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8月18日】 敦煌

甘肃
甘肃 gansu
经纬度:103.832847
36.06547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4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19 02:19
游记浏览:8


     敦煌是这次旅行最西的目的地,也是期待最大的目的地。在兰州一上火车就开始憧憬着敦煌的美好旅程。17号一早就醒了,一看窗外,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对于一个在南方长大的人而言,第一次见到如此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绝对是一个震撼

在期待中火车很快驶进了敦煌火车站。


火车站  ps:拍的照片没找到,这张是在网上下的

从一路向北,过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火车站,敦煌火车站是最干净的,可能是新建的缘故。敦煌市也是一样,是见过最干净的城市。一下火车,眼前就焕然一新,火车站也建的很壮观,出了站,火车站就可以转了玩一会。还不要钱哟。

 

Tips:

1、敦煌市不大,就十几万人,但周边景点距市区挺远的。敦煌的景点分东线和西线两条路线,因而敦煌玩的话一般是一日游或者两日游,一日游就是玩东线,二日游就是东线加西线。东线就是敦煌引以为傲的两个景点莫高窟和月牙泉鸣沙山,自然不用多说,如果时间紧的话东线玩一天是不二选择。西线有不少景点,西千佛洞、玉门关、汉长城遗址等,但最主要的雅丹地质公园,独特美丽的雅丹地貌实在是不应该错过,从市区到雅丹大概有150多公里,一路过去都是戈壁滩,路上的景色是在是诱人,何况都千里迢迢到敦煌来了,不去实在是对不起来回的路费。

2、在敦煌玩可以做公交,也可以包车。敦煌主要就是靠旅游业,所以基本上出租车司机都跑景点,包车就分东线和西线,东线150-200,西线300-400,东线+西线450-600。一定要记得砍价,我们当时就是太匆忙,忘了砍价,两天是600,后来在鸣沙山上碰到3个人就是450搞定的。包车就是比较方便,司机送你进去,出来前打个电话司机就来接你。如果是3、4个人就比较划算,如果一个人的话,公交就是不二选择。我没坐公交,具体情况不大清楚,但是到各个景点包括最远的雅丹都是有的,而且价格比较划算。

 

一出站,拍了会照,边上一个出租车司机就过来拉客,司机讲的挺合理的,我们算了下,三个人包车的话,也不见得比坐公交贵,而且时间比较自由。因而就包了车两日游,悲剧的是忘了砍价,心想着价格和之前网上查的差不多就没有砍,后来碰到其他人一问才知道亏了,师傅不是特别厚道,在这里就不推荐了。

 

一下火车站,根据司机师傅的建议,没有去宾馆,直接就去莫高窟。在这里也建议下了火车就直接去莫高窟,去莫高窟玩的人很多,参观莫高窟是由讲解带队的,一个讲解大概带20个人左右,没人会发一个听讲耳机。去的晚的话就要排很长的队,而且莫高窟有免费存包处,就算是行李也可以存在那里。




在前面莫高窟售票处买了票往里走,过了桥就是三危揽胜的牌坊。

说到三危揽胜就不得不说三危山,之前去敦煌没有听说过三危山,去莫高窟的路上就经过三危山风景区。东线主要旅游景点也没三危山这个景点。但是后来翻翻书发现三危山挺有名的,虽然没有去玩,很奇快为什么这么值得大书特书景区游人如此寥落。

三危山,又名卑羽山,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绵延60公里,主峰在莫高窟对面,三峰危峙,故名三危。

  “三危”是史书记载中最早的敦煌地名。,《尚书·舜典》载:“窜三苗于三危”。早在公元二世纪后半期,东汉著名学者侯谨在此著书立说。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佛教徒开始在此创建洞窟。前秦建元二年(366年),高僧乐尊经此,见三危山状如千佛,始凿莫高窟。三危山自古以来都是敦煌一处重要的宗教胜地。三危圣境国模甚大,一派佛国圣地、道家天宫的景象。

     最早载有三危之名的当属《尚书》:“窜三苗于三危”,后在《史记》五帝篇中也有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经《左传》、《三海经》等注解,与传说中的西王母以及三青岛相纠葛赋予了一系列美丽的神话传说。三危山隔大泉河与莫高窟毗邻,莫高窟则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据莫高窟佛龛碑记:“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

    三青鸟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传说为女神西王母的使者,共三只。又称三鸟。本为多力健飞的猛禽,后渐传为娇弱依人的小鸟。汉代画像砖上常见于西王母座侧。《楚辞.九叹》:“三鸟飞以自南兮,览其志而欲北。愿寄言于三鸟兮,去飘疾而不可得。”洪兴祖补注:“《博物志》:‘王母来见武帝,有三青鸟如乌大,夹王母。’三鸟,王母使也,出《山海经》。”《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又《大荒西经》:“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鹙,一名小鹙,一名曰青鸟。”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五:“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又,诗词中常借用指相思爱情的使者。唐李白《相逢行》:“愿以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相传:西王母最早住在三危山上,她若出门远行,便让一只美丽的三青鸟送信引路。有一次西王母外出,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的三危山突然烟雾弥漫,燃起了熊熊烈火。三青鸟虽然奋不顾身的灭火,终因身单力小,未能扑灭大火。西王母归来后,使用法力灭了大火,但风光秀丽的三危山已被烧成光秃秃的一片,西王母也只好搬到瑶池去住了。后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听了“三青鸟”的故事,作诗一首“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因此三危山不仅成了古史上的名山,而且成了神话中的灵山。为了向神灵企求保佑,历代都在三危山上修建了庙宇,香火不断。古老、险峻的三危山,是敦煌市东南一脉赤褐色的秃山,坐落在莫高窟对面,距敦煌市区25公里,隔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坠,故云三危”。“危峰东”为敦煌八景之一。

