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 呼和浩特市内 塞上老街 -大召寺 -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

内蒙古
内蒙古 neimenggu
经纬度:111.619479
41.25825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3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9 15:40
游记浏览:10

第二天:由于前一天睡的比较晚,第二天睡到自然醒,起床先去刑警队登记。。。然后去清真寺,大召寺塞上老街将军衙署等等。

 

呼和浩特被称为青城,亦被称为召城,呼和浩特拥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是名副其实的北方宗教中心,其中尤以大召寺席力图召闻名,同时,回民街的清真大寺也极富盛名。

 阿拉丁神灯。就在住的7天的旁边的伊利广场上。

 

清真大寺

 清真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通道南街东侧。它是呼和浩特市原有八座清真寺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故此得名清真大寺。清真寺是穆斯林(回教)礼拜寺院,即回族人民举行宗教仪式的民族寺宇。
  清真大寺,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
清真大寺座东向西,中间为正门。门上楣有“清真寺”匾额及“国泰”、“民安”四个字。
大寺东南侧的望月楼。它拔地凌空,秀出云表。登楼远眺,可以把城郊山川物景一一收入眼底。它孤标耸峭,正以亭亭特立见奇。它建于1933年,楼高33米,平面六角形,六角攒尖顶.每逢“斋月”穆民在楼上望月。望见初月后封斋或开斋,故名望月楼。楼分两层,形如竹节,成六棱体,楼的西面用汉文和阿拉伯文书有“望月楼”三个人字。第一层是外露望台;第二层顶部建有一座六角凉亭,凉亭绮丽雅致。楼顶端的铁柱上装有月牙灯。楼内有七十八级螺旋木梯道盘旋环绕而上。进入凉亭,凭栏远眺,整个青城尽收眼底。它与城内的蒙汉藏各式建筑,荟萃在一起,衬托出呼和浩特这座多民族城市的庄严、绮丽,更有力说明呼和浩特是明末清初以来,蒙、汉、藏、回、满等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劳动和精心结构出来的一座城市,它本身就象征着国内各族人民兄弟般的团结。
大殿是寺院内主体建筑,造型别致,殿门朝东,是三开拱形门。上楣刻有精细的阿拉伯文,意译为“安拉是天地间的光辉”。大殿前有“月台”,登上月台可进入大殿。

 第一次写报告,刺激。

 

大召寺门口。 

 

大召寺旁边的塞上老街。 

 

塞上老街。 

 

 拖把。。

 喜欢拍各地的瓦当,我觉得这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每个地方的瓦当都不同。

 

手机丢了我还是要微笑的继续旅行的吖~~ 

 

大召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内,蒙古语名“伊克召”,意思为“大庙”,始建于明代,是呼市内最大的黄 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大召,居于明清著名的“七大召”之首,汉名“无量寺”,蒙语为“伊克召”,“伊克”意为“大”,故称大召大召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完工于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庙。数百年来,大召一直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和中国北方最有名气的佛刹之一,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召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明嘉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史籍记载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大召能与城并提,可见它在漠南的影响之大。清太宗皇太极率领军队追击林丹汗至呼和浩特,命令部下在城中纵火,“只剩银佛寺等庙宇未毁”,这也说明了大召很有名望。后清太宗皇太极又命令土默特都统重修大召,重修后改弘慈寺为无量寺,这便是今天大昭寺汉名为无量寺的起源。 大召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存建筑物4145平方米。寺院坐北向南,沿中轴线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藏经楼、东西配殿、九间楼、厢房等建筑。附属建筑有乃琼庙、家庙等。寺院外面还建有环绕召庙的甬道及东西仓门。大雄宝殿为寺内的主要建筑,采用了藏汉结合的建筑形式,整个殿堂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大召的珍藏品极为丰富,银佛、龙雕、壁画成为大召的“三绝”,是明代的历史遗物,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银佛即供奉在佛殿内的释迦牟尼像,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银佛之一。佛像呈坐姿、高达3米,由纯银铸成。据史籍记载,当年因佛落成时,西藏的达赖三世索南嘉措曾亲临大召,为银佛举行了“开光法会”,大召也因此有了“银佛寺”之称。 此外,大召的各种彩塑、金铜造像、巨幅唐卡、108部甘珠尔经卷,以及宗教活动使用的各种法器、面具等,也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大召寺 

大召寺门口的大汗。

 

大召寺

 

 

 将军衙署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