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度: | 82.068889002131 44.87518284559 |
旅游评分: | 4.6分 |
旅行费用: | ¥0元 |
景区类型 : | 1 |
游玩天数: |
当我们在马背上颠簸了整整10小时之后,终于抵达了黑湖的蒙古包。
几乎是饥寒交迫,两只脚好象灌了铅一样,只想一屁股躺在床上休息。那床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蒙古包,怎么能够塞下9个人,成了那个晚上的主要问题。
但真的没有更多地方了,这里只有二个蒙古包,另一个稍大一些的,被另一批10多人的游客占据。
想了很多办法,好不容易才让每个人都勉强挤下,几乎是不能翻身。
但我实在是太累了,一觉睡到天亮,丝毫没有感觉。
第二天早上起来,主人端来奶茶和油饼,我们还带着前几天的馕,连同油饼一起放在烤炉上烤着吃,我一口气吃了四个油饼,胃口极好。
吃完饭走出蒙古包,见到小马夫,才知道昨天晚上,他们只挤在一个四面透风的帐篷里取暖和睡觉,每个人都冻坏了。
继续出发,今天还要在骑马5,6个小时。
这一路风景极美,山路崎岖,高山湖泊,茂盛的草坪就在脚下,只是除了小马,似乎每个人都在着急赶路。
远远的山脚下看见几座小木屋,哦,终于来到了喀纳斯,我几乎要欢呼雀跃了,因为这一路马背上的颠簸,因为这终于历经周折之后终于抵达的传说之地。
去禾木是为了看山,去咯纳斯则是看湖。
卸下行李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其他人还在吃饭和梳洗,我和李薇先跑去观鱼亭。喀纳斯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旅游开发景点,干净,秩序,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车站,小小的村子中来往着一辆又一辆旅游车,接送来自东南西北的游客去一个又一个景点。
记得观鱼亭有一段长长的阶梯要爬,我们二个夹在一群游客中间,一点点往上爬,坐下休息的时候,看周围游客相互鼓舞士气,谈笑风声,心里觉得是快乐。
终于到了最高端,往下看,正中是一潭绿色的湖水,沿着湖水还有几道迂回的弯道,碧波万顷,群峰倒影,层林尽染。
这么宁静平和的湖水中,水怪会在哪里?
转车去湖中心,在车上遇见一个旅游团,带团的是一个哈萨克族的导游,就坐在我们旁边,热情告诉我们去湖中心的方向。结果当我们返回村子的时候,又巧遇这个哈萨克族导游和他的旅游团。导游正在一家家的询问去图瓦人家家访。我灵机一动,悄悄对李薇说,我们跟在他们后面一起去家访吧。
小导游对我们眨眨眼,就放我们进去了。
我一直奇怪,为什么新疆会有蒙古包,这时才明白,原来蒙古族和图瓦族,哈萨克族一样,都是属于游牧民族,应该是成吉思汗的年代开始吧,他们自北方游牧到北疆,每年的冬天在此居住,到了夏天,就出去牧牛牧羊。
家访的是著名的图瓦音乐传人额尔德西老人的家,可惜老人已于去年去世,现在接替他表演的是他的小儿子,只见小儿子穿着宝蓝色的传统图瓦民族长袍,拿出一件苇科植物制作的草笛,导游介绍,这是就是“楚尔”了。小儿子坐下,用“楚尔”为我们演奏了三首曲子,我还记得其中一首是奔腾的骏马,只是那声音深沉舒缓、悠扬婉转。
游客们起身离开,我还意尤为尽,想着要看马头琴。结果差点被认出我们不是团队的。原来家访亦是需要收钱。赫赫,可爱的哈萨克族小导游。
第二天上午,依旧是和李薇一起去三道湾,我们去的早,也回来的早。旅馆门口的坐着另一个团队的司机,热情的招呼坐下,他已经在这里晒了一上午的太阳,指着前面几米处给我们看,一只鼹鼠在泥土里钻来钻去。
我笑,走到街上去散步,那一日的阳光洒在小小的村庄上,一间间木屋门口都有晒太阳的游客,整个村庄都是金色的,远处是群山袅绕,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平和从容的笑容,游客,司机,当地人。我想到某一年在郎木寺,遇见一个美国人,他告诉我,他在喀纳斯租了一间小木屋,整整住了三天,每天只是晒太阳,什么都不干。
想到这里,回头对李薇说,我要拍下这里,拍下这个小屋子,日后拿给别人看,谁又会猜到,照片里的地方,究竟是瑞士,还是喀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