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一:白城——阿尔山,2014年7月18日早 白城 -乌兰浩特 -阿尔山

内蒙古
内蒙古 neimenggu
经纬度:111.619479
41.25825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3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7 10:03
游记浏览:12

行程一:白城——阿尔山,2014718日早

   原定于早5点出发,虽然准备工作在前一天晚上已经就绪,可是,临出行前,不是落下这个就是想起那个,如此折腾一番,直到6点半才走出家门。

   白城至阿尔山大约5小时车程,但是,我预留出1整天的时间给沿途,因为据说阿尔山最美的风光都在路上,特别是S203(旧)省道上。注意,是旧而不是新。新203虽然也很美,但多以草原和油菜花为主,这些景观在未来几天还将大面积出现,因此,我选择了203旧。虽然这条道确实没有203新那样笔直宽敞,但仍值得,因为景色多样,且也不是特别难走,只是路相对较窄,且多了些山路、弯路、大起大落的路罢了。以前一直想在网上找相关路况图片,但非常少,因此特意拍了一些。查看里程数:32066公里,起车出发。

   刚一出白城市区,天就下起了小雨。走外环,很快就上了图乌高速。限速120公里,道很宽也很直,路两边风光初始时和白城地区差不多,都是典型的东北农村耕地景观。从岭下开始,渐渐出现了远山。进了乌兰浩特境内,山就开始连绵起伏了。如果时间够用的话,中途有葛根庙可以参观,此庙建于1798年,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喇嘛庙。据说白城的双塔遗址就是其前身。不过庙里的僧人很是凶狠,态度不好,背着手或把手插兜里在院子里走都会被无情地斥责。庙里佛像后面也非常恐怖,像是贡着什么东西,设施破败陈旧,光线阴暗诡异,总感觉像高僧的骨灰。



     在乌兰浩特下了高速,一直向西走,右手边会看到兴安盟博物馆,对于了解当地历史很有好处。即将深入内蒙古地区,因此,有必要对其地区称谓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内蒙,行政层级上,分为区(省)、盟(市)、旗(县)、苏木(乡)和嘎查(村)。比如,乌兰浩特市就隶属于兴安盟。在蒙语中,浩特是城市的意思。而乌兰是红色的意思,呼和是青色的意思,查干是白色的意思。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乌兰浩特要叫“红城”、呼和浩特要叫“青城”、查干浩特要叫“白城”了。由此类推,难道乌兰夫是红色的男人的意思?查干湖是白色的湖?

    到一个地方旅行,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它的博物馆,因为那里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另外一个去处,就是深入到胡同、弄堂、居民小区、山野乡村,和当地的平民百姓交谈,了解最真实的风土人情。但也有风险,因为随时会遇到狗,或被人误以为是小偷。

由于内蒙古自治政府曾经建立在这里,因此,乌兰浩特还有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五一大会旧址、乌兰夫办公旧址、内蒙古党委办公旧址、内蒙古自治政府办公旧址、五一大会广场等红色文化旧址。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博物馆,解放纪念馆建得着实没有博物馆好,只有一层,而且,政治气氛非常浓,紧跟时代步伐,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都出现了。

    1969-1979年这10年间,乌兰浩特曾隶属于吉林省的白城市,加之白城市境内也有很多蒙古族自治乡,因此在语言、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两地多有相同,甚至共饮洮儿河水,可谓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再往西走,过转盘后往北行,左手边就会看到气势恢弘的罕山,上面坐落着成吉思汗庙,据说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座成吉思汗庙。注意,这里是庙而不是陵。内蒙古有两处祭拜成吉思汗的圣地,号称“东庙西陵”,另一座陵在鄂尔多斯,但也只是一个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在哪,目前谁都不知道,这更是给传奇的成吉思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现在成吉思汗庙已经不收费了,但仍然是830分开门。这里本不在行程范围内,但既然路过,那就看看吧。讲解费20元,当然也可以不找讲解。因为以前去过,一些讲解词我都背下来了,所以直接由我给家人做了讲解。不谦虚地说,熟练程度毫不亚于专业讲解,看得其他游人目瞪口呆。我没别的能耐,各种景点的讲解词只要听过一次,基本上就都能记住,而且,复述能力极强。

