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美食指南

德钦
德钦 deqin
经纬度:98.911536
28.485999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2-10 02:33
游记浏览:7




如果想吃云南野菌,可以去关上野生菌一条街,那里全是卖野生菌的餐馆。在云南,吃野生菌要注意两点:一是看清菜单价格;二是注意产季。云南菌子主产季是6月到8月,当季产的菌子往往会便宜一些。如果去官渡古镇,还可以尝尝眼镜粑粑和小锅米线。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源起自滇东南的蒙自,因为昆明是云南的交通中心,米线的吃法在这里得以发扬,成为云南标志性美食。

昆明最正宗,最好吃的过桥米线当属“建新园”、“福华园”和“桥香园”,价格按汤头和配菜种类来区分,差距非常大。昆明人吃米线,并不是越贵越好,味道的关键在于那一碗热汤。而那些附加于米线之上的诸如海鲜、民族歌舞表演、云南香烟等名目,虽能体现云南的民俗与文化,却也有违一碗好米线的本意。所以,在昆明,吃上一碗20元左右的过桥米线套餐,就能尝到米线的精髓。


【饵块】

在昆明,饵块的吃法有很多,可以配火腿、腌菜做普通的炒饵块;可以简单的置于火上,慢慢烘烤;在昆明老字号滇菜馆“一颗印”,有一道杂菌炒饵块,将饵块的味道烹到了极致。

【破酥包】

破酥包是云南传统面点,包子皮层层叠叠。由于古法制作的破酥包颇为费工,手艺复杂,所以,目前云南很多店家都放弃了传承。在黑龙桥老街进去20米的无名包子铺,是目前仍沿用古法制作破酥包为数不多的一家。


【凉米线】

在夏秋两季,昆明的很多小吃店都会推崇这种简单干爽的吃法。米线上盖着“五色料”,集酸辣麻甜香五味,较味道清香的过桥米线,更彰显个性。


【云南春卷】

在美食众多的昆明,这一道炸春卷或许并不能勾起好食欲,但它却是一道最常见的小点。入口酥脆,这是云南春卷给人的第一印象。馅料丰富,这是咬开之后的感受,只不过,对于食客而言,若非果腹,几个人合买一份,尝尝就好。





【野生菌】

云南本地人常吃的野生菌种类包括:鸡枞菌、牛肝菌、松茸、干巴菌、青头菌、鸡油菌、羊肚菌等,一般的吃法是用牛蛙或者鸡汤打底,配上简单的小料,吃一顿丰盛的野山菌火锅,这样的吃法最能品出菌子的鲜美。



【鲜花饼】

传统的鲜花饼,是以玫瑰花瓣入馅料,也有桂花馅儿或者豆沙加玫瑰的搭配,云南当地的烘焙品牌都有鲜花饼出售。位于金马碧鸡坊西边的东寺街上的“嘉华鲜花饼专卖店”,生意最好,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家的身影。



【凉鸡米线】

这道朴实的米线,清凉、亲切,很有大理古城的味道。煮熟的鸡肉丝作为“罩帽”,外加核桃酱做成的卤汁,非常爽口,在大理,很多小店都可以吃到。



【砂锅鱼】

早就听说大理砂锅鱼20元一锅足够3-4个人品尝,在物价日新月异的今天,我想,这一道美食,绝不仅再依靠离谱的性价比取胜。大理洱海所产的鲤鱼,配上嫩鸡片、冬菇等熬汤尚品,足以调动其诱人的鲜香。



【黄焖鸡】

在大理,几乎每家餐厅都会做黄焖鸡,这道源起于大理永平的美食上得堂来,一应调料就占据“半壁江山”,也正是这些纠缠在一块块实惠的鸡肉中的调料君们,混合出了这道菜的好味道。



【酸辣鱼】

白族特色菜,其讲究的地方就是烧鱼时候不是用醋而是用大理所产的酸梅来调味,鱼肉里汤里都有淡淡的果香。现在大理古城里也有饭店用醋来做酸辣鱼,所以,若是在酸辣鱼中吃不出果香,则那家饭馆一定不够正宗。



【三道茶】

三道茶是白族最著名的文化代表,苦茶甜茶回味茶。大理喜洲古镇严家民居的三道茶,除了喝茶之外,还有白族特色歌舞表演,时间1小时左右。古城内,则推荐“太白楼”。



【鲜花菜】

在云南,梅菜花、杜鹃花和玫瑰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比较家常的做法是烘蛋。在春夏则可以吃到节瓜花,混面油炸。花本身没有太大的味道,甚至有一点酸涩,因此需要其它配料来增味。



