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江口至梵净山 江口 -黑湾河 -梵净山 -护国寺

铜仁
铜仁 tongren
经纬度:109.187243
27.696879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1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6 12:17
游记浏览:5
游记目录:



这是江口车站,下午5点半到的,结果车站已经关门了,只能第二天早上买票了,而且也不是准点发车,反正这车扬手即停,随到随下,在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




这就是梵净山的正门,从下车的地方一路走进来大门,几乎都没碰到人。




这是进门后拍的,上面写着从这里到鱼坳,即乘坐索道处,距离是9.5公里。事实上,这段近10公里的上坡路,本来我是先当热身的,但后来发现确实还是消耗了我一定的体力。好在这段路并没有什么积雪和结冰的现象出现。




这是路上拍的,我带了2部相机,索尼a57和松下lx3,发现爬山嘛,还是轻装上阵好,后面背着一个大包,前面又挂着个相机,还得时不时地换镜头,很是麻烦。








这段路用时大概是一小时四十多分钟,一边慢悠悠地走一边还要拍照,加上全是上坡路,甚至令我觉得这段路压根就没有9.5公里,顶多5、6公里差不多了。终于抵达鱼坳,即索道下站,再往前走几百米,就是登山的起点,即万步云梯处。


我在登山的起点拍的,这是几个提示牌,但是从这里开始到最后,除了几个食宿休息点有提示走到第几步外,不知是不是积雪挡住了的缘故,没再发现路边提示步数的标志了。
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到积雪了,就是开始融化的冰面,这短短的一两百米距离,走在上面的感觉就一个字,滑,对于我这样一个从未见过下雪,从未走过雪地的人来说,走得那叫一个小心翼翼啊,就是在这个起步处,我想回头拍张照片,就差点摔倒了,这才是登山的起点而已啊。









走到1000步的时候,有一个休息点,那里有一个老婆婆,她说我已经走了8分之一了,她说从这里开始,山上的积雪会越来越严重,我问她有什么防滑的鞋子没有,结果她弄了条白毛巾绑在我鞋子上,事后证明,这几乎是没用的,走到后来,毛巾上不但经常松掉,而且走着走着毛巾上结冰了,走路时比不绑毛巾还滑。后来又走过2400步,这里也有一个休息点,之后直到走到索道上站处,才又看到了活生生的人。






路上结冰的树叶。






这是我背的大包,是我以前背过的电脑包,说实话这个包还真有点重。我带了两部相机,三个镜头,5瓶水,3个面包,1件毛衣,一件外套,1个电吹风,所有洗涑用品,还有移动电源等一大堆杂物上山的。




回头看看我走过的路。台阶几乎都已经被积雪覆盖住了。


偶尔看到的已经游览完从索道坐缆车下山的游客,不知是否他们看到了我,(那天我穿了一件鲜艳的红色外套,就是广州恒大某球迷会的那件连帽外套),连连高声呼叫,我到是怀疑透过层层茂密的树林,还真能看到我啊?而这时,我才刚刚走过2400步处。


本来我是一个爬山从来不休息的人,除了拍照和喝水时稍微停留一下外,基本上全程都不会停下来的,因为一停下来,我就反而会感觉到累,所以很少有人能跟上我的,但这次出现了例外,我不得不停下来,吃了三分之一个面包,正是这个面包,害我后来拉了两次肚子,真是得不偿失。更搞笑的是,在路边解决的时候,居然下起了雪来,这真是始料未及啊。





吃完面包,继续上路,这是3200步处,大门紧锁,空无一人。


3600步处,情况依然,没人,大门紧锁。


走到4500步时,这里有一个回香坪招待所,貌似已经荒废的样子,依旧是空无一人。







这是路上倒掉的树木挡住了去路,一路上已经遇到过好几次了,还有一次要低头走过,结果一头撞在了树上。


走过回香坪招待所这段路后,已经可以看到山顶了,但现在离山顶还有近一半的路呢。我用的是索尼730G拍的。估计站在上面会有琼楼玉宇的感觉,说不定就可以升仙了,呵呵。




差不多走到5000步后,天上又开始下起雪来,之前在走到3000多步时也下过一次。从5000步后感觉又开始好走了点,这样一直走到了索道上站,这时才又重新看到了人,上一次看到人是在2400步的那个休息点,里面有个老婆婆在看门。








从索道上站继续前行,这段路应该是有工作人员清理过积雪的,和之前上山路上几乎连台阶都看不到的情况相比要好一点,但是路上却有结冰的现象出现,这比走在铺满积雪上的路还惨!惨!惨!本应几步就上去的路,结果花了几倍的时间都上不去,双手扶着护栏,脚下还打滑,没把相机摔了已属万幸。






流水都结冰了,可见当时的气温有多低,以前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景呢。





从索道上站一路走上来后,本来想买瓶水补充一下体力的,结果全部关门大吉。幸亏我带了5瓶水上山,呵呵。一直走到了这个叫天王殿的地方,不出意外,这个地方依旧还是大门紧锁的,这里是一块大的平台,估计平时在这里看风景会很不错,地面又平又开阔,可是现在,却成了一块天然的溜冰场,我的平底鞋走在上面那叫一个痛苦啊,而且天一直在下小雪,风又大,在这块平台上站上十分钟的话估计就成冰棍了。从这里可以上去金顶,但道路已经被封了,我有一瞬间的想法想偷偷上去了,但我在下面目测了一下,估计是上去了也不能下来,而且天色已晚了,我上到天王殿时已经是下午接近五点钟了,事后我发现我没上去是正确的,因为后来在我下山途中,我一手抓着手机照明来看路,用双手扶着护栏,一样要往下摔。更可况路上大部分地方并没有护栏,和我之前爬过的华山全程都有铁链作护栏完全不一样。







