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直隶总督署 -莲花池

河北
河北 hebei
经纬度:114.476182
38.042282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18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13 09:05
游记浏览:11
游记目录:

 从北京一大早坐火车出发,在中午12点半左右到达了河北保定市。吃过饭我去位于市中心的古莲花池和直隶总督署转了一下,市中心热闹非凡,就像别的城市一样,但是这两个景点人却很少,尤其是古莲花池,总共也就不超过十个人吧。本来我还以为周六去人应该比较多,但是里面的清幽寂静与外面的喧嚣扰攘形成鲜明对比,想找个好心人给我照张相,结果等了五分钟都没看见有人过来,只好自拍一下~~~北方的园林与南方的园林真是有很大不同。虽然很小,但却十分精致,各种布景手法都运用的恰到好处。

 

 

直隶总督署,也是中国清代军政衙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中路。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启用直至清朝灭亡(公元1911年)。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它与北京故宫(中央集权)、山西霍州署(州级)、河南南阳内乡县衙(县级)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四级官署衙门。

 

 

 

   总督作为朝廷派出的命官,并逐渐形成官制从明代开始。清代定鼎北京以后,总督、巡抚的设置进一步走向制度化,清初有一段曾经是督抚并存。不久,总督由临时派遣转为定制,由专管军务发展到综理军民要政,实际已成为地方最高军事、行政长官。

 

 

   直隶是天子脚下的畿辅重地,其地位较他省为重。直隶总督统辖的区域,远远大于今河北省的行政区划,尤其到了晚清,管辖区域达7州104个县,行政区划伸展到内蒙古、山东、奉天、山西境内的一部分,南北长2600余里,东西宽1200余里。

 

 

   直隶总督经历了由中央直辖到地方统辖的过渡时期。统兵是总督的专责,直隶总督统兵除了维护地方安全外,还负责保卫京师的重任,因此当时有诗云:“三资辅为政,屏藩卫帝京。”说明朝廷对直隶总督统兵保卫京师格外关注。故直隶总督一衔重臣莫属,名列全国八督之首。从清雍正二年李维钧首任直隶总督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张镇芳署理直隶总督止,在187年中一共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8个皇帝,产生直隶总督74人,99任次,其中多为朝中重臣,著名的有修建莲池书院,倍受雍正帝信赖的“模范督抚”李卫,有勤政廉洁的一代廉史唐执玉,有农治水,被列为'乾隆五督臣'之一的方观承,更有清末名臣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其中李鸿章任期最长,他3次受命,先后达28年之久,是直隶总督中任职最长的。晚清随着外交、通商、海防事务的增多,清廷又增设了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并规定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晚清兴办近代海军时,朝廷又命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负责筹建,可见直隶总督在晚清时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一时期是李鸿章为官的鼎盛时期,也是直隶总督署权利的极盛时期。

 

   在中国近代史上,直隶总督署曾与不少重要事件直接相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保定是义和团运动的重要中心。同年10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进犯保定,总督署被占领。留守总督署的廷雍等清室官员遵照直隶总督李鸿章“以礼相待”的指令,命直隶守军撤离省城,任侵略军烧杀抢掠,然而,侵略者却在总督署大堂以纵容“拳匪”杀洋人、烧教堂的罪名嫁祸于人,将廷雍、沈家本等清室官员加以审讯,并处以极刑,枭首示众。外国侵略者端坐于总督署大堂审判中国官员,这在中华民族和直隶总督署的历史上都是奇耻大辱,也是落后必然挨打的惨痛教训。

 