丽江:地地道道纳西味

在丽江,从来都不会为一顿饭而发愁,相反,选择困难症的人,才会每天痛苦地规划吃什么,在哪儿吃。纯正的纳西味道以烤肉、烤鱼、腊排骨为主,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如果够大胆,还可以尝尝油炸竹虫和水蜻蜓。

这里的白天安静夜晚疯狂,许多陌生的面孔或歇脚或长驻。留下来生活过一阵子的人,对忠义市场一定不会陌生,那里是当地人清晨交易的地方。除了日照充足的丽江水果外,新鲜得恨不得当场生吃的各类花卉蔬菜也在那里自由兜售,同时出售的,还有云南珍稀的野生菌类。带着晨露的光芒,一切食物都变得娇艳无比。

新城象山市场的腊排骨火锅被经营得风生水起,花马街沱江鱼府的三文鱼持续用亲民的价格维系着颇高的品质。行走至束河,还能在“1/3理想西餐厅”品尝到出自意大利老板之手的薄底披萨。来到丽江,味蕾和心情都会在最放松的姿态下,得到最恰当的慰藉。

【米灌肠】

在丽江古城的小饭馆里,大多可以吃到这道菜。糯米、鲜猪血、猪大肠的组合,让这道极具纳西风味的菜肴极具想象空间,恐怕只有亲自品尝,才能描绘其中滋味。



【鸡豆凉粉】

丽江古城的招牌美食,有凉吃和热吃两种吃法。夏天将凉粉切片,拌上五颜六色的调料,韧性好、味鲜美;冬天,用平底锅将凉粉煎得两面金黄,再配上不同口味的作料,同样美味。建议去忠义市场,当地人基本都是在这里吃,很多小摊子都有得卖。



【腊排骨火锅】

来丽江一定听说过新城的象山市场吧?象山市场里鼎鼎大名的腊排骨火锅是很多资格吃货必然造访的地方!进了店里就会被那挂满整面墙的一整排腊排骨震撼到!不要太追求环境,捡个桌子坐下,店家就会端一锅腊排骨,锅开了就可以吃,熏制过的排骨再加上鲜美的汤底和蘸碟,味道确实不错,还可以煮些素菜,不过需要自取,种类很多。



【三文鱼】

很奇怪,在丽江这座内陆高原小城怎么三文鱼成了必吃的美食?其实,此三文鱼非我们熟知的海产三文鱼,而是当地雪水滋养的冷水鱼,一般是红鳟鱼和金鳟鱼。“一鱼三吃”是每店通用的做法,在丽江新城花马街上,吃三文鱼的店相当多,味道差不多,价格差的有点多。据说沱江鱼府和龙继斑鱼庄口碑不错。



【东巴烤鱼】

其实就是烤鱼,加了一个“东巴”就给它添了几丝神秘的民族特色。区别于其他烤鱼的,应该是它的调料。烤的酥脆的鱼上面,堆满了炒制的辣椒、花椒、花生,看着格外诱人。鱼肉皮脆肉嫩,外香里鲜。鱼肉的调味恰到好处,既能感受到佐料的渗透,又没有覆盖掉鱼肉本身的鲜美,值得一尝!



【黄豆面】

在丽江,流行一份叫《行走丽江》的手绘地图,在上面,特别介绍了“大石桥小吃”店里的黄豆面。汤底酸酸辣辣,很是开胃,里面的炸黄豆松脆有口感,相较之下,面条就显得有些平庸,但仍不失为一种好的味道。



【官渡粑粑】

不是每一家官渡粑粑都有美味可口,所以,如果到了官渡镇,一定要找到一家“眼镜官渡粑粑”,店门口总是排了一串人。拿到热乎乎的粑粑,尝一口,皮脆里甜,里面的苏子馅热乎乎的,相当过瘾。



版纳:魅力傣味逐个尝

在西双版纳景洪,最不可错过的就是傣味。傣味食物多酸、苦和辣,以烧烤的烹饪方式为主,主食可以点竹筒饭、菠萝饭。其实,在餐谱上看不懂的菜名,都可以随意的点,只要接受傣餐浓郁的味道,基本都会觉得好吃。

只是,傣味在选择食材上,涉猎的范围太广了,蚱蜢、竹虫、蝎子、牛眼睛甚至牛反刍后留下来的草料胃液,都能被做成食物。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大致问问菜品的构成。

