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日 白帝城 -夔门 -瞿塘峡 -小三峡 -大昌古镇 -巫峡

白帝城
白帝城 baidicheng
经纬度:109.58133596303
31.046736519326
旅游评分:4.1分
旅行费用:¥2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1-2小时
游记入库:2016-07-28 12:38
游记浏览:13
游记目录:

在船上的第二日,早上五点多就被广播里的音乐吵醒了。昨晚游玩回来就已经很晚了,同屋有两个人还闹腾了一阵,我向来是有些吵动便睡不着的,一直到两点多才睡,游船一直在前行,噪音也不小,一晚上几乎没睡。

 

今天的第一个景点是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流传了千年的名句。

白帝城在原先的奉节县城旁,如今老奉节县早已被江水淹没,而白帝祠也因为旁边的一条峡谷蓄水而成了孤岛。

 

白帝城是自费景点,最终我还是去了。从船上下来,沿途的商贩有买早餐的,更多的是推销黄杨木制成的各种物件。

 

穿过长长的廊桥,从老奉节城上走了,便到了白帝城。

 

廊桥,远观白帝城


 

白帝城正对着夔门,三峡的起点,也是人民币10元背后的图案。

 

夔门,还可以看见明显的会流水文线,浊的是长江o(╯□╰)o




从白帝庙出来,一条长长的下坡阶梯,有当地人在推销黄杨木梳,10块钱3把外加一个扇子。一不小心便被拦住了,在阶梯上左右不便,无奈之下只好掏钱了。结果走下楼梯却听见有人在喊108把,很是无语。更无语的是,上车之后,导游才告诉我们真正的黄杨木梳在下车后的转卖店里有售,绝对保质。其实梳子这个东西每个一把就足以,经久耐用,而且大多数人都是有的,批量发售实在不合适。黄杨木为古代推崇的贵重木材,有道是“千年难长黄杨木”,为何不制成一些其他的摆件或是三国人物像之类的呢。

 白帝庙




拓印,就是用纸把碑文拓下来,古代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倒是第一次见到现场版的。


拓好的碑文,在晾干

 

下了车,有几分饿,看见路边的豆腐花,3元一碗,要了一份,再往前一阵,发现有人在买1元一碗,不自觉的抱怨出声来,那买豆花的阿婆却回道:“三块钱一碗的肯定好吃些啥。”

 

船继续前行,过夔门而进瞿塘峡,三峡的第一段,两岸绝壁耸立,壁上有不少刻石,都是原样搬迁至此。

 

三峡最高蓄水水位海拔175米


夔门和一条条明显的蓄水线


崖壁上“乔迁”而来的石刻


江水漪漪,青山层层


中午的时候到小三峡,巫山小三峡是三峡中最美的一段,自然还是自费的景点,而且和大昌古镇一起打包销售,犹豫再三,既然出来了还是不要考虑钱的问题了,去看看也不错。

 

下了大船换上快船,大宁河的水清澈鉴人,四周的空气也清新自然。小三峡的第一段龙门峡,鱼跃龙门说的大约就是此处了吧。


龙门,这气势确实像一跃成仙之地。(瞧这水绿的)



天堑变通途


倒睡美人峰




观音坐莲台,对面刚好有一处像猪八戒,被人们戏称为“八戒拜观音”。





对面的八戒,不过角度看着不是很像

崖壁上的小猴子





两岸青山

仿古栈道



沿途的绝壁上有千年悬棺,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千年任在,古人的智慧不可小看啊。据说看见棺材会升官发财,我有幸看到,不过相机不给力没能拍下来。

 

下了游轮再换上小快船,我们开始的小小三峡的游程。小小的乌篷船,只堪坐40人,为了安全大家都穿上了救生衣。小小三峡这段据说以前只是一条小溪流,因为三峡蓄水才可以通这小船的。河水清绿,好似一块碧玉,两岸峭壁相对而出,远方的山歌伴着清透的江风迎面而来。沿途的碎石远观看似是汉白玉,洁白的玉石和碧绿的江水相映成伴,我们只是偶然闯入的过客,这般境地终不似人间,非凡人所能久留的。



回来的路上,登岸来到去看大昌古镇。大昌古镇是巫山附近的一处古镇,古镇虽小却连城门在内都保存完整。因水位抬升,巫山旧城以及大昌古镇都将被淹没,如今巫山早已重新建设,而大昌古镇则是原样搬迁了。

 

只是搬的走的是房舍,搬不走的是历史、气氲。昔日的大昌古镇能从屋檐瓦定推测一二其繁荣,今日的大昌古镇却犹如一个死城,唯有游客和飞鸟来造访。冷清的街市,寥落的道路,整个古镇还没有镇口那株长在城墙石缝间的古树有生气。

 

镇口的古树

生于城墙缝隙之中,搬迁之时原样搬来,而今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大概是古镇唯一的见证者吧。


 

返回客船,继续顺流而下,我们到了巫峡,巫山云雨的变换多姿没能赶上,只能赶在日落之前看看巫山十二峰的美景。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那山巅广袖宽衣的女子如千年前一般静立,世事沧海桑田早已多少变迁。

 

(该图为网上下载的,我的相机没电了,没能拍下来,很是遗憾。)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