庙外的树上和草地里,有很多小蜗牛,一抓就是一大把,这在白城可是太少见了,我们家甚至一直把它当作宠物来养。

    走进庙门,是一溜儿向上的石阶。路两侧的树上,缠绕着白、蓝、绿、红、黄五色哈达,我只记得好像是白色象征纯洁,蓝色象征忠诚,黄色象征收获,其他的忘记了,可能是红色象征勇敢,绿色象征希望?总之,我只记住了忠诚、团结、奉献、创新,该懂的人都会懂的。沿阶而上,到达中部时,回头望去,会发现台阶是平的,这象征着步步登高、平步青云。

    走到尽头,放眼望去,会看到兴安盟的全貌。整个城市显得很大,但事实上,兴安盟却是由盟所在地、乌兰浩特市和科右前旗组成,确切地说,是一地级市带一县级市,外带一县共三个城市混搭在一起。由于是新兴城市,因此,相比白城,兴安盟建得比较大气,规划也很好。

    进入大殿,一些游客跪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在祷告着些什么。殿内不让照相,门前的大妈级守卫像凶神恶煞一般,对每一个游客都横眉冷对,充满了阶级仇恨一般,与殿内和谐、安详、宽容、博大的氛围格格不入。祷告的人群外围,有一群不明真相的游客在围观。为了不耽误时间,也为不打扰他人祷告,我建议立即进入主题展厅,却被那守卫大妈一声怒吼给叫住了:“你干啥去?!马上回来!谁让你往里走的?你没看到别人都没动吗?!”晕菜了,还以为是围观群众,原来都是群众演员,不让往里进啊。

     左手边展厅内,陈列着一幅画,画上画的是成吉思汗的故事。在蒙古部落,流行一种抢婚,年轻男子见谁家新娘长得漂亮,就可以动手抢。他爸爸年轻时把他妈妈抢到手,后来成吉思汗结婚时,被他爸爸当年抢的那户人家又把他媳妇给抢了,于是,成吉思汗又把老婆给抢了回来,并把人家部落武力也给抢了。于是才有了千秋大业的根基。因此才会有此说法,一部人类世界发展史,其实就是一个为了女人、争抢女人的历史。此话一点不假。在大殿,巨大的成吉思汗雕像里安放着经文等宝物,下面四个小雕像是他的四个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拖雷就是射雕英雄传中和郭靖交好的那个成吉思汗的小儿子,同时也是忽必烈他爹。墙上的画像上,分别画着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四统领、四大臣、四夫人和四个儿子。最有趣的是他的四夫人,其中有两个竟然是亲姐妹。右手边的展厅内,最有趣的是出征图,那些拉车的牛,采用的是多维立体画法,无论你在哪个角度,它们的眼睛都会盯着你。不明觉厉,虽然我并没看出来,而且还感觉它们的眼神有些迷离。

    令人震撼的是墙上的元朝疆域图,东至朝鲜,北至俄国,南至安南,西至东欧、伊拉克,版图之广,这是所有玩过征占游戏的男人的终极梦想,可以令任何一个有霸占欲的男人脸红心跳、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望之而有不及。但尴尬的是,毕竟不是汉族人征战来的领域,而且,汉人也是被奴役统治的人种之一,地位极其低下。遗憾的是,即使像元朝这么强大的国家,也没能征服日本这块领域。一来海战不行,二来一打日本,日本就有神器飓风助阵,难道真的是天佑日本?

     出了成吉思汗庙,一直往北走,会看到一个大十字路口,向左走就是省道203(新),非常宽敞、平坦,弯路少。一直往北走,就是省道203(旧),弯道、山路一下就扑面而来了。过了机场,会看到察尔森水库,特别壮观、漂亮,但需要收费,而且费用很贵。据说能绕道进去,但我不知道。当年修建察尔森水库时,白城人可是付出了不小的心血和汗水。

    出乌兰浩特市约半小时,左手边,有一个大牌子,上书“兴安蒙古包”。一路上,除了几座小山,基本上都是和白城差不多的景观,同样的树,同样的草,同样的庄稼,甚至会产生一种怀疑自己走这条道是否正确的错觉。但只要往兴安蒙古包那条道一拐,便立刻别有洞天了。就像突然换了一个世界一样,在这里,你可以理解什么叫世外桃园了。一片茫茫的大草原出现在了眼前,远山、树林、草原、牛羊,草原风貌应有尽有。

 




 

















