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天,1月24日 大昭寺

西藏
西藏 xizang
经纬度:91.11764
29.661051
旅游评分:4.8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12 00:45
游记浏览:8
游记目录:

第三次进藏第五天,今天我算是适应了,没有出现高反,于是今天来到大昭寺。到大昭寺广场前我就震惊了,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朝圣者。从只有几岁的孩子到老人,或者沿八廓街磕长头,或者在大昭寺前磕长头,那种虔诚,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这个场面在夏天来是见不到的,这次冬天进藏即使和高反抗争,也是来对了。


大昭寺广场 

大昭寺
 
 大昭寺前磕长头的藏民

简单的磕长头是简单的认定来生能幸福

信仰是无法用语言诠释的,可能仅仅一句嗡嘛呢呗咪哄就念上一辈子

八廓街在冬季更加热闹,少的是游客,多的是信徒


磕长头的人,他们的手和脸很脏,但是他们的心是最干净的。简单的磕长头,是简单的认定能让亲人少些苦难。为了能让自己和家人来生能幸福,所以在今生把所有苦难都放在自己身上,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磕长头,用身体丈量土地。冬季的八廓街依然如此繁华,但多的是朝圣者,少的是游客,大昭寺也是一样,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拉萨。
到了大昭寺门口买票时被告知需要等,于是就瞬间被一个要钱的小姑娘抱住要钱,我没给,于是她就缠着我,玩我的相机,还自拍起来。


抱着我要钱的小姑娘

拿我相机自拍

 

后来被告知要两点才开门,就去转八廓街。到了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进去看了看圣旨,皇上的朱批是“知道了”,代表默认同意,以后我打算批作业的时候也批知道了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是免费参观的,位于八廓街上。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

最后转到玛吉阿米,六世达赖喇嘛和情人幽会的地方,但是据说这里的藏餐不好吃,只是名气大而已。然后我们就去了大昭寺。

每次来拉萨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大昭寺看佛祖十二岁等身像,今天特别幸运可以走进那间屋子里近距离的参观,我当时无法表达我的喜悦,一直双手合十口中默念嗡嘛呢呗咪哄,也觉得这次进藏来值了。大昭寺是我去过最辉煌的寺院,里面的东西精美到无法用语言形容,能跟它有一比的只有布达拉宫。我最喜欢大昭寺的金顶平台,喜欢在那里晒着太阳看着下面磕长头的人。一边看一边念经,石炜燃还给我录了下来。在屋顶有一只流浪猫,其实每个藏传佛教的寺院都会收养很多流浪猫流浪狗,这些小动物每天听僧人们念经或许过得也很好。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 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大昭寺最重要的文物就是佛祖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此像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按照释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等像塑好后,那些弟子有幸请佛祖自己给自己的佛像开光加持。塑像的珍贵,是因为它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

世上只有3尊释迦牟尼等身佛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时释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这三尊佛像中,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遂被供奉在大昭寺至今。

开放时间:09:00~18:00,其中中午12点——14点不开放。

门票:85,证件无效。

 


大昭寺走廊

大昭寺主殿金顶

大昭寺壁画

最喜欢大昭寺这个金顶,看布达拉宫的方向

大昭寺广场

远眺布达拉宫

大昭寺金顶来了只流浪猫

有没有很可爱

我每次来拉萨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大昭寺金顶平台晒太阳,看着磕长头的人,口中默念经文
 
感谢两位少爷的伺候,我的身体恢复了,在拉萨也恢复了我想要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去逛逛寺院,然后就去仓姑寺喝甜茶。旁边有空位,等你来。

仓姑寺茶馆位于八廓街南边林廓南路。仓姑寺是拉萨唯一一座尼姑寺,信奉格鲁派。

其实每年挣的钱也就是为了在拉萨过上几天这样惬意的生活,也想和你一起在这里过这样惬意的生活。等老了退休了,就来这里或者色达生活吧。
很多没有去过西藏的人想进藏,进藏以后难受了很多天,好不容易适应了,也该离开了,回来之后还想再去,这似乎成了一个定律,究竟是为什么呢?那么多的穷山恶水,那么多的彻夜难眠,那些缺氧的痛苦,都无法阻止人们一次又一次的走进西藏。西藏有什么这么吸引着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