   我在2010年1月曾来过这里,那次是因为来的匆忙,没有留下什么照片。这次故地重游,再加上今年春节我去过河南内乡县衙,对于署衙文化及建筑建制也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即“座北朝南,左文右武,前衙后府,狱房居南”。来到大门前,首先看到的是直隶总督署大门前对称的两根旗杆,是由民国年间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初建(复建于1994年),各高33.6米,为全国古建旗杆最高大者。直隶总督署的正门为三开间小式硬山建筑,黑色大门上方,悬挂雍正皇帝手书“直隶总督部院”的匾额,虽然没有什么华丽装饰,但是威严的气氛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同时也体现出省级署衙和县级署衙的等级规格之分,这是我的直观感受。进入大门后,沿甬道往北即是仪门,为三开间门厅。仪门两侧各有一便门,称东便门、西便门。仪门是总督迎送宾客的地方,一般与总督品位相当或比总督还大的文武官员来署,宾客从仪门而入,品位低下的官员来见总督,只能走仪门两侧的东西便门,文官走东便门,武官走西便门。这一点和河南南阳内乡县衙有所不同,内乡县衙的仪门两侧是生门和死门。进入仪门后,是一条笔直的甬道,甬道两旁是两行粗大的松柏,苍劲挺拔,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说每逢冬季,有数百只猫头鹰栖息在柏树丛中,所以古树苍鹰已成为古衙的一个景观。大堂东西两侧的厢房,东侧为吏、户、礼三科房,西侧为兵、刑、工三科房,是署内书吏办公的地方。从座北朝南的方向来看,再加上仪门两侧文官走的东便门,武官走的西便门,在这一点上正好体现出左文右武的封建礼制。仪门和大堂之间有一座戒石坊,为四柱三顶的木制牌坊。南面书有“公生明”三个红底金字;北面书有宋代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官场箴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总督升堂理事,抬眼能见此箴,以示儆戒。从戒石坊继续向北便是总督署大堂,大堂是总督署的中心建筑,面阔五间,长22米,进深10米,堂前有抱厦三间和宽阔的月台,总督大堂一般不直接用来审理各类案件,大堂及前面的月台是总督举行隆重庆典和重大政务活动的场所。如承接谕旨、拜发奏折以及对皇帝、太后、皇后生辰吉礼的朝贺等。

 

    进入到大堂中,只见正中上方悬挂一方匾额,上书“恪恭首牧”。这是当年雍正皇帝御笔,用以褒奖赞誉克勤克俭的直隶总督唐执玉。大堂内部的布置,是按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的样子复原的。大堂正中有屏风一座,屏风中间绘有丹顶鹤、海潮和初升的太阳,象征一品文职大员。两侧摆放的是轿子及马车等物品。穿大堂而过后边是二堂,又称“退思堂”、“思补堂”,取深思熟虑补其不足之意。这里是总督接见外地官员和僚属,复审民事案件的地方。二堂东侧为议事厅,是总督上堂后暂时休憩并与幕僚们议事之处;西侧称启事厅,是书吏们整理案卷,以便总督处理政务的地方。从二堂屏风两侧过去就是三堂,三堂又称官邸,这里已经进入到总督的内宅了,外人不得擅入。正房明间为过厅,直通四堂院。东侧屋为签押房,是总督处理公务的地方。这里虽然办公,但因为是在自己家里,所以布置得半官半民,只有办公用具和木床一张,并没有仙鹤麒麟职衔牌之类的东西。西侧屋为书房,是总督读书写作,教育子女,休憩养性的地方。三堂的楹联是唐执玉手书的:“将勤补拙,以俭养廉。”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为官勤廉的写照。因为唐执玉甚得雍正皇帝的赏识,这副楹联历届总督都不曾更换。三堂后面是四堂,也称上房,是总督及眷属起居的地方。这里官气很淡,清静幽雅,生活气息很浓。

 

   直隶总督署呈对称形的建筑布局,东路的建筑有寅宾馆、武成王庙、幕府院、东花厅、外签押房、胥吏房、伙房、库房等。寅宾馆是招待外地客人的地方。幕府院是幕友师爷们的居住办公的地方。目前东花厅和外签押房等保留原貌,其他建筑大部已修复完毕。西路的建筑尚存古树和房基。据资料记载有典吏厅、西花厅、办事厅、旗纛庙、箭道、花园等,花园可以和上房相通。

   和南阳内乡县衙一样,直隶总督署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展览,使我们在游览这座署衙时能更多的了解它的时代背景。而历经了百年沧桑的直隶总督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内涵,成为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缩影,真可谓'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莲花池在总督府对面,门口有保定最好吃的糖葫芦,我这是红豆口味的。

 

 

 

 进入园内,你马上会感到,尽管小,但整个园林真的不错,造园者很用心,有点江南园林的味,更有北方园林的古朴。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二渠将两塘沟通一体。南塘呈半月形,外围峭壁环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杨柳垂丝。水心亭居其中。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莲池实为我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有“城市蓬莱”、“小西湖”的美誉。

 

 

 

 

 






 

 


 

 

 

 

 

 

 


 



 

晚饭后坐车20站去了军校广场,军校广场的热闹程度远远超过了济南的泉城广场。那里晚上有音乐喷泉,吸引了无数的人去乘凉消夏,我们到达的时候喷泉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觉得全保定的人都来那个广场了~~~~她说这附近的房价是全市最贵了,四千多。才四千多啊~~~~

 

 

 

1 前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