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东吴大学——故宫——孔庙 台北故宫 -台北孔庙 -东吴大学

平溪
平溪 pingxi
经纬度:121.753739
25.034602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24 15:28
游记浏览:12

第一个参访大学是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 SCU)1900年由基督教监理会在中国苏州创办,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1951年在台湾复校,也是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现今已是台湾重点实力高校。本校虽然校地不大,但颇能善用资源及拓展地缘关系。外双溪校区有文、理、外语三学院计十五学系,山明水秀、视野清朗,又临近故宫博物院,堪称为凝思勤学之佳境;而城中校区则有法商两学院之七学系及推广部,因在全国政治商业之重心,藉此地利,便於延聘学有专精之学者,得使教学能收理论与实务兼顾之效;因此,东吴地灵人杰,内涵精致,洵为深具特色而完整之综合大学。秉持中、西文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精神,致力发展成一所精致、有特色、具前瞻性的优质教育综合性大学,培育兼备专业与通识,富创意及执行力之社会中坚人才。学校还将校训和校徽印在饼干上,感觉真的很有创意。

钱穆先生曾在此处教书,东吴大学还保留着钱穆故居,著名校友有金庸先生。

东吴大学的老师向我们介绍他们的校长会每个学期陪学生骑脚踏车到淡水看日落,感觉真的很亲切。而且东吴的同学们还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志工活动。类似我们的志愿者,到一些欠发达的东南亚国家教小孩学习。我还在这认识了一个很好的朋友,在倒数第三天还和家人陪我逛士林夜市。

下午参观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台北故宫博物院座落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台北故宫三宝:翡翠白菜,东坡肉石以及毛公鼎。除此之外台北故宫有很多珍品。


1948 年底至1949 年初,国民党知大势已去,便将北京故宫的部分文物分为三批运抵台湾。三批文物共计2922 1965 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落成,这批文物便入藏该院。其中包括器物、书画类文物5 万余件,善本书籍近16 万册,清官档案文献38 万册,加上迁台后征集的文物总计65 万件,其中,称得上“国宝”的文物举不胜举。

台北故宫博物院受展厅面积所限,通常每3个月会换一次展品,即便这样,要把这里所藏60余万件稀世文物逐个儿在世人面前亮个相,至少需要30 年时间。尽管这里展出的文物常换常新,但有三件宝物始终没有换过,这就是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和毛公鼎,它们被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翠玉白菜上有两只虫,一只蝗虫,一只螽斯虫。它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但是白菜叶片上停留两只虫又是作何用意呢?原来螽斯虫代表了多子多孙的意思。此件作品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因此有人推测此器为瑾妃的嫁妆象征其清白,并企求多子多孙。


在中国,有两件青铜器堪称青铜器之最,一件是保存在北京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另一件就是铭文最多的这件毛公鼎。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通高近54 厘米,重34.5 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之后参观孔庙。

台北孔庙位于大龙洞、哈密街一带,采用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色彩缤纷的瓷砖耀眼夺目。为全台寺庙建筑一大特色,是仿泉州孔庙建成的正统南中国式孔庙。台北孔庙最早建于1665年(明永历十九年),日军侵台后被毁。1925,台北爱国人士200余人集会决定重建孔庙,于1939建成。后经修葺扩充,孔庙现已恢复昔日巍峨的面貌。每年928日孔子诞辰,台北孔庙都会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场面肃穆庄严,令人叹为观止。








晚上住在西门町附近的长虹饭店,这里就像首尔的明洞一样,很多品牌店以及小店,还有很多小吃。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