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26】人山人海观看表演 无蚊村 -鱼鹰捕鱼 -悬棺表演

上清
上清 shangqing
经纬度:117.03944423197
28.050601268156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7 19:32
游记浏览:19

来到摆渡口时,才看到一场悬棺表演刚刚结束,这师傅也真够敬业的,这么大的雨照演不误。听说4点钟还有一场,就先去无蚊村看看再回来看表演。此时下午2点半,1个小时之后再回来


很快就到了泸溪河对岸,上岸后沿着河岸徒步去往无蚊村

崖壁上很多墓穴,这是大约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一种丧葬形式,在我国多种葬法中,崖墓葬最为独特。在全国发现的所有崖墓悬棺中,龙虎山的悬棺是最古老的。

棺木放置在崖壁的洞穴中,避免了日晒雨淋,甚至连猴子都无法攀到里面去,所以2000多年过去了,里面的尸体大都依旧保存完好

1978年,江西考古界第一次对龙虎山崖墓进行发掘,拉开了崖墓考古的序幕,所以才会有了之前在地质馆看到的悬棺和干尸

玉梳石也是龙虎山“十不得”之中的“玉梳梳不得”,传说它是昆仑山上生长了八百年的黄杨木精所变的御梳,乃天宫稀世之宝。一天清晨,宫女在后花园中拿出御梳为皇后娘娘梳头,突然草丛中冲出一条大蟒蛇,宫女因惊吓而失手将玉梳跌落凡间,正好落在泸溪河中,其中一根梳齿跌断,变成梳型巨石。又说黄杨木听说仙水岩有一美丽的仙女,有意下凡看看,故意遣出一条大蛇惊吓宫女,自已乘机滚落下凡,为在河边洗浴的仙女作梳妆打扮之用。

杯具的是在给图片配文字时,完毕后直接点了“保存”,结果图像软件故障卡在了那里,图片也损坏再也点不开了,这张唯一的玉梳石照片就这样没了,所以只能借用别人的照片再配文字来介绍了...

路过古越民俗村路口时,这里还在改建

然后到了无蚊村,顾名思义,这个村子里没有蚊子,这样的好地方是个相当理想的避暑胜地。其实这里并不是一只蚊子都没有,只是蚊子数量很少而已。尽管如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是很幸福的。


天师孝母坊,无蚊村的来历跟着有点关系,传说是天师母亲被蚊子骚扰得心烦,于是做法用扇子一扇,将蚊子赶出了村子,此后蚊子再也飞不进来。科学分析有这么几点:一是该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该村因面积狭小,无法种植稻田,也就没有了蚊子喜欢的池塘;二说该村周围种满了桉树有驱蚊功能;三说距村庄不远处有一山洞,洞内有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到夜晚便进村捕食蚊虫
然后乘坐景区公交到象鼻山南门下车,去看鸬鹚捕鱼和悬棺表演,此时是下午3:45

去往桃花洲的路上,看到了僧尼峰,这就是龙虎山“十不得”之中的“尼姑背和尚走不得”,此峰状似两相依相偎的夫妻,曰“夫妻峰”。《龙虎山志》称:“雌雄石,在仙岩下,两石如人,抵背而立,呼公母石”。相传在此峰对面的仙人城的尼姑庵中,曾有一位尼姑爱上了一位和尚,两人相约私奔,被法僧追赶,慌忙中和尚扭伤了脚,尼姑便背上和尚逃跑,跑至龙虎山时,张天师验其两人真心相爱,有意帮她们一把,便使定身法将她们定在这里,让她们永远相依。


来到泸溪河边,鸬鹚捕鱼表演快开始了

鸬鹚捕鱼表演全程10分钟,没有看到一只鸬鹚捕到过鱼

表演过程中会有水上流动超市游来游去卖吃的


表演的李氏四兄弟是土生土长的龙虎山人,世代以采药为生,从1994年开始至今已表演了20年,原先只是周末表演,后来随着龙虎山旅游业越发兴旺,他们每天都要表演两场,黄金周及小长假会增加表演场次,每一场开始前都要亲自扛着几十斤重的绳子徒步走到峭壁上去,这对体力和安全都是很大的考验。

每一个动作都是干净利落,都是用生命在表演

将棺木升入洞穴

将取出的棺木放回到船上,表演完毕,等着下一场表演鹰潭图片

李氏兄弟20年的表演历程也充满辛酸,兄弟原先是五人,2000年大哥李发金车祸遇难,剩下几兄弟依旧兢兢业业做好每一天的表演。还有一次,老二在表演时绳索突然绷断,人和棺木一起掉入泸溪河中,大腿骨折还摔断了几根肋骨。尽管如此,兄弟几人依旧没有放弃,并一直坚持到今天。这样敬业的精神对于我这个意志力薄弱的人来说是值得学习的。

看完悬棺表演,时间是下午四点半,接下来去往此次行程的最后一个景点--象鼻山。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