该墓。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
关于苏小小墓址,历来传说不一。《西湖拾遗》记述墓在“西泠桥侧”,但《临安志》和《武林旧事》都说墓在湖上。但《春渚纪闻》却记述司马才仲与苏小小相爱,并说墓在“廨舍后”。根据陆广微《吴地志》的说法,其墓更是远在嘉兴。而《西湖新游记》却说“墓实系伪作。盖康熙南巡,偶向侍臣询及苏小小,浙抚乃连夜抔土西泠桥下,一夕成冢,以备御览。”
相传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湖西泠桥畔,后人仰慕她的文采在此建墓。南宋时仍有墓在。墓前有石碑,上面有题字:“钱塘苏小小之墓。”墓小而精致,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做“慕才亭”,据说是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所建。

一位叔叔突然闯入镜头,好吧,也算我帮他照的景点照片了,这位叔叔要是看到照片可以找我,我把照片给你。

夜幕中的西湖,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神秘。

虽然走到公交站很近,但走走停停看看,到了公交站一看站牌,呀,错过了最后一班车,是不是这是西湖游览公交,所以收车的时间早啊。木有办法,招手打车吧,后来几天用事实证明了“只有打车才能解决一切问题”。
上了出租,赶上高峰时间,路上有些堵,和司机师傅交谈,师傅推荐我们去尝尝弄堂里,离西湖这边不远,味道不错,好吧,本着听人劝吃饱饭的心态,我们来到了弄堂里,人很多但不用排队,直接上楼,打开大众点评潇洒的把评价高的菜品全部点上,服务员下单,正准备休整一下稍后大开杀戒的我们,看到服务员默默的走过来,“对不起,这个菜品没有了”,“对不起,这个菜品也没有了”,晴天霹雳啊,那么多都米有了,为什么要开餐馆,为什么你告诉我,在心里咒骂了一番之后,恢复平静,看哪个菜品顺耳随便又点了几个,期待值一下就降低了。
等菜上齐之后,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心灰意冷”,可能是口味问题,我们真的吃不惯,不是太甜就是太腻,整顿饭最喜欢的就属酸梅汤了。吃完饭之后八点多,本来想再去逛逛,但由于吃饭心情不佳,决定还是会民宿休息,明天再战,走到附近公交站,一看站牌又收车了,好吧,Taix。
回到民宿,开始了茶话会,嗑瓜子聊天,十点多回房间睡觉,明天又将是美好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