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宛平城 宛平城顺治门 -宛平城西门

北京
北京 beijing
经纬度:116.393525
39.969654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6 00:59
游记浏览:23

  宛平,一座规模不大但永远值得纪念的古城,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这座古城曾遭受过的历史创伤,敌人炮击在城墙上留下的累累弹痕,不禁令人浮想联翩,沉侵在对历史回忆中。

  宛平,自古即为京南门户,城建于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当时正是明朝的战乱时期,建此城以屯兵守卫京城。《日下旧闻考》曾记载:“卢沟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又需筑城以卫兵。”“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明时称“拱极”城;清时改名为“拱北”城,当时并不叫宛平,宛平县署在北京城内鼓楼附近。辛亥革命后,宛平县划归河北省,宛平县署正式迁到此地。县署迁此9年,“七七事变”即在此爆发。正因当年宛平为军事目的而建,城制虽小,但它的形制结构初建时与普通县城不同,城的内部无一般县城的大街、小巷、市场、钟鼓楼等设施。全城只有东西两门,并都有瓮城及城楼,整个城墙比较厚实、坚固,主要是有利于防卫京师。

  宛平城明、清时期没有遭受什么破坏,但民国以后成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1937年7月7日晚间,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演习,并鸣枪逞凶。当晚,日军反向在此守卫的二十九军提出无理抗议,声言中国军队由宛平县城开枪,并声称有一日本兵失踪,要进宛平县城搜索,当时遭到二十九军守桥部队的断然拒绝,日军即用大炮和机枪向宛平县城轰击,双方展开了激战,日本侵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在宛平城边、卢沟桥畔,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爱国官兵,为保卫自己的祖国英勇奋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至今离宛平城不远的大枣山上还矗立着抗日英雄赵登禹将军的陵墓。如今看到这些烈士的陵墓,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宛平城是我国华北地区惟一保存完整的两城门卫城。崇祯十三年(1640年),明朝为抵御李自成、保卫帝京修建此城,初名“拱北城”,清代改名为“拱极城”,1928年宛平县署迁至城中后,又改名为“宛平城”。
  宛平城东西两个城门,一个叫永昌(清代改为“威严门”),一个叫顺治。凑巧的是,宛平城建成几年后,打进北京城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称帝的年号恰为永昌,而入关的第一代清帝年号恰为顺治,历史的巧合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就在“拱极城”建成290余年后,遭遇了日军大炮的狂轰滥炸,8年抗战的序幕由此揭开。这使宛平城在中华民族的心灵中占据了无法抹去的一席之地。所以,在对城墙进行修缮时,南城墙特意保留了两处密布着弹痕的城墙,以昭示后人。
  走在修缮完工的城墙之上,沧桑之感油然而生。包括2座城门楼、2座中心敌楼、4座角楼、4座敌楼在内,城墙上一共复原了12座城楼。城楼的建筑门窗、挑起的房檐全部仿照明代式样,而房屋结构则是明代建筑中常见的“四梁八栋”。
  按照史料记载,由于是防御性工程,宛平城的城墙特别注重军事用途,总共修建了14座城楼便于瞭望。尚未被复原的便是东西瓮城上的两座箭楼。“其实,人们对这两座箭楼并不陌生。电影《七七事变》里,日本军队向宛平城开炮,首先轰炸的便是西边的箭楼。卢沟桥战役也就是这么打起来的。”





















【“古道”磨出4条车辙印儿】
  明清时期,无论是天子朝臣,还是贩夫走卒,南来北往进出北京,都会经过卢沟桥和宛平城。于是,从卢沟桥到广安门就出现了一条中国古代的“高速路”。只是随着城市的变迁,这条古路已经荡然无存了。但在修缮宛平城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翻开纵贯东西的柏油路,却意外地发现了一条石板路的片段。
  按照最初设想,工作人员打算将石板全部挖出,并在每块石板上刻上不同的编号,再把它们按号铺到街面上。但在挖掘中,人们发现大部分石板已经在修建城市排雨管线时被破坏掉了,无法复原。如今,纵贯东西城门的“古道”,铺上了凹凸不平的巨大石块,“古道”延伸至瓮城的部分还被打磨出4道深深的车辙印儿,跟卢沟桥上的道道车辙遥相呼应。