 
    八项规定出台前,2008年曾经来过一次,那是党委组织的群众性活动,大家在那里烧烤、野餐、高歌、欢跳,一洗紧张工作后的疲惫。从那以后,这个地方消失在了地图上,大家都不知道这里叫什么,在哪里,当时找野餐地点也是偶然发现的,只是觉得特别远,多年来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再到这里看一看。没想到这里竟然离乌兰浩特这么近。

    再往西走,就是兴安蒙古包了,是集休闲、旅游、饮食于一体的一个院落,里面吃饭的地方都是蒙古包,都是套餐,最低980元,我辈屌丝是消费不起的。进入这个院落,或者订餐吃饭,或者交参观费10\人。里面有骑马、射箭的地方。骑马50元一小圈,100元一大圈。小圈就行,感受一下即可,否则马要是真跑起来,控制不住也挺吓人的。射箭20元一筒,每筒10支箭,多射几筒可以优惠——每筒会适当多给几支。射箭时弓要微斜,以免箭在射出时打手。发射前要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夹住箭尾并勾弦,拉紧,瞄准,发射。多射几次就会了。骑马时想让马快走就用双腿夹马肚子,想让它往左走,就把僵绳往左拽,和方向盘一个道理。想挂前进档就说“驾~”,想挂停车档就喊“驭~(二声)”。好像这是赶马车的术语啊,不知道骑马会不会管用。反正我是没骑。

这是我要来的名片,方便大家预订,不是广告哦。 


     再往西走,会出现一大片水域,据说是察尔森水库的一部分,水边有个敖包,挂满了彩旗,非常有感觉。当时我感觉看完这里基本上就不用去什么呼伦贝尔了,因为这里已经具有了草原所应具有的一切地貌。而且离家还近,还便宜。草原上有很多苍蝇,主要是因为这片蒙古包主要以餐饮为主,每天杀牛宰羊的,到处都是腥膻。

 



 

    天气很热,转眼就出了一身的汗,我们并没有再往前走,因为射箭的老板私下对我说,早上他刚在草原上抓到了一条蛇,被他扔到老鼠洞里去了。但他同时也讲,已经有三、四年没在这片草原上看到蛇了。我怕家人害怕,于是没有说出这个真相,只是叮嘱他们抓紧换上厚一点的鞋子和长裤,并不要走得太远。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看上去很美、很浪漫,但事实上却很现实。比如草原,我们总是想像着能在平坦的草原上打个滚儿,或习地而坐。但事实是,到处都是蒺藜狗子(一种带刺儿的、靠粘到人蓄皮毛上传播种子的植物),而且,草地上很潮湿,还有各种小虫子。宝宝刚上草原,就被不知什么给咬了好几个大包,又疼又痒。上车后,又在裤子里发现了一只马蜂。真是可怕,行程立刻变得凶险起来。即使抹了防蚊虫的药也驱逐不了小虫子和小蜜蜂。从这一刻起,宝宝对草原的兴致全无,一直停留在对草原和虫子的恐惧之中,甚至不肯下车。

    出兴安蒙古包向北走,路开始变得高低不平起来。最大的坡道甚至有种坐过山车的感觉。一路上大呼小叫地开了过来,也满有情趣的。这些路实在是太陡了,说它是30-40度角也不为过。

 

    再往北走,风光渐好。路旁的山开始变化多端起来。美景果然在路上,一路走一路看。

    出发前我曾信誓旦旦地说,其实自驾游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随时停车,风光都在路上,而不是在目的地。如果只是想去目的地的话,那直接坐火车去好了。但事实却是,在路途远、美景多,且已订好宾馆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每个美好的景点都能驻足,或在一个景点做过长时间停留,那样下去,两天也到不了目的地,而且,到了晚上,还会处于走夜路甚至没地方住的境地。想得倒是挺美,但这就是现实。所以,一些漂亮的景致只能在行车过程中随拍一张了。

    在网上曾经看到路上有日军的飞机堡遗址,一直担心找不到。其实完全没有这个担心的必要。因为一来快到某一景点时,路上都有褐色的指示牌。二来这些景点多在路边,稍加注意就能看到。这些飞机堡看上去不大,很破败,网上说里面多被当成了公共厕所,臭气熏天,所以就没做停留。



    有些地方如果能停下来照张相,还是会成为不错的作品的。





 