来到版纳,傣味烧烤是一定不能错过的,每当太阳落山后,大街小巷的烧烤摊儿就齐齐地排了出来。西双版纳的傣味烧烤种类很多,只要能吃的食物,基本都可以烤制。其中,香茅草烤鸡,香茅草烤鱼、烤竹鼠、烤猪皮是最受欢迎的。在吃烧烤的同时,可以点上薄荷水、凉苦笋等,缓解烧烤的炙热和油气。

版纳还有着数不尽的热带水果。漫步在街上或者村寨中,堆成小山的菠萝随处可见,就算闭着眼睛挑一个,也绝对不带一点酸味。口渴了,端上一个椰子就可以豪爽的开饮。

芒果、火龙果、山竹、榴莲、芭蕉、龙眼、菠萝蜜……这些热带水果都拥有超高的人气,许多外地游客在临走时,都会精心挑选一箱心仪的品种带回家,毕竟,这么好吃的水果不是在哪里都能吃到的。

【香茅草烤鱼】

这道菜,缠绕着傣族人对美食的智慧。香茅草本身气味熏香,鱼腹内还被填满香料,用香茅草捆扎后,用木炭烤至八成熟时,再涂满用版纳香料提炼的精油,真是名副其实的占了一个“香”字。



【酸笋煮鸡】

酸笋是上天赋予傣族人天成的美食,刚出土的笋尖细细切丝,混合精盐、辣椒,用时间沉淀出独一无二的好味道。既有竹的清香,又有腌菜的可口,很好的为鸡肉增味。酸笋煮鱼也是传统吃法,腌笋很好的掩盖了鱼的腥味,十分开胃。



【菠萝饭】

带皮的菠萝中间被挖空,将糯米和菠萝果肉一起放进菠萝里蒸熟,这就是美味的菠萝饭。吃上一口,饭团带有浓浓的菠萝味,甜而不腻,又有一点微酸,简直让人停不下来。不管是小孩到老人,都会被菠萝饭甜蜜的口感征服。



食材烤好后,老板会用刀切好,用碗装着送来,再往铁丝架子上一倒,食客边吃边烤边用筷子拨动,香味便渐渐地浓重起来。吃时,每人面前有一碟一碗,碟中是干粉状蘸料,碗中则是液体状蘸料。吃到后来,口中虽火气腾腾,但最后那道薄荷汤一喝,浑身便通泰不已。在吃烧烤的同时,可以点上凉苦笋等凉菜,缓解烧烤的炙热和油气。

在景洪,烧烤档口名气最大的算是曼听小寨,当然,那里光顾最多的还是游客。曼景兰烧烤夜市 在曼景兰佛寺斜对面,门口有块“曼景兰6家傣味烧烤城”的招牌,口味地道,价格实惠,但空间闭塞,有些乌烟瘴气。金沙滩是当地最大的烧烤夜市,游客和当地人都会集聚。然而,当地人更愿意去的还是西双版纳大桥北桥头两侧的曼斗村和景亮路。

【傣味包烧】

包烧是傣族一种特殊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物不用锅具,而是用天然的芭蕉叶把食物包起来,捂在火塘的炭火上烧熟。不管是猪肉、鱼肉还是素菜,这样做出来的菜肴不会走味,还带有淡淡的清香味,很有特色。



【炸牛皮】

炸牛皮蘸南秘是傣族的传统吃法,这道菜肴的食材是简单的牛皮,但制作却很复杂,吃起来特别开胃,非常值得推荐。



迪庆:品尝高原的味道

曾经,无数人来到迪庆寻找那“消失的地平线”,只为一睹传说中香格里拉的美景,如今,来到这片富饶之地的人们又多了一份追求,寻味那极具藏家特色的美味。

在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特色火锅店四处遍布,温润鲜美的牦牛肉火锅能滋补你高原之行的疲弱。去古城四方街来一杯当地人自制的牦牛酸奶,满满的都是酸酸甜甜的自然味道。

想要尝鲜的话,可以前去藏家家访,酥油茶配上糌粑让你体验最平常的藏家饮食,实在吃不习惯也没关系,青稞酒、青稞饼以及琵琶肉就绝对是符合大众口味的美食。

如果还嫌不够,可以离开香格里拉前往维西县,在这能领略到不同于藏族的傈僳族风情,更能顺道尝尝“阿根爷”细嫩的维西豆腐;当然也可去德钦朝拜那神圣的雪山,并喝上一碗特色的包谷稀饭。