【县衙曾遭日军狂轰滥炸】

    离东城门不远的一座三进院建筑就是复建出的宛平县衙。民国17年(1928年)宛平县衙迁移到宛平城内。民国23年(1934年),建新县衙,据说总共有房舍60余间,位置就在今天宛平城内抗日战争纪念馆前面。“七七事变”中,日军的炮弹一颗颗地越过城墙直轰县衙。日军轰炸得为何如此准确?原来,县署成立的时候,驻扎丰台的日军前来“祝贺”。他们便借机察看了地形。一名日本军官在离宛平城还有5里多远的地方即下马步行,他步测好了到县衙的距离,所以弹无虚发。宛平县衙大部分房屋被炸毁,仅存正房三间。1986年,在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宛平县衙残存的旧房被拆除。复建的宛平县衙的面积比原建筑要小很多。
   宛平县衙:原设在顺天府积庆坊,民国十七年(1928年)迁移到卢沟桥拱极城内,拱极城始称宛平城,将卢沟桥城内河路厅、城外龙王庙各房屋作为县政府机关临时办公用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新县衙,共计房舍六十余间。“七·七事变”后宛平县衙迁至长辛店老爷庙。由于当年日本侵略军的炮击,宛平县衙大部分房屋被炸毁,仅存正房三间。1952年7月宛平县辖区划归北京市,宛平县撤销。1984年丰台区政府公布宛平县衙为丰台区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中央决定在宛平县城内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将宛平县衙旧房拆除。2004年复建宛平县衙。






    卢沟驿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据明代的《宛署杂记》记载:“宛平县凡一十二铺,每铺设铺司一名”,属徭役。明代中后期的宛平县驿站“有屋数楹”。民国时期设邮寄代办所,有信柜多处,现时普通及快邮包裹等均可邮寄。为再现古城的历史风貌,2005年复建宛平驿站。












      






































【古老韵味的兴隆寺】始建于明代。原寺正殿三间,配殿六间,寺中供器、钟、磬等物,在寺倒塌后,被变卖一空。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兴隆寺于康熙六年重修,有开建十方院碑,吏科给事中赵之苻撰。磬一,明成化六年铸,钟一,上勒万历丁未敕赐护国广慈寺字。” 兴隆寺原物大多已遗失,木制物品被烧毁,大钟被侵华日军掠走。1958年兴隆寺被拆毁,现仅存大殿遗址(上有建筑物)和东配房三间。























    【拱极营】明王朝为保卫帝京,防御李自成进京,1638年在卢沟桥东修建了一座两开门卫城――宛平城,设兵防守这一进出京城的“畿辅咽喉”之地。清朝时,宛平城兵营称拱极营,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卢沟祭炮活动;在宛平城内设西路捕盗同知和巡检司,并有游击营驻防。明清时期宛平城内均有驻兵,但驻兵的人数不多,规模不大。清代后期,宛平城逐步打破了单一的军营格局,相继兴建酒肆、茶楼、祭祀庙宇。为再现古城风貌,2005年对宛平城内的拱极营进行了部分的复建。

















【宛平知县成歇后语】
  位于北京西侧通衢大道上的宛平城自古以来就是进入北京城的咽喉要道。按明清旧制,北京城区分别划归宛平县和大兴县管辖,整个市区的西半部,都属宛平,宛平县令有署理这块地域的权力。据说,宛平知县是最不好当的。因为知县是个“七品芝麻官”,而京师是中央所在地,达官显贵云集,凡是京城的官吏出行经过宛平城,知县都要前去送行,而凡是进京的封疆大吏在宛平城落脚,宛平知县又都要前去迎接。一天到晚叩头跪拜,应接不暇,所以有句歇后语“宛平城里当知县———跪着的差使”。
  北京有座先农坛,是皇帝每年耕种之所在,每年春天皇帝要到先农坛开犁耕地,告诫臣民不违农时,这一亩三分地照例是要播种收获的,收获以后还要向国家交税,以示带头遵守国纪。先农坛属宛平县管辖,收税的差使自然要由宛平知县亲自承担,每年秋季宛平知县都要郑重其事地向皇帝收一次税。皇帝把税交了以后,宛平知县就该罢免了。因为一个七品官居然敢收皇上的税,以下犯上,以臣欺君,是该杀头的,念宛平县是为国家收税,免去一死,但官是绝对不能再做了。所以宛平知县是绝对做不满一年的。由此,就有了“宛平的知县———一年一换”的歇后语。

























1 前序

12 开销

13 后续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