我上到山顶是下午16:48分,见到的人不超过5个,天色很暗,雾大,能见度很差,一直在下小雪,刮风,冷得几乎站不住,想上金顶,可惜因道路危险,已经被封住不让上了。当时想跨过护栏爬上去的,但想想还是太危险了,我又不是来送死的,这种天气上这个金顶确实有难度,绝对有挂的可能,而且超过五成。而遥想2011年国庆,我上陕西的西岳华山,那天天气不错,也是全程徒步,走了9个小时,我走长空栈道和鹞子翻身都是不系安全带的,我觉得我胆子已经不算小了。尤其后来下山时,我双手扶着护栏,侧身一步一个台阶走都要向下滑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痛不欲生。

所以选一个天气好的日子上去才是明智之选,还有当时拿出我的相机想拍照,结果镜头上全是一层雾气,怎么檫都还是有雾在上面,所以拍照效果也不怎么样。这样的情况下,登山的价值是要大打折扣的。

这是梵净山顶上红云金顶的路,已经因天气恶劣,被封住不让进了。



被冰雪覆盖的红云金顶,爬上去还真的有点难度,而且怕上去了也下不来,只要滑一下脚,立马可以升仙了,加上这里关闭了,压根就不让上,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登顶的计划,当我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几乎可以说在整座梵净山上,就只有我一个人。








在山上随意拍了几张,有几张是坐在地上拍的,其他全部要弯着腰走路,下雪,风大,很冷,我只穿了2件衣服。。。





路上倒掉的树木阻挡了去路,正好坐下来挡挡风。




坐在地上拍的,找棵树挡挡风。。。







此时的梵净山上,已经没有游客了,连负责索道的工作人员都下班了,所以可以说整座梵净山,除了住在山上的动物外,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此时山上能见度很低,很多景点我都没怎么看呢,但我不得不要下山了。





走了一段路后,大概在6点多后,天已全黑,我只能用手机照明来看路,当手机的灯光熄灭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伸手不见五指。下山途中大部分并没有拍照,但有些地方我必须开了闪光灯拍张照片,然后看照片来辨别路上所示标志上究竟写的是什么字,才能确定是什么地方。

注意,拍这些照片的时候,如果我不开闪光灯,是完全看不到的,由于下山的路太滑了,比上山的路滑太多了,有很多次,我几乎要摔下山崖去了,只是死神并没有选择我。说句实话,很难用言语来描述当时的心理状况。后来,我不得不坐在台阶上,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机,一直等我坐稳了,因为就算我坐在那里,只要我稍微动一下,都要向下滑,我只能用双手扒开积雪,露出石头的台阶,然后一级一级台阶往下坐,那种感觉实在是痛不欲生。

很多次,我坐在地上思量了很久,已经想到了报警,也想到了在网上发信息,说如果在晚上10点后没有更新微博,就请替我报警之类的,我拍照片的目的,就是要知道我在哪个位置,好让别人能够找到我,我想只要我摔下去,就算没摔死,也要把手机摔飞掉,没了手机,不但不能报警,而且也没有了灯光,我更是寸步难行。









走夜路,这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所以我停下来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特意没开闪光灯,除了看到白色的雪外,其他什么都看不到,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走了几个小时。而且那天登山,白天看不到太阳,晚上也没有月亮,更加显得这座梵净山寒气逼人,阴森恐怖。




大概到晚上19:47分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已经是最后一个台阶,我当时有点小激动,是不是我已经下到山脚了,但又感觉到不对劲啊,在我的视线范围内,除了我的手机,再没有看到其他光源了,但我能感觉到这是一片很大的平台,我不得不要举起相机,向四周拍照片来辨别了。庆幸我带了两台相机和一个11200毫安容量的移动电源。

由于相机大部分时间都是放在背包里,可能是温差的缘故,镜头上一直有一层雾气,由于没带镜头纸,所以一直擦不干净,所以有时照片拍出来就成这样了。




原来这里叫棉絮岭,空无一人,感觉像是一个检票点,但四周没有任何灯光,就我的当时的感觉来看,至少10公里范围之内,没有任何发光的物体,完全是黑漆漆的一片。而从这段路开始,我发觉脚底下的积雪很厚,这反倒是好事,脚底下终于不打滑了。



之后,我一直沿着这条路往下走,我估计这段路应该是黑湾河至鱼坳那段路的性质是一样的,就是一般人都是坐车上来的,而这时我反倒放心了,只要我走到了大门的起点,那肯定会有人的。后来走了很久我才发现,在我脚下的这层厚厚的积雪上面,除了我的脚印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的痕迹了,估计已经至少有好几天没人来过了,而这时我才想起来,我在山顶上遇到的那个索道工作人员说的话是真的,这段路早就封闭了。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到20:57分的时候,我终于看到远处有亮光了,到21:15分的时候,我终于走到了亮光处,原来是大门,问了里面的工作人员,得知这里是护国寺,赶紧问工作人员附近有没有住宿的地方,后来在大门外找到一处农家乐,店家开价40,我还价30住了一晚。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