在迪庆州,你可以五官俱开,感受阳光,看草原、雪山和湖泊,同时能品尝最具特色的美食。

【牦牛火锅】

来到藏区草原,牦牛肉自然是上好的食材,而浓香鲜美、肉质细腻的牦牛火锅更是不能错过的。在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里漫步,便能随着香气发现许多特色火锅店,如果正好赶上秋冬时节前来,那就不要犹豫,赶紧来一锅牦牛火锅,为高原之行补补身子吧。



【牦牛奶】

有没有试过在吃着牦牛火锅的同时喝上一杯牦牛鲜奶?在香格里拉这绝对是最“牛”的搭配方式。在独克宗古城,火锅店都会出售牦牛奶作为佐餐佳饮,当然古城四方街也有小摊售卖,而且有酸奶哦,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



【琵琶肉】

迪庆藏家人独创的著名美味,将整头猪去骨和内脏腌制而成,因晾干后形似琵琶而得名。琵琶肉可保存长达四、五年不变质,肉色鲜明,色鲜味香,可煮可炖,是藏家人待客的佳肴。



【酥油茶】

提到藏族不能不提酥油茶,来到迪庆州当然也不能错过这道极具特色的饮料。牦牛奶中提炼的酥油与浓茶溶为一体,这不见得符合每个人的口味,但如果去藏民家访,可不要拒绝女主人的一片诚意。



【糌粑】

藏区的主要食品之一,将青稞晒干炒熟,磨成细面,再混入酥油茶搅匀,将它捏成一个个的小团,即是所谓的糌粑了。糌粑的营养成分很丰富,且携带方便,是藏家人的主食。



【松茸】

每年6-8月雨季来临的时节,从大理、丽江到迪庆的滇西北一线都能品尝到美味营养的松茸。滋补的松茸等鲜菌汤锅是整个云南都流行的美味,在香格里拉县城也不例外,加上这里环境优质,所产松茸也属上品。



【青稞酒】

迪庆作为一个藏族自治州,饮食以藏族风味为主。青稞洒是藏族人民喜爱的酒,又是待客的见面礼物,它酒色淳净,清香扑鼻,酒味绵柔长,烈而不醉人。每逢客人来临,主人必先捧出青稞酒,喝的不是酒,更是一份情。



【索里玛酒】

索里玛酒是藏区颇具特色的一种饮品,俗称“藏酒”,也有人叫它“藏啤酒”。酒味平和、恬淡,但切不可贪杯,因为一旦醉酒,要醒来可就不大容易了。



【包谷稀饭】

迪庆州并不只有藏族,居住于此的傈僳族与藏族共有一种独特的食物:包谷稀饭。它用玉米、小麦、四季豆、火腿等一起炖制而成,这种稀饭如今在香格里拉和德钦县均可吃到,美味得能让一般人喝好几大碗。



【建水草芽】

草芽是云南建水所特有的食物,营养丰富、滋味清甜。因其形状、颜色似小型象牙,又名“象牙菜”。



红河:追根溯源寻美味

踏上去红河的旅途,就好似踏上了为众多云南美食追根溯源之路。在全国遍地开花的过桥米线受众人追捧,却鲜有人知道这美味出自红河的蒙自;而云南名菜汽锅鸡则源于红河的建水,两大名食皆出于此,你又怎能错过这最正宗的味道。

赶早去吃一碗菊花过桥米线,便能温暖一天的行程;晚上再来一锅汽锅鸡,又可扫去旅程的疲惫。而在云南说起豆腐,不得不提到红河州,这儿的豆腐相当出名,除了声名远扬的建水豆腐,红河州石屏县的豆腐则凭借天成的酸性井水,更嫩更滑。

要是不满足于这些早就闻名于世的美食,那开远的小卷粉则还保留着异域的味道;又或是在哈尼人家作客时来一道竹筒烧肉,逛建水燕子洞后随手采买几份燕窝酥,这样风光美景、人文风情、美食诱惑便一样不少了。

【建水烧豆腐】

因舌尖上的中国,建水豆腐早已声名远扬。把臭豆腐块在炭火上慢慢烧熟,渐渐鼓胀,这样的出品就是可以入口了。烧时刷些油在豆腐表面,豆腐油黄油黄的,香气飘到很远,蘸一些乳腐汁、烧煳的辣椒面还有香菜末调成的汁,吃再多都觉得不够。


大理景点图片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