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好 应物会议中心 -鼓楼 -烟袋斜街 -胡同 -什刹海风景区 -东城区南锣鼓巷 -国子监街 -雍和宫 -簋街

北京
北京 beijing
经纬度:116.393525
39.969654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05 23:06
游记浏览:13
游记目录:

因为这次时间还是不太充裕,一个连续了两个手指的那颗心,还是没赶上要去的长城。在小猪导游的分析下,选择去鼓楼周围。

据了解:北京鼓楼鼓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为古代城市的报时台。

北京,让我感觉:地下的人比地上的人还多。而且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步行,都在工作,生活节奏特快。

还是坐着地铁,跟着小猪,美浓,猜测他们一同前行。鼓楼周围的城市文化,都属于物质文化,建筑风格,特色,都收到了保护,琉璃瓦,拱门,朱红门,雀替,垂兽,瓦当……无不在让人回想起中国古建筑,都在显露古人类的智慧结晶。

这一带好多小吃,有麻花,绿豆酥,糕点,让你过目不忘。 






 

这个麦当劳挺有特色的,结合中国北京的古建筑气息,装扮是不是别出心裁呢。









 

这里居然是一个面馆,西安口味,山寨版的兵马俑,守在大门口,成了很具有反差的两尊工艺品。活生生店招,不断迎来不少拍照留念的旅客,店主这招效益已经产生了。

 














 

经过修复的鼓楼,外面还是很地道,很坚固的挺立着。




前行不久,便来到了烟袋斜街。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并有北京北城特点,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

这一条街,我估计,肯定少不了古玩爱好者的到来。



 

来到这个牌坊下,都纷纷掏出相机进行工作,保留最完美的那一个片段。高高聚气相机的是谁?是偃月吧。小猪在看什么神秘的东西呢?猜测在淡定的看着前方,美浓也被大家带动着仰头观看,是不是天上准备掉金币了?



 

这里详细的雕刻着街道的历史,文化,人文。还非常准确的画出整个街道的小地图。方便游客阅读,确定自己现在的方位。




小小工艺品,凝聚了当地的文化。红色,蓝色,绿色放小泥人,表情丰富,她们总有一款是你喜欢的,总有一个,是你喜欢的人想购买的。



这个店铺卖的帽子忘记叫什么帽子,防热,防水,收缩自如,花色也很丰富。





 

这个是什么,吹糖,叫的不太专业正规。糖塑才是比较科学的名称。坐着的那位吹糖人,手艺肯定不错,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作品,都是他吹出来的,这不是吹牛啊。

吹糖的主要材料其实是麦芽糖,麦芽糖加热后变软,通过嘴巴吹进去的空气,使得糖内部空鼓,再经过熟练的手,加上吹、拉、搓、扯、捏、压、剪等技艺塑制成形。外观的颜色也是很丰富的,因为有色素可以掺入。





芝士番薯,很好吃,我在之前的游记也吃过这个美食点心。





这里有赚钱工具麻将,还有立体雕刻的中国象棋,你看到了吗?车……马……象……士……帅……都有不同的细节。



 

这个是什么时代衣服如此神通?



 

这个代表性的东西不知道叫什么脸谱,一串下来挺有北京味,价格好像是几十元,在这个商业街道里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个邮政局挺不一般的吧,匾的颜色跟一个大学的匾的色调一致。邮政局的匾外框是回字纹包围着,整个门面基本都是古建筑里的实木涂刷朱红油漆,在窗花上,也是选择运用了中强烈的中式花格子进行嵌套,最上方还有荷花吉祥图。








这个是什么时代的车子,好像是小货车套了马甲,十分的有型,感觉很酷啊,车牌还是991。




这一带,酒吧,娱乐吧特别多,红灯笼从来没断过。


 

四大才子 很陶醉吧。











三轮车现在还能跑在大街上,真是很有当地特色的交通工具。







这个小小酒吧,外面直接展示了好多啤酒瓶子,说为了好看,不如说显露了文化。

好多国家的文化聚集在这个橱窗里。







 

喜欢苹果产品的各位,别错过此地,火柴也能点燃苹果,苹果也能为火柴而燃烧出激情。

中间的那个乔布斯,你看到了吗?



 

这个鼠标垫,你会选择哪个,你欣赏哪个?“我要加工资”---“不要迷恋爷,爷只是一个传说”。你喜欢哪个呢?





