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细品黄姚

贺州
贺州 hezhou
经纬度:111.571854
24.414476
旅游评分:3.8分
旅行费用:¥12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2-05 07:12
游记浏览:6
游记目录:

原本说看日出,5点就行了,却没能起来,6点多起床,7点多终于出去了,也没有来得及去金兰居看全貌。因为说觅食之后要八点半集合去骑行。

早上空气极其新鲜,仙人古井旁也多了很多洗涮的人们,真是洗什么的都有啊……在客栈附近走着,进入了一个应该是居民区的大院子,看到好多活的死的的蜗牛,小鸡遍地,没敢走太深,看了看附近的庙,前往中心街道吃早餐。

这边的早餐和广东很想,不过炒粉并不是细细的粉,而是像平时吃的桂林米粉那样的粉,并不好吃。值得提的是一种叫咪咪糍/炒蚕虫糍的东西!!!没有问人,本来想着去网上查这货的做法,起源什么的,却并没有。只有人问,没有人答,可能会做的人并不上网吧。好可惜!

 

这里干活的小妹妹只有更小没有最小。早餐店有个挺漂亮的小家伙眼里都是活,很勤快,后来竟然跑出一个比她还小的小妹妹也端盘子擦桌子,震惊。大概也就6-8岁的样子。

这边的小妹妹小姐姐长的都挺不错的。!


这里的孩子,是幸还是不幸呢,可能原本便有着或者被挂上“偏远,山区,贫穷”的标签,旅游业突然的发展让他们得以制富,而几里之外附近的孩子甚至渴求这样的机会,又或者,本来可以有更加多彩的生命,现在却被留在这突然变得喧嚣的世外桃源,接待好奇的旅客。

有一幕深深的震撼了我,在两条最繁华的街道的拐角处,可能是这里房价最昂贵的地段之一了,有一个房子,却只是个小家,高高的门槛里面,是一个静静的老妇人,坐在一个椅子上,一动不动,置身于黑暗的屋子(这边的屋子感觉都是没有灯的……)旁边简陋的小桌子上放着简陋的家具,水杯,瓶瓶罐罐。我一个小时后经过这里的时候,她还是这样静静的坐着。她就静静的坐着,看着几年突然之间突然多起来的人群,熙熙攘攘,身处闹市。一动不动的她,已经走过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很想知道,她此刻在想什么呢。回忆这一生么,还是什么都不想,任何一个老妇人,在妙笔生花的坐着笔下,都可以演绎诗歌般的人生,何况是这样一个小镇里的老妇人呢。


骑行,开始的时候还蛮高兴,出去古镇,看到了更多喀斯特的山,很多很多,从绿变青,又变成灰色。附近的小房子倒是让我想起河源琴口。可是骑着骑着发现压力非常大,身边不断的有汽车,和噪音非常大非常快的摩托开过,问了下一直走这条省道,在噪音,尾气,上坡,破自行车等因素下,我们回到古镇,继续欣赏她的美,继续寻找、发现她的秘密。我觉得这是正确的决定~


于是拿起地图,开始逐个走,有了点方向感后,被人指错路也不会像早上那样傻傻的走了,于是,走进了很深的巷子。


寻找何香凝居所的那个方向,最后误打误撞走进了三星门,这里算是一个出口了,出口真多,难怪网上说逃票容易呢。这个方向路过了原汁原味的小巷子。然后从正门绕了回来,细看了龙爪榕,真是壮观。确实很像龙爪,已经800多岁了。河水一夜之间从清变得像北方的水那样的黄,很是奇怪。其实很担心节假日时一刻不停的观光小船会对河水造成影响,毕竟早已不是缓缓的竹排了。然后我们绕一个大圈去找水车磨盘。绕了一个大大圈之后,在地图上显示的位置上并没有找到,那个位置却是又像废墟又像施工现场。


// 赶了一周dealine继续写,都过了快10天了。


走了两圈问了一下一个很漂亮的卖特产的姐姐,她指着废墟说,这就是啊,一千年了嘛,自己就倒了呗……她说的蛮轻松的,不过我觉得挺可惜的,不过这又似乎证明着这里的古朴纯洁。

这条路这边的小河,昨天我们刚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很多人在此玩耍,我们当然也想,可是觉得肯定不能停留在最初的位置啊,里面会更好的!而第二天水突然就变得很黄很黄了,像北方的水那样了,我非常不理解,并没有下雨啊,想不通。


跟着地图走,就可以把几乎所有的地方走遍了,从水车的方向往回走,走到完全相反的一边,去找文明阁,走到了古镇北边的门,那附近很多写生的女孩,心里油然而生的羡慕啊。


去到文明阁也要问路,走了还蛮远,大概出了古镇6-8分钟所有吧,沿着路走,边走边找,刚好是清明,从早到晚村里都是鞭炮声。走到镇外的山下,才明白所以。

是扫墓。半山腰上,非常非常多的人,拿着锄头扫墓,鞭炮覆盖在先人的墓上,一点起就如云雾一般(到这里还讨论了一下南北方人点鞭炮的超级巨大的差异。)当时觉得非常非常震撼。右手边的山还好些,不是很陡,走的也不是很高,可是文明阁那座完全不同啊,那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山,直上直下的,远远的,能看到很多小的像指甲大的不同色彩的人分布在山的不同高度,最高的接近两山鞍部的一半高了!

这里自然不会被高速什么的占道,先人可以安静的长眠于此,不知道是习俗,还是先人自己选的位置,还是后代选择的,在那么陡峭难以攀岩的地方,年年祭扫。

文明阁就在那山的更高处,隔着河,远观之。


接着往回走,再看看北面街道的景点。

有个叫司马第的地方,是做司马这个官的人住的地方,非常气派,单明显很很旧很旧了,门口坐着一个同样苍老的妇人,感觉挺凶的,我们在门口转转就走了,后来回程的时候听小伙伴分享,我整个人都醉了,他们也是战战兢兢的不知道那个“凶恶”的老妇人让不让进,战战兢兢的问了一下,结果她是收费的==(那你倒是招呼我们一下呀!!)然后呢,进去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非常“活泼”教他们摆各种pose拍照,非常会拍………………


累的半死终于可以吃饭了,这时候骑行的小伙伴们也回来了。想去的几家店都没有人接待,留个笑嘻嘻的小孩子在柜台坐着冲着你笑,也是,民风太淳朴了吧。

12点半都不做饭。

也是感人。

后来在中间的街市找了一个人还蛮多的店,店员都至少50岁了,还有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奶奶帮忙干活……

但是真的很好吃,比前一天晚上吃的好很多,黄焖鸡格外赞,(而我却忘记了这家店的名字)豆腐酿==酿豆腐,两个菜,饭随便吃,80多,倒不能说便宜了,很好吃。


人又多了起来。

恋恋不舍。


临走吃了块艾糍。


群山环绕。



热点新闻