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历。 同里

浙江
浙江 zhejiang
经纬度:120.049188
29.284574
旅游评分:4.7分
旅行费用:¥7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11 05:55
游记浏览:12

我的经历

对于江南古镇,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即便如此,前一天去西塘还是让我不得不感叹经济社会商业的强大魅力。但是在同里,让我找到了曾有的那么一抹记忆,因此我就把游记不安时间顺序倒过来写了,先记同里。

在接近同里时,进入大街,古镇的装扮就会仰面扑来。






似乎能让游客闻到些许古代味道,但是对于我这个七零后来说,更多的是勾引起我对上海八十年代的回忆。

同里门票100元,网络订票80元。



 买了门票,在书有“古镇同里”字样的检票口进入,便正式进入同里景区。
 往前没走几步,便要过一道河,左右张望,一派江南水乡之味油然而生。

我小学有三年多是在上海浦东念的书,看到这建筑,这河道,这阳光,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八十年代的上海浦东。一个安静、祥和、温馨的浦东。








如今的浦东,早已是繁华喧嚣嘈杂不堪了。旅行的某一种意义就是寻找自己心底的那块自留地,不管是情怀还是寄托,它是我们精神的某种需求。即使是奉金钱为神明的人,我也不信他能一辈子时刻甘心做金钱的奴隶。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能需求。

过桥左转,进入同里原汁原味的街道。


江南建筑的风韵在这里可以慢条斯理地磨。

下面这组图片,可以说是以前典型的江南人家宅子。虽没有雕梁画栋,却也是精致讲究。我比较喜欢这种含蓄低调的建筑风格,再素雅的色彩也能显露主人的涵养。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自然是离不开水的。河流星罗密布,交织得如一张网。房前屋后,水道围绕。








顺着街道继续前行,要过一道桥。
站在桥上扭头右看,倒也似有几分威尼斯水城的感觉。但我觉得同里就是同里,没必要非要给自己贴个东方威尼斯的标签,就好象地位突显了一样。这种肤浅而缺乏个性的做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但是与江南水乡文化却格格不入。






没有了文化品位的文化旅游,还能有多少生命力呢?这些年,全国上下在唯GDP思想的作祟下,猪鼻上插根葱装象的做法屡见不鲜,除了让世界人民笑掉大牙之外,就是浪费纳税人的辛勤劳动。罪过罪过。
让我们继续沿街前行,到了拐角处右转,氛围很好的江南民居商铺。
穿过这几个店铺,就进入民居小巷了。说实话,巷子地面铺的石板明显看得出来是现代的,跟山西徽州那些古镇相比,在历史积淀的外在表现上相差甚远。不信,可以看我后面关于婺源的游记。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称这里为江南水乡的原因之一。有点历史就说”古“,这炒作有点肤浅。不要说千年历史,中华大地五千年历史的地方多了去了。跑这里来,肯定不是为了看历史的。为了和现代城镇有所区别,可以称之“老镇”。




 沿街走到尽头,又是河道。这就是江南水乡的特色。






沿河而行,阳光西斜,透过树缝懒懒洒落。光影交织处,你尽可浮想联翩。




风风雨雨几十载,人生何其短暂。多少回忆,多少故事,她会向谁诉说?
这条河道的两旁全为休憩区。是一直没多少人呢,还是今天没多少人?倒是给人清净之感。




走到河道尽头,是T字形河道交叉口。
沿河右转,仿佛进入了城市商业中心,但又没有那般喧哗。当之喜出望外,多拍了两张。

河边有商家摆放古筝以招徕游客,倒也符合这水乡韵味。

码头上微波荡漾,颇有一番“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我且静静坐在对面,细细赏之。



绕过码头,右手有一条胡同,颇具风味,自然不能放过。

慵懒的斜阳让一切都慢了下来,放松心扉,放下包袱,放开牵挂,你还是你,去掉各种标签之后的你,不是也挺好的么?

古老的苏州评弹响起,阳光洒在熟悉的青石板路上,一点点温暖留给自己,一点点惆怅感叹时光无情。




这椅子应该见证了其主人的起起落落吧。相随一生,难得啊难得。
稍有点身份的人家总是要摆放点雕刻物来刷自己的存在感,古今同理。


没有拥挤的行人,没有熙攘的顾客,三三两两的闲人点缀其中,才是同里该有的本色。


这道门让我又想起了上小学的时候出门不用上锁,什么都摆在门外的情形。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如果你强词夺理说是那时候没东西可偷没东西可捡,倒不如说那时候没想过去偷去捡。想想现在,家家户户把家园禁锢得像牢笼,都为哪般呢?
好了,不感慨了,回去的时间到了,离开前再给同里来张有代表性的全景。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