     去莫高窟景区的路上就经过三危山景区,只是司机没有多提三危山,有没有什么游客去玩,这么有噱头的景区居然没人玩。。。。。实在难以理解。

     言归正传

上一张老姐和姐夫的合照吧。后面就是检票口,要是去晚人多照片都拍不了。




莫高窟外景

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大佛外殿。

莫高窟里面是不允许拍照的,莫高窟的管理十分严格,安保人员都是解放军。莫高窟管理单位是敦煌研究院,好像是直接隶属国务院的。因而照片不多,不过出去后莫高窟陈列馆有复制洞窟可以拍照。

美丽的飞天。




千佛洞周边有很多舍利塔,舍利塔周边就全是沙地了。

舍利塔








上面这几张照片是在展览馆拍的,不是在洞窟里拍的。

莫高窟Tips:

1、一般每次一个导游带20人左右,会给每个人发一个耳机,即使站远了也能听得见。每个讲解只带参观八个洞窟,有四个是所有导游都是一样的,还有四个就是各自不同。自己的讲解带完之后回收耳机之后,自己就是自由行动了。如果想看其他洞窟就可以跟在其他讲解之后,就是没有耳机会听不大清楚。

2、进莫高窟最好带个强光手电,洞窟进去之后是关门的,防止光线对壁画造成损害,不带手电的话自己想看什么就看不见了。

3、去玩莫高窟最好事先做点功课,了解了解。

4、莫高窟外面的陈列馆也很不错,而且有复制窟,可以自由拍照。莫高窟内容很多,如果不想走马观花的话,可以花上一天时间。

在莫高窟玩了半天,要不是司机师傅在外面已经等了半天,再加上在火车上下来也没有吃早饭,到了一点多就回宾馆了,敦煌市区不大,宾馆也好找。在沙洲市场吃了顿,也是以前没吃过的,叫搓鱼子。


把面团做成一小条一小条的。

随便吃了一顿,就回宾馆睡觉了。下午5点去月牙泉鸣沙山。一开始司机跟我们说下午5点去玩的时候我们还觉的会不会太晚,,后来才发现西北的日落时间和南方差太大了。晚上9点多才下山,5点过去9点回来,四个小时正好。

下午5点,司机准时把我们送到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







脚上橘黄色的是防沙脚套。10元一副,进鸣沙山最好租一双,沙山的沙很细,不租鞋套鞋子里基本上就全是沙了。

骆驼队,景区里可以坐骆驼爬鸣沙山,100元一次。我们嫌贵,再说爬鸣沙山才好玩所以没坐,不过体验体验骆驼也是挺舒服的。







我走的是一条小路,从小路走到山脊是爬不上去的,因为从侧面往上爬沙子是会下限的。但是从山顶往下跑是很舒服的,坡度大而且砂子软,从山顶往下跑就像会轻功一样,,,,去了下山的时候一定试试,爬上去要1个多小时,下山却只要5、6分钟。


自己把自己给埋起来了,后面的人肯定是在拍我哥。




俯瞰月牙泉。

沿着东边的沙山爬到中间山顶,做了休息了一会,顺便认识了几个也是过来旅游的朋友,好几个是江苏的,,,在这里,江苏的也算是老乡了。

坐了一会,前面还有坐更高的沙山,哈哈,我的挑战欲又被勾起了,向主峰进发。













脱了鞋,光着脚沿着山脊一路就爬上去了。看着好爬,觉着就爬到顶了可是爬着爬着总是不到,最后爬了快一个多小时最后才爬到山顶

还好下山轻松,从山顶一路“轻功”飘下来,感觉真的是爽到爆了。




鸣沙山定看日落。 日落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




看完日落,再趁着天还亮把月牙泉逛了一圈。

逛完鸣沙山月牙泉回到大门口已经快11点了,联系上范师傅,因为之前早就知道敦煌驴肉黄面的大名,于是让范师傅给我们介绍一个正宗驴肉黄面,范师傅果然靠谱,然后我们就迎来了一路上最好吃的一顿饭。


店名叫   达记驴肉黄面。  三份黄面加上一份驴肉总共好像就是60多,还挺划算的,累了一天,来一份驴肉黄面,再加上一瓶黄河啤酒,实在是太爽了。

吃驴肉黄面千万不要到沙洲夜市上去,第二天我们在沙洲夜市点了一份驴肉黄面,,那个难吃就不说了。

玩得太累了,吃了饭就没有逛夜市,回去睡觉了。

 

 

 

 

 

 

1 前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