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初始澎湖,走访历史古迹 高雄机场 -朝昔庐 -通梁榕树 -澎湖跨海大桥 -小门地质馆 -大果叶柱状玄武岩 -二崁 -温王庙看烟花 -六色海民宿

澎湖
澎湖 penghu
经纬度:119.615142
23.565478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15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05 11:56
游记浏览:10
游记目录:

===============================

交通:飞机,自驾

    

住宿:六色海民宿


中餐:朝昔庐


晚餐:二崁

===============================

今天我们将飞往澎湖,在那里度过难忘的元宵节。


机场大厅



免费上网区



干净宽敞的大厅



尽管是国际机场,但真的很小



我们乘坐的是立荣航空的螺旋桨小飞机,很有感觉


登机,规定不能拍照,但还是忍不住偷偷拍了几张





旅游局的车,很是高大上。


朝昔庐

网址:http://chaoxilu.ph-minsu.tw/

装潢古色古香的“朝昔庐”,以融合当地产物的大蛤米、地瓜煎、爌臭肉鱼、鱼干炖肉、腌瓜炒小管、三杯小管、小管煎蛋、盐小管炖肉、三杯刺归、豆鼓石蚵、石蚵拌面线、紫菜炒冬粉、金瓜炒米粉、石鲍排骨汤等菜色打响名号。













餐厅一些复古的元素





古老的钟表



台湾民宿登记表



餐厅外观



近海处的滩涂





榕树已经很寺庙高度融为一体



通梁古榕主要特色在于近百条的气根以横向往四方伸展,形成一蓬架型的覆盖结构。覆盖面积达660多平方之大,亦缘于树种属气根成长茂盛型的白榕。澎湖地理环境原不适合植物生长,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大榕树在此却长得枝叶茂盛,加之澎湖土地贫瘠,甚至气候一到冬天吹来威力强大的东北季风。本属草木不易生长之澎湖能有此奇树,令人蔚为奇观。



台湾的澎湖最著名的就是仙人掌了,这里的仙人掌可以加工成各种食物



对面的海域中停满了游船



离开通梁古榕,驱车路过澎湖跨海大桥

【澎湖跨海大桥】

澎湖跨海大桥连接澎湖群岛之中的两大岛,白沙岛西屿岛,是澎湖群岛主要交通要道之一。在首次兴建好的初期曾是东亚一带第一座深海大桥。


澎湖跨海大桥——连接白沙乡和西屿乡的跨海大桥可以说是澎湖的地标,它跨越了澎湖最不利行船的险恶“吼门水道”,曾是远东第一长的深海大桥,工程伟大。旧的跨海大桥长2160米,于1965年动工,工程艰巨,花了5年多的时间,于1970年才建好,因为海蚀严重,已经被1984年开工建设,1996年完工通车的新桥所取代。新桥长2600米,驰骋其上,可以感受海风的强劲,景观壮阔。


澎湖跨海大桥横跨白沙屿和渔翁屿(西屿),解决两岛的交通运输问题,是国际著名的跨海大桥,于西元1965年开始兴建,在当时是东南亚第一座深海大桥,全桥包括两端路堤长2478公尺,其中路堤长319公尺,桥面长2159公尺,桥面宽5.1公尺,而且有7处8公尺宽的避车道,大小桥孔共有76孔,桥墩74座,耗资新台币壹亿肆佰伍拾万元,是澎湖本岛交通主要干道。


游客服务中心



阿滋楠在拍照





澎湖跨海大桥─这曾经被誉为东亚第一的大桥,虽然至今已不复“第一”之名,但她一身白净圆拱的外型,却依然是许多人心中,代表澎湖印象最美丽的一道跨海长虹。



澎湖跨海大桥全长共计2,494公尺,横跨白沙、西屿两岛之间的吼门水道,水流湍急,流速可达每秒3公尺,为澎湖海域第二险流,值冬季东北季风时,更是怒涛汹涌,难以行船,因此,1965年始建跨海大桥,1970年完工通车,以解决三岛往来的交通困境。





很有特点的墙绘



标牌







风景很不错,就是有点冷



当地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了防止庄稼被大风吹坏,用贝壳堆砌起一道围墙。



你不难想象,在夏天,这里的沙滩一定会舒服。




大果叶玄武岩柱

玄武岩柱指的就是当熔岩流爆发后遇到海水,便快速地冷却收缩凝固成类似六角状的玄武岩柱,这样的特殊地形在澎湖到处都可以看到,像是桶盘屿、虎井屿皆可见到。大果叶的柱状玄武岩柱和其他玄武岩柱最大的不同是,它的颜色是呈现偏土黄色的,是因为此处的玄武岩柱长期被覆盖在表土之下。会被发现的原因为,日治时期为了交通便利,决定在大果叶建造码头。当时就在玄武岩柱所在处挖土造港,却意外地使这一片一直沉睡在地底的玄武岩柱曝光。