    寻找到了一个有山有水的所在,在这里进了一顿简陋的午餐。出行前家人准备得很充分,连咸蒜和大酱都带了。

    与南方的深山老林不同,草原地区的山光秃秃的,像被一层草皮覆盖,有的甚至没有一棵树。

    第一个进入的镇是索伦。在这里,曾经拍摄过电影《索伦河谷的枪声》。索伦系满语,汉语意为狩猎的围场17世纪末,清康熙帝曾将此地封为御用狩猎场。

    出了索伦,远处出现了一大片的黄色,那就是传说中的油菜花了。原来在东北,也有像婺源这样的所在。油菜花田是此行最为漂亮的景观之一,简直有种被迷住了的感觉。可惜的是,由于宝宝被蜜蜂吓怕了,说什么也不肯下车,也不让开车门。加之车还是黄色的,更是招蜂引蝶,所以,扫兴离开。

    再往前走,山路越来越多,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大片观景台。经验表明,有观景台的地方风光往往会不错。下车一看,果不其然。眼前的风光只能用震撼来表述。据说这里叫“明水大岗(四声)”。这里距白城不过二百余公里,却有着与白城如此截然不同的风光地貌。以后不用远走,来这儿游玩即可。
 





 









     车向五岔沟行驶,路两旁多了很多笔直高大的针叶林,但没有看到传说中被87年大兴岭大火余孽过火的林带。







    下一个镇子叫白狼,广场上专门立了一个狼的雕像,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估计现在狼也没有了吧?



 
  白狼至阿尔山的路越发狭窄起来,路况不是很好,什么都能上路,比如狗,比如骑马的人,比如驴友。




 

    这一路一直沿着白城的母亲河——洮儿河在行进,也第一次对洮儿河产生了敬畏之情,蜿蜒这么多公里,依然川流不息,不知养育了多少洮河儿女。











 



    
路边就是著名的兴安敖包,原来都在路边,不想看也会看到。另外,完全不必担心找不到景点,每个景点前面都会有一大堆车停在那里,有的地方还会特意修建停车场或观景台,非常人性化。

    过了兴安敖包,路开始弯曲起来,像极了集安到通化的行程。弯路多、山路多、坡路多,多是下坡路,倒是很省油。不用踩油门,一路60麦带档溜下来。下面的悬崖看上去也不浅,路边有很多紧急刹车区,像长城那边的路一样。

    一看到阿尔山地质博物馆,就说明进了阿尔山城区了。
 

   

    小城不大,只有一条主街,但非常干净整洁,建筑风格也很独特。虽然没有红绿灯,但车速都很慢,自觉控制在40麦以下。

 

    路中央有女交警,但听说女骑警只在晚6点左右才出现,然后就下班回家了。因为要吃晚饭,所以没有看到女骑警执勤。路边的小广场上,有很多人自带帐篷露营,夜里一定很冷。因为阿尔山白天最高温可达40度,而一到了傍晚,气温就会骤降,走进宾馆,像开了空调一样,但据当地人说,连风扇都没打,宾馆里全是大厚被,睡到半夜把脚伸出来都会感觉很冷。外面又下起了雨,真苦了这些露营的了。

    不远处就是加油站,但旅客太多,93号汽油竟然被加光了,只好掺了97号的,这也就导致了后来油耗的不准确。

    据说,判断是游客还是当地人的主要标志就是,看他是否穿着厚衣服。如果一身夏天的装束,那肯定是游客无疑了。如果外面还套着一件外套,那八九不离十,应该是本地人。

    饭后,向西北方向前往五里泉。五里泉果然不远,步行也可到达。在这里可以免费接到天然矿泉水,水质清澈,从水管中滚滚流出,据说可以直接饮用。接到瓶子里后,瓶子上会上一层冷雾。去之前一定要备好大瓶子,因为一会儿就能接满。经常饮用,还可以治病,有神泉的美誉。

 







    
傍晚,去了阿尔山火车站。这个小站建于1937年,日本关东军驻扎时期的产物,属东洋建筑,可能是中国小火车站中最漂亮的一个了。我们去时天色已晚,站外一个人都没有,远远看上去像一座鬼屋。只有阿尔山至白城和沈阳两趟列车,归白城车务段管辖。站内随便进,只有一列绿皮火车静静地停在轨道上。 






 

    阿尔山的夜很美,晚上,小广场上会有演出,可惜我们没能赶上。





        晚入住朋友家,在此特意表示感谢,不然一定会露宿街头。不禁感慨,到哪儿也离不开朋友!好好珍惜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