 

里面的陶瓷,都是纯手工打造,绝对是绝版的,想搜出个性,想找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陶瓷,这里就有。




不知道不觉,来到肚子的胃向往已久的店铺,奶酪店,是文宇牌的。

这个是地道的老北京风味小吃,宫廷奶酪风味独特,不象西式奶酪那么味重,是用鲜奶加白糖加糯米酒烤制而成,味道比较清淡。吃起来,十分的滑口,一丝牛奶味,一丝酵母发酵的味道,不多不少,比例搭配刚刚好,比生活里吃的口感不一样。价格也不贵,两个巴掌就能买得到,而且口感有很多种。



 

店铺外面队伍还是很长的,一般需要排队十分钟左右才能购买得到,加上店主每日的销量是有数目限制的,卖完旧大样,保证了每日的新鲜,还吊开了没吃到的那些馋猫的胃。



 

新鲜拿到了它,仔细看外观的包装设计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打开盖子,表面是洁白色,比超市卖的浓酸奶要稀很多。可以闻得到一股淡淡的奶香。



开盖,意味着开吃,等不急了,赶紧下手。



 

继续前行,到了吃饭的地方。他们说吃炒肝,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猪肝还是鸡肝呢………后来才知道炒肝,是北京特色风味小吃,较有名的有“北姚记,南天兴”,“北姚记”指的就是有几十年历史的鼓楼姚记炒肝。鼓楼姚记炒肝还经营包子炸灌肠豌豆黄嘎吱卤煮等老北京小吃。美国副总统拜登也曾来此用餐。

 


 

这个就是招牌点心,炒肝。我闻了下,闻到挺重,口感特强,喜欢重口味的人可以尝试下,我是吃了几口,必太习惯,也坚持品尝小吃。


 

还有小笼包,一元一个,还有我们传说中的北京豆汁,很多人劝告我别吃,我还是坚持了一汤匙,喝下去,感觉是好多个茅房一起出来的味道,哈哈。开玩笑,味道比较特别,口味不是很重,也没明白老北京人怎么那么喜欢喝这个。美浓同学居然,似乎,好像,很爱这个。

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研究了下豆汁,主要原料是绿豆,发酵。味酸,略苦,有轻微的酸臭味。相关介绍,中医功效倒不小啊。




一路上,背着这个几十斤的包包,肩膀早已发酸发疼了。兄弟们在路上,被行李,被天气折腾的够累。继续前行,国子监街。

路上的小街,我也留意了一会儿,保持着以前的建筑风格,都是整体长排形状的集体。这个格局其实不好。因为街道之间密集,纵横交错,能交叉的路线很少,一旦出现事故,意外,车子不好进,人流通畅是一个难题,再者,因为是连排,容易因为其中一家而导致整体遭殃的事情……我可能想多了。





 

这个是街道的介绍,大家可以放大看,我不用打字了。



 

这条街的书香气息很重,都是书店,书店,书籍相关的,教育相关的商业……

这条街上共有四座过街牌楼:街东西口各一座,额坊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坊题“国子监”。该牌楼两侧路北均有石碑,用满汉文镌刻“文武官员到此下马”。因东为孔庙,西为国学(国子监),符合“左庙右学”的规制。



 

孔子庙也是这里的代表,让这个书香之地继续加深了一层敬仰。孔子庙在中国有几千座。每个庙的建筑特点,模式、体量、色调以及祭祀的内容、等级……,都必须遵循国家认可的规范和准则。可见孔子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的份量有多重。孔子庙是中国最高的文化殿堂,又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着文化艺术,起着传达人类知识的延续重要纽带。



 

参观孔庙主体建筑顺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




 

走前不久,可以看到雍和宫站,做地铁还是十分的方便,而且我也留意到,这一带的香火很浓。固定的佛教,道教商铺很多,同时,地毯上,还有一些难以分辨真伪的“和尚”“大师”,坐在矮凳上,在仔细大量来往的人群。不时会追上去唠叨几句……



 

不远的地方,就是雍和宫大门,这次没足够的时间进去,留着下次作为借口吧。


簋街的出现,让我不得不在想,这个地方,为什么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这条一公里多的大街上,150多家商业店铺中餐饮服务业的就占90%,餐厅密度之大在京城恐怕难以找出第二家。因此簋街也被称为是北京的餐饮一条街。

这一带比较有名的是麻辣小龙虾馋嘴蛙重庆烤鱼成为了簋街饮食的主角。看着红蛋蛋的招牌,都是龙虾,都是火锅。

 

很快,我跟大家分开。离别,独自赶上了去机场快轨的车,前往机场T3站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