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碑林 -西安古城墙

渭南
渭南 weinan
经纬度:109.506355
34.515208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05:55
游记浏览:18

    第二日上午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

    以前对这里少有听闻,所以只当做预热的景点看看。可碑林就在那里,不进去看永远不知道它藏着多酷的东西。

    【碑的雏形】在先秦文献就有记载,那时碑上多凿有圆孔叫做碑穿,是立在宫庙里用来侧看日影和栓畜生的竖石,也有立在墓穴边用来安装轱辘引绳下棺的厚木板。前者到东汉时期发展成纪功颂德的刻字载体,后者则刻写墓志铭。这样才发展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碑”。我慢慢感受这两千年前手艺人的书法石刻,仿佛突然张开了探知历史细节的触角和维度,悟到历史中的人并不是我们片面了解的既定样子,而是像我们自己的生活一样充满各种心绪和想法、际遇和变化、矛盾及反复,而被后人关注的往往只有成功和失败,正如马未都所说:“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这座历史积淀深厚的十三朝古都,我已慢慢感觉到它的强大气场。

    碑文涉及内容之广,如不轻眼所见,不会相信。碑林共七室,刻满各代文人墨宝、醒世箴言的石碑,以时间顺序逐室陈列。只提唐代《开成石经》,工整小楷字刻满人高石碑,共刻石114块,每石两面刻共有65万多字,含《周易》《尚书》《诗经》等十几部儒家经典及字样典籍,随意择一段仍能流畅阅读。

    篆刻工艺之精美,也让人叹服。现代有精准的绘图工具,在电脑上画出一个图案可以复制叠加,画错了画丑了可以后期再修改。没有3D打印,篆刻艺术家们(叫石匠太对不起这手艺)只能关注手中的锉刀,在石上运行的一笔一划都得到位,刻错一笔,整碑皆废。行间看到怀素的【草书千字文】,细看每字,运笔流畅,笔画黏连的细节都刻画得与原作无异,神韵充分展现,刻碑者技艺可见一斑。另有唐代蔓草纹石碑,纹路柔美繁复,刀锋流畅自信,爱不释手。

    走到第四室,遇见了拓碑者,让我想起马伯庸小说《古董局中局》里男一号许愿因遭到老朝奉算计和蒙蔽,陷入了极度混乱和低迷之中无法破局,药不然为了让许愿恢复心境,把他带到一个偏僻村落与一位老人学习拓碑,许愿更恼,心想此时要我拓碑何用?老者不睬,只指着一块碑说明天你把他拓出来,此事看似容易,其实颇费心思:首先要清洗碑面,拂去尘土和字隙间的沙粒,然后用清水或米汤把上好的薄棉连纸充分洇湿,闷上碑后,要细心将多余水分吸去,然后用棕刷将纸与碑之间的气泡都刷掉,接下来需要用打刷和小木棰敲打笔画之间的间隙,让宣纸进入字口,彻底紧贴碑面凹面。最后才能拓墨,墨扑需要轻轻捶拓,先轻后重,反复刷上三四遍,直到黑亮如乌金,黑白分明,才算成了。期间过程稍有疏忽,纸一处破了,整张就都废了。若不全神贯注,是做不出好的拓片的。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藏于石刻艺术馆中大名鼎鼎的国宝文物【昭陵六骏】,在各种盗墓小说和电视剧里对它的身世都有介绍:被盗后为方便运输至国外,无良商人将其敲成碎片,目前任有其中两骏收藏在国外。对它的故事如痴如迷,却不知今天不经意间看到它本尊,真是又惊讶又叹自己是井底蛙。



上图:





书法展








上碑局部







“碑”字之所以没一撇,是因为古代印刷术落后,有一撇这个字就出格了。









栓马柱








拓碑者






















第二日【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