海水澎湃





在澎湖北方海域的大硗屿海底有一处开口朝西北、呈微笑状的柱状玄武岩,长度达200公尺,高约10公尺,每枝石柱的直径约1公尺,节理明显宛如“海底城墙”。



玄武岩地址



大果叶的柱状玄武岩柱与众不同的是,它的颜色呈现很少见的偏土黄色,这是因为这里的玄武岩柱长期被覆盖在表土之下,直到日据时期在大果叶建造码头,挖土造港,才意外地使这一神奇的地质景观呈现人间。



很喜欢这种地质,可惜天气不是很给力



村落的进口











海底的珊瑚



由于澎湖冬季东北季风强大因此建于低地,为闽南五落式古厝,门厅、客厅、后厅三落之间并皆以天井串连,口字型的传统合院配置型态形成室内外动线纵横交错,大厅前之子孙巷并利用小拱门与邻居连络并具有逃生系统的防御功能。



学堂,很简单的设备



纪念馆







屋旁还有用同样材料堆成的矮墙,包围一块块农田。这些高及肩膀的围墙又叫“菜宅”。



奶牛模型



小管









充满文艺气息





“二崁社区博物馆”内展示着二崁数百年来的聚落社区文化,村民将昔日古人生活的文物、器具等等全部捐出在此展览,营造出二崁社区的凝聚力。



二崁聚落保存区处处的传统建筑,让这裡每栋建筑物都是博物馆,保有澎湖当地的传统文化





在这里我们将享受我们的晚餐,由于刚好遇到上海一个表演团来澎湖表演,于是我们一桌一起用餐,跟着那群人一起,我发现我们根本没办法拍照,于是这顿海鲜大餐少了许多照片,实在可惜。



吃完饭后工作人员说晚上又烟花表演,刚好可以带我们去。


【温王庙】

在这里澎湖人会祈祷来年的顺利和大丰收。

门神



庙里装饰精致的饰品



龙王在保佑着这里的一切



澎湖海面上停泊了无数的船只,灯火通明









各种造型





















绚丽无比的烟花





表演开始



好可爱的小姑娘



烟花结束后回到下榻的民宿,老板很细心给我们准备了仙人掌冰激凌,味道相当好。



这只乌龟模型是老板元宵节在寺庙祈福拿回来的,分给我们吃,很是荣幸。



刚到民宿,老板和老板娘就在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推开日式的房门,大厅中央放着一排朱红色的沙发,边上还有一长方形的透明玻璃桌,前台的墙壁上稀稀落落地摆放着一些酒瓶以及装饰品,很简约的风格,给人一种家的温馨,很舒服。

老板亲自带我们上楼,三层楼的房子,一层作为大厅,二层是两间四人套房,老板取了两个很有文艺范的名字叫:挹翠,掬碧。我入住的是掬碧套房,整个装饰都是以紫色为主题。挹翠房间则以青色为主题,很有情调。平日价格是3800台币,假日是4200台币。三层是两间双人套房,分别叫摘星和揽月,平日价是3200,假日是3600台币。一共也就四间房,所以去澎湖想住这家的朋友提前预定哦。


紫色为主题的两张大床房,长和宽足够你躺在床上来回打滚,枕头很是柔软,睡上去后会根据你的压力自动调节,很舒适。据老板说,民宿开张一来接待了很多夫妻过来度假的,想想睡在这里有情调的房间里,是怎样一种享受呀!你也可以选择三楼的双人大床房,但是据朋友说三楼的无线网络不是很好,当然住在二楼就不需要担心wifi的问题,还是很给力的。客房的插座不是很多,只有电视机边以及沙发旁有几个插口,对于我这种网虫来说插座可是多多益善哈。



盥洗台上的洗手液,整齐地摆放着,看上去很有美感。

民宿的浴室很大,盥洗台上东西很齐全,按照四人的标准配备,牙刷牙膏剃须刀浴帽等等一应俱全,整齐地摆放着,墙边是一面镜子可以给你打理,整个盥洗台很大,看上去心情大好。透明的玻璃增大了无限的空间,你可以看到客房的一切,视觉上很赞。


台湾景点图片

对如此可爱的Mark杯毫无抵